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 七年级下册 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课件 共3课时 (21张PPT+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 七年级下册 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课件 共3课时 (21张PPT+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1 10:03:11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晋教版·七下·第八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地形与河流)
一、亚洲的地形特征
活动1: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
阅读课本第4页图8.5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德干高原和伊朗高原,填写到填充图册p3图中,并说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
(2)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华北平原,填写到填充图册p3图中,并说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
(3)概况亚洲的地形特征。
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
1.亚洲 和 面积广大;
2.亚洲地表起伏很大;
3.亚洲地势中部 ,四周 。


高原
山地
二、亚洲的河流特征
阅读课本第4页图8.5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圈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大河,按注入的大洋把河流分类,并填写到填充图层p3第三题中。
(2)在亚洲地形图中看看亚洲河流是否都注入了海洋。
活动2:认识亚洲的河流特征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哪些?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哪些?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哪些?









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认识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势地形的关系
(1)回想亚洲的地势有何特征。
(2)思考河流流向受什么因素影响。
(3)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高原
放射
山地
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地势特点是 ,因此,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的
______、 ______,呈 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分析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对南美洲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图上所得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 之称。
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座。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2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湖水含盐量过大,人可以轻松地漂浮在水面上。
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 之称。
贝加尔湖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死海
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里海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为37万平方千米。
观察亚洲不同地区景观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晋教版·七下·第八章·第一节
第三课时(复杂多样的气候)
活动1: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1)阅读教材第6页图8.6亚洲气候类型,找出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并标注到填充图册p7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


寒带:
温带:
热带:
亚热带:
高原山地气候





















































亚洲气候类型
1
2
2
3
北冰洋沿岸寒带景观
寒带气候,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冰封千里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长年皆夏,森林常绿
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景观
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沙漠广布
活动2:认识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读教材第6页图8.6,找出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







亚洲中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大。


活动2: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步骤1──认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表现
(1)读教材第6页图8.6,找出亚洲有哪几种季风气候。
(2)分析亚洲的季风气候分布特点。





















项目 源地 风向 性质 对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
冬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由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西南风
温暖湿润
多雨
西伯利亚
蒙古
由陆地吹向海洋的西北风、东北风
寒冷干燥
少雨
读图8.10 比较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
步骤2──认识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说出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旱雨两季分明
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时对热量和水分的要求。

夏季风有的年份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有的年份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涝灾。

亚洲中部在雄踞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许多大河从这里发源。下面是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甲)和沿80°E地形剖面图(乙)。读图,回答1~2题。
1.亚洲总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部髙、西部低
C.中部高、南北低 D.中部高、东西低
2.受地势影响,亚洲的河流(  )
A.多世界大河 B.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有结冰期 D.流量季节变化大
A
B
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亚洲象常见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其生
活环境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5.亚洲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C
B
C
6.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
C.亚洲地处世界上最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D.亚洲的面积是七大洲中最大的
7.亚洲东部和南部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为(  )
A.寒潮 B.旱涝 C.霜冻 D.泥石流
C
B(共21张PPT)
这学期地理要学什么呢?
世界区域地理
我们将从亚洲出发,
Let’s go!
这学期我们学的是世界区域地理
“游览”世界各地。
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查找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分析自然环境
(地形、河湖、气候、植被……)
探讨人类活动
(人口、农业、工业、文化……)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晋教版·七下·第八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
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半球位置
(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洋和大洲?
海陆位置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阅读材料,参考地理图册p8,找出亚洲经纬度位置的特点。
经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亚洲最北端的北地群岛,地处北纬80°;最南端努沙登加拉群岛,地处南纬10°,南北跨纬度约90°,且跨寒、温、热带。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经度位置:亚洲最东端的白令海峡,地处西经170°;最西端地中海海滨,地处东经25°,东西跨度165°左右。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半球 位置
海陆 位置
经纬度 位置
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亚洲大致位于25°E ~170°E, 10°S~80°N之间,是南北跨纬度最多,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地理学中,区域地理位置一般包括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请你概括出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总结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经度、纬度)
七大洲面积比较(万平方千米)
亚洲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面积最大


1
81°N
南北跨纬度约92°
11°S
亚洲的南北距离最长吗?
是,
约1万km
跨纬度最广


2
亚洲跨经度最广吗?
不是(南极洲跨经度360°)
东西距离最长


3
26°E
170°W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分析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图上所得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西








地理方位
读“亚洲的区域划分图”,完成下列活动。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朝鲜
韩国


(3)其他地区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北邻 北亚
西邻中亚和西亚
西南邻
南亚
南邻东南亚
中国
印度
哈萨克斯坦
印度尼西亚
沙特阿拉伯
哈萨克斯坦
沙特阿拉伯




下列国家属于哪个地理分区?



西

东亚
南亚
中亚
东南亚
西亚
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换个角度看世界,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为(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2.图中甲大洲和乙大洲的分界线为(  )
A.白令海峡 B.乌拉尔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苏伊士运河
A
D
3.下面是小明在观察图示后所得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西经60°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由图可知,亚洲所跨纬度在11°S~81°N
之间,据此不能判断的是(  )
A.亚洲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B.亚洲跨南、北半球
C.亚洲跨东、西半球
D.赤道穿过亚洲
D
C
5.读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数字所在半岛位于亚洲分区中的名称:①   ,②   ,③   。
西亚
南亚
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