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培优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
一、看拼音,写词语。
dū du wěi tuō dù jì nà hǎn jūn ling zhuàng
( ) ( ) ( ) ( ) ( )
二、读句子,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1.他力气虽然不大,但绰(chāo chuò)起这根木棍绰(chāo chuò)绰有余。
2.风吹过湖面,泛起粼粼水波,湖泊(bó pō)里停泊(bó pō)的小船也微微摇晃起来。
3.擂(léi lèi)台上的比赛十分激烈,台下观众一边擂(léi lèi)鼓,一边呐喊。
三、读句子,猜猜下列加点的字词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1.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 ),几时( )见说有大虫( )!
2.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 ),只搬得力倦神疲( )方止。
3.探春笑道:“横竖( )是给你放晦气( )罢了!”
4.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 )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四、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 迸裂(bìng) B.绰起(chāo) 踉跄(cāng)
C.幔子(wàn) 擒拿(qín) D.寨子(zhài) 腰胯(kuà)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走进张家界,你会为这天造地设的景观而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B. 一遇到难题就抓耳挠腮,这就是个别同学学习生活的写照。
C. 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借”东风打败曹操。
D. 每次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七拼八凑地抢答问题。
3.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里暗含了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下面情节、人物、出处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千里走单骑——关羽——《三国演义》
B. 大闹野猪林——鲁智深——《水浒传》
C. 大战流沙河——猪八戒——《西游记》
D. 病补雀金裘——袭人——《红楼梦》
4.《猴王出世》选自古典四大名著( )(3分)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5.下列出自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和对应的现代汉语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客舍——旅店客官——顾客
B.郎中——医生驿站——服务区
C.掌柜——老板钱铺——银行
D.印信——书信伙计——服务员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想象)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比喻)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借代)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B.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
C.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D.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8.选词填空。(3分)
A.慎重 B.郑重 C.敬重 D.器重
(1)( )的考虑和计划,然后果敢实施,定能解决一切难题。
(2)他非常( )这位教授,觉得他说话犀利,有道理。
(3)张指导员( )地对我说:“要勤奋呀,学习千万不可马虎呀!”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焦急等待——他皱着眉,在站台上不停地走来走去,一会儿踮脚望望远处,一会儿看看手腕上的手表,嘴里还念着什么。(体会人物的内心,再照样子写一写,2分)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内容回顾。
(1)《猴王出世》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中的一个片段,文中石猴因敢于_________________,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景阳冈》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课文是按照“喝
酒→______→______→下冈”的顺序记叙的,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草船借箭》一文节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
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红楼春趣》描写了________里众人________的情景,宝玉放的是_______风筝,宝
钗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风筝,宝琴叫丫头放的是__________风筝,表现了众人放风
筝的热闹场面。
(5)人闲_________,_________春山空。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1.语段选自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作者)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2分)
2.语段出自下面哪个章节回目?( )(2分)
A.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B.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C.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语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主要写了草船借箭的( )。(2分)
A.起因 B.准备 C.经过 D.结果
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阅读名著的调查
某校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半年内阅读名著的调查,以下是几份统计数据。
五年级学生阅读名著的最大收获统计表
最大收获 人数 比例
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32 16%
增长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45 22.5%
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体会名著中的人生真谛 41 20.5%
锻炼写作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34 17%
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 42 21%
其他 6 3%
1.关于阅读名著兴趣和阅读名著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喜欢读名著的人数排第二名,但只比不喜欢读名著的人数多一点儿。
B.阅读名著兴趣一般的同学是最多的,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
C.能够在半年内读3~5本名著的人数最少。
D.很少有同学能在半年内读11本及以上的名著。
2.下列四种学生阅读名著的最大收获中,人数最多的是( )(2分)
A.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B.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体会名著中的人生真谛。
C.锻炼写作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D.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
3.联系上面的调查结果,你觉得该校五年级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至少写出两点,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谡失街亭
魏国的文武百官听到蜀军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率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他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诸葛亮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率领的魏军也正从东面过来。马谡看了看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临走的时候丞相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领着马谡拨给他的五千兵,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向西逃跑。
王平带领五千兵,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战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带领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自己的五千兵没有大的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损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1.下列成语中最能确切地表达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信口开河 B.夸夸其谈 C.纸上谈兵 D.照猫画虎
2.魏国的文武百官都惊慌失措的原因是( )(2分)
A.蜀军要大举进攻。 B.魏明帝刚刚即位。
C.诸葛亮不愿出山。 D.马谡自荐镇守街亭。
3.诸葛亮派马谡当先锋去守街亭的原因是( )(2分)
A.马谡具有实战经验。 B.马谡善于写文章。
C.马谡熟读兵书且极力自荐。 D.马谡有勇有谋。
4.王平的五千兵没有大的损失的原因是( )(2分)
A.杀出重围 B.没有应战 C.埋伏军队 D.用计撤退
5.文中画“ ”的句子,体现了王平的什么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结合文章发表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都督 委托 妒忌 呐喊 军令状
二、1.chāo chuò 2.pō bó 3.lèi léi
三、1.回什么时候老虎 2.安宁的时候筋疲力尽 3.反正霉运 4.立刻
四、1.D
2. D
3.D
4.D
5. D
6. D
7. B
8.(1) A (2)C (3) B
五、1. 示例:一块美味的糖果 糖果里有我们儿时的甜蜜
一首动听的歌 歌里有我们纯真的梦想
一首欢快的诗 诗里有我们简单的快乐
2. 当得知我们班获得校运动会团体冠军时,我和同学们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欢呼着,相拥着,激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六、(1)西游记 第一个跳进水帘洞 勇敢无畏、敢作敢为
(2)水浒传 施耐庵 上冈 打虎 豪放、勇武、机敏
(3)三国演义 罗贯中 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心胸狭隘、嫉贤妒能
(4)大观园 放风筝 美人儿 一连七个大雁 大蝙蝠
(5)桂花落 夜静 时鸣春涧中
七、1.元末明初 罗贯中 2.B
3.示例: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4.C
八、1.C 2.D
3.示例:①阅读名著的兴趣不高,超过一半的同学阅读名著的兴趣一般,还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阅读名著;②阅读名著的数量偏少,91.5%的同学半年内读名著不超过10本。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鼓励同学们大量阅读,可以定期开展讲故事比赛等活动。
九、1.C 2.A 3.C 4.D
5.体现了王平做事谨慎的特点。反衬了马谡的自以为是,没有实战经验。
6.示例一:诸葛亮的错。因为诸葛亮识人不清,用人不当,被马谡的纸上谈兵所迷惑,派他去守街亭。示例二:马谡的错。因为他不听王平的劝告,自以为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