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 第1节 人类的食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 第1节 人类的食物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1 10: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北师大版《人类的食物》的新授课,是七年级下册的开篇章节。从内容上改变了以往从结构入手的编排方式,意在引发兴趣,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首先了解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最后通过建议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比较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为第3节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生物的第一节课,经过上个学期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对生物作为自然学科的一个分支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自然科学,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科学探究来探索自然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初中生对自然、自身充满探索激情,正确引导,鼓励他们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对培养其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科学探究的过程,对他们也是团结协作,思想交流的过程。由于七年级下册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线,贯穿始终,在客观上激发了学生探索,了解自身的无限激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指导六大营养物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实验,形成学会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2.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2.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初步领会人体健康与食物息息相关,为养成正确的膳食习惯奠定知识基础。
四、教学重、重点
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难点: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五、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合作等方式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的讨论型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全员参与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活动。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希沃软件),食品标签,碘液,双缩脲试剂,高锰酸钾溶液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为什么我们日常的食品包装上会标注食品原料? 是否存在某些原料是某类食品所共有的?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自己爱吃的食品包装袋(瓶),小组派代表将记录与纸条上的食物原料描述出来 组内合作交流 以学生熟悉的食物为着眼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共享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你知道这些原料所指的是哪类物质吗? 4.你是否注意到“食品配料”附近的营养成分表,在这个表格上你看到了哪些营养成分? 教师总结:六大类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合作,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读表,分析的能力。
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既然食物中含有6种营养成分,那么我们如何去检测呢? 我们食用的花生、面粉、蛋清、梨汁中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你能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检测吗?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用什么方法能检测到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C等成分呢? 交流小组实验方案 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花生面粉牛奶梨汁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巡视实验情况并对学生实验中的问题给予帮助。 组织学生汇报并展示实验现象(教师把学生的实验现象投屏)。 营养成分检测方法实验想象水无机盐脂肪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
分组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预期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讨论、质疑、完善实验方案。 分析实验想象,讨论并进行归纳。 学生谈收获,对实验进行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通过设计5个实验,分别对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进行检验。 这些实验的设计使学生亲自动手检验物质成分,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探究方法的学习,同时小组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使小集体具有凝聚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对孤傲家的凝聚力。
七、板书设计
营养物质:水 无机盐 脂肪 淀粉 蛋白质 维生素C
检测方法:烘烤 燃烧 挤压 加碘 加双缩脲 加高锰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