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蒙娜丽莎 带你
向画家学
构图
岭南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我在哪里?
谁是主角?
蒙娜丽莎 带你
向画家学
构图
三角形构图
正三角形构图
正三角形构图
参考范例
倒三角形构图
倒三角形构图
参考范例
斜三角形构图
斜三角形构图
参考范例
其它构图
S形构图
参考范例!
圆形构图
参考范例!
斜线构图
参考范例!
垂直线构图
参考范例!
水平线构图
参考范例!
看名画学构图
三角形构图分类
贝利尼《草地上的圣母》
大卫《罗马教皇像》
夏尔丹《烟杆与水壶》
梵高《向日葵》
梵·高《插着鸢尾花的花瓶》
莫兰迪《静物》
S形构图
圆形构图
斜线构图
垂直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
夏加尔《生日》
梵高 《林中的两个人》
马蒂斯《舞蹈》
梵高《普罗旺斯的收获》
伯鲁盖尔《伯利恒的户口调查》
微课示范
工具准备
---彩色卡纸
---剪刀
固体胶棒---
马克笔---
微课示范
裁剪一张大小适中的三角形作为三角形构图的框架!
在裁剪好的三角形背面贴好双面胶。
把裁剪好的三角形贴在另一张彩色卡纸上。
再选取几张其它颜色的彩色卡纸,在上面画出几个大小不一的瓶子图形。
把刚画出的瓶子图形用剪刀按照轮廓线裁剪下来!
把裁剪好的瓶子图形按照已经贴好的三角形为基准摆放好,注意前后遮挡关系。
把所有的瓶子图形按照已经排好的位置用固体胶棒贴在彩色卡纸上。
在所有的瓶子图形上用马克笔使用点线面来装饰!
最后画一条水平线作为静物摆放的桌面。
大家快来尝试一下吧!
谢谢欣赏《向画家学构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向画家学构图》是岭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属于美术学习四大领域中的造型与表现领域。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运用三角形的构图知识,进行静物画构图练习。本课以人物蒙娜丽莎的讲解为主线,首先通过蒙娜丽莎的自拍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展示相应构图的范画便于学生深入理解,从而达到多角度理解三角形构图形式与其它构图形式的特点,再通过学生探索与欣赏画家的名作来巩固所学构图知识。最后尝试运用所学三角形构图的知识,设计和创作一幅具有装饰感的静物画作品,表现出三角形构图带来的视觉效果与形式美。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美术学习,对静物构图只有一些浅显的认识,所以这节课可以让他们从理性方面系统的认识到一个好的构图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对拍照发朋友圈都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本课设置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大家熟知的名画人物-蒙娜丽莎做讲解员,并向大家展示了一些她的自拍照作为例子给学生讲构图,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教师再通过名画的展示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构图的无处不在与重要性。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而且对特殊材料十分感兴趣,好奇心强,并且喜欢自己创作。因此本课教师采用剪、贴、画的方式,让学生能较准确的运用三角形构图,把握对比、协调、疏密、主次、聚散、节奏和韵律等构图法则,通过探索与实践创作出一副独一无二的三角形构图静物画作品!彩色卡纸剪贴,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出创作的乐趣也能直观的感受出三角形构图带来的视觉效果与形式之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并掌握三角形构图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它种类的构图表达方式。通过名画展示可以发现静物构图的多样性与重要性。能运用三角形构图知识完成静物构图创作。
2.过程和方法:能够通过准备好的工具, 使用剪、贴、拼、画的方法创作一幅具有装饰感的三角形构图静物作品。
3.情感和态度:通过构图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感知构图形式美的能力,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构图的兴趣!制作过程中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并提高了创作能力。
四、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准备好的工具, 使用剪、贴、拼、画的方法创作一幅具有装饰感的三角形构图静物作品。
难点:能通过拼贴组合的方法, 运用三角形构图规律,根据所剪瓶子图形的形体、大小空间位置等要素把瓶子图形摆放到位,创作出一副独一无二的三角形构图静物画作品。
五、教学准备:
工具材料:彩色卡纸 、 固体胶、 双面胶、 剪刀 、 尺子 、 马克笔
六、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本节课引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视频中的人物是大家熟知的名画人物-蒙娜丽莎,并把她设置为本课主线来教大家学构图,通过情景设置带领学生们走入了蒙娜丽莎的世界,从而增添了课堂活跃氛围!
从蒙娜丽莎的视角开启了本课的主题内容,视频引入了微信聊天以及自拍展示让学生产生了共鸣,也把课程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自拍正是当下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而蒙娜丽莎照片的展示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当所展示的自拍不如人意时,可以让学生思考问题出在了哪里,从而培养其主动思考的能力,也让学生意识到构图的重要性!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视频并设置了大家熟知的人物-蒙娜丽莎参与其中,视频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连接,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通过问题讨论,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欲。从而再引出新课主题。
(二)课堂新授 :
本课内容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一步步的认识以三角形构图为主的构图方式,并让学生通过图像识别以及名画分类、名画连线小游戏等步骤多方位的学习和巩固了构图知识。为之后学生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从而让学生可以熟练的运用三角形的构图知识进行静物画构图练习。
本节课新授环节通过蒙娜丽莎展示的一些“自拍照”以及同类构图范画让学生多方面理解构图,从而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启发学生深入观察, 培养图片识读的美术核心素养。首先要让大家了解生活中最常见的三角形构图,通过三张“单人自拍”以及同构图范画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的三角形构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并思考其相同与不同之处。再通过一些有趣的“自拍”及范画向大家介绍其他种类的构图方式,让大家感受并总结这些构图方式给观者带来的视觉感受有哪些?最后走入名画的世界,通过名画分类和名画连线的方式,让大家换种角度看构图。
【设计意图】
通过蒙娜丽莎的“自拍”展示, 将课程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有趣的“自拍照“来优化教学内容。借助直观生动的图片资源, 让学生更加投入美术学习中, 打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同时用学生喜爱的的方式进行课堂设计,通过名画展示小游戏,充分调动了课堂的活跃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实践创新 :
准备工作
1、工具材料: 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棒、马克笔
三角形构图静物画制作过程:
第一步:裁剪一张大小适中的三角形作为三角形构图的框架!
第二部:在裁剪好的三角形背面贴好双面胶。
第三步:把裁剪好的三角形贴在另一张彩色卡纸上。
第四步:再选取几张其它颜色的彩色卡纸,在上面画出几个大小不一的瓶子图形。
第五步:把刚画出的瓶子图形用剪刀按照轮廓线裁剪下来!
第六步:把裁剪好的瓶子图形按照已经贴好的三角形为基准摆放好,注意前后遮挡关系。
第七步:把所有的瓶子图形按照已经排好的位置用固体胶棒贴在彩色卡纸上。
第八步:在所有的瓶子图形上用马克笔使用点线面来装饰!
第九步:最后画一条水平线作为静物摆放的桌面。 一张三角形构图的静物画练习就完成啦!
【设计意图】
剪、贴、画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创作方式,首先剪贴一张大小适中的三角形作为框架让学生能较准确的运用三角形构图来创作。学生通过大小不一的瓶子摆放,充分把握了对比、协调、疏密、主次、聚散、节奏和韵律等构图法则,通过探索与实践创作出一副独一无二的三角形构图静物画作品!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出创作的乐趣也能直观的感受出三角形构图带来的视觉效果与形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