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自主提升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康普顿提出了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普朗克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2.下列关于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B.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C.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跟温度无关
D.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3.据报道:截止2020年12月我国5G基站建设累积71.8万个,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中国将进入全面5G时代,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自动驾驶技术等将一元变为现实。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z频段,相比于现有的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1880-2635MHz频段)技术而言,具有极大的带宽、极大的容量和极低的时延。关于5G信号与4G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信号和4G信号都具有偏振现象
B.5G信号和4G信号有可能是纵波
C.5G信号相比4G信号光子能量更小
D.5G信号相比4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小
4.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C.任何温度下,黑体都会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D.不同温度下,黑体只会辐射相对应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
5.量子化是一种从经典场论建构出量子场论的程序。为了解释图示的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猜测振动着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并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吸收或辐射,即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假设,首先提出此观点的科学家是( )
A.密立根 B.普朗克 C.玻尔 D.爱因斯坦
6.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质量单位“千克”用普朗克常量h来定义,“国际千克原器”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h的值为6.63×10-34 J s,则h的单位“J s”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为( )
A.kg m2/s2 B.kg m2/s C.N s/m D.N s m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第一个提出能量子的概念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C.物体的长度是量子化的
D.温度升高,物体辐射的紫光增强,辐射的红光减弱
8.我国高铁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通信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铁将拥有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通信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化的“超级大脑”。与4G相比,5G具有“更高网速、低延时、低功率海量连接、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等特点。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 )
A.波长更长 B.能量子的能量更小
C.能量子的能量更大 D.传播速度更快
9. 2015年中国发射卫星“悟空”,用来探测暗物质粒子和黑洞。黑洞是黑体的一种,关于黑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外表面涂成黑色的物体就是黑体
B.黑体能够反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但不会辐射电磁波
C.在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孔的电磁波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带小孔的空腔就成了黑体
D.玻尔为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
10.2020年12月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构建了一台76个光子100个模式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它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一百万亿倍。下列关于能量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子假设是由爱因斯坦最早提出来的 B.能量子表示微观世界的不连续性观念
C.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的能量越大 D.能量子是类似于质子、中子的微观粒子
11.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不仅能吸收电磁波,也能反射电磁波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12.下列物理学的发展史,表述正确的是( )
A.开普勒得出的开普勒第三定律中,其中是与中心天体质量无关的恒量
B.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常量是由牛顿测得
C.库仑发现的库仑定律,并测出了电子的电量
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中,普朗克常量的单位是J·s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是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物质,但磁感线并不存在
B.磁感线从N极发出终止于S极
C.可见光由红→紫,波长减小,频率增大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14.以下宏观概念中,是“量子化”的有( )
A.物体的带电荷量 B.物体的动量
C.物体的质量 D.学生的个数
15.自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席卷全国。“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就是持续发烧,因此测温是“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环节。为方便测温人们习惯采用如图所示的额温枪。额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红外线,得出感应温度数据,使用时只要将额温枪放于距两眼中间部位5-6cm处,修正额头与实际体温的温差便能显示准确的体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额温枪能测温度是因为温度不同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存在差异
B.额温枪利用的红外线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C.红外线是波长比紫外线长的电磁波,它们都是横波
D.爱因斯坦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二、解答题
16.已知小灯泡的功率,设小灯泡发光时向四周均匀辐射平均波长的光,求在距离灯泡处,每秒钟落在垂直于光线方向上面积为处的光子数是多少?(已知,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1900年4月27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在英国皇家学会提出“物理学的两朵乌云”,查阅资料简述这“两朵乌云”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 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A正确;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了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故B错误;
C.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C错误;
D.玻尔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故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故A正确;
B.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故B正确;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C错误;
D.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3.A
【解析】
AB.5G信号和4G信号都是电磁波。由于电磁波是横波,都具有偏振现象,故A正确,B错误;
C.由
可知5G信号相比4G信号光子能量大,故C错误;
D.5G信号和4G信号在真空的的传播速度都为光速,故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A.由题图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任何温度下,黑体都会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解析】
A.密立根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A错误;
B.普朗克最先提出能量的量子化,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B正确;
C.玻尔将量子理论引入原子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C错误;
D.爱因斯坦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能量的单位是J,由功能关系可知
h的单位是J s,由可得
则
故选B。
7.B
【解析】
A.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故A错误;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故B正确;
C.“物体的长度”可以分割,可以取小数,不能体现量子化的思想,故C错误;
D.当物体温度的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光增强,辐射的紫光减弱,故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A.由题知与4G相比,5G具有“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已知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
由此可知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则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波长更短,A错误;
BC.已知能量子的能量为
由题知与4G相比,5G具有“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则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能量子的能量更大,C正确;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等,在自由空间中,为c=3×108m/s,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AB.黑体是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A、B错误;
C.在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带小孔的空腔就成了黑体,C正确;
D.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D错误。
故选C。
10.B
【解析】
【详解】
A.能量子假设是由普朗克最早提出来的,故A错误;
B.能量子表示微观世界的不连续性观念,故B正确;
C.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的能量越小,故C错误;
D.能量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不是指类似于质子、中子的微观粒子,故D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
【详解】
A.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而不发生发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故A错误;
BC.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B错误,C正确;
D.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黑体,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
变形得
所以,是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恒量,A错误;
B.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测得的,B错误;
C.库仑通过库仑扭秤实验发现的库仑定律,并没有测出电子的电量,C错误;
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中,普朗克常量的单位是J·s,D正确。
故选D。
13.ACD
【解析】
【详解】
AB.磁感线是假想的,不存在,且在磁体外部由N到S,在内部由S到N,是闭合曲线,故A正确,B错误;
C.由电磁波谱可知,故C正确;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D正确。
故选ACD。
14.AD
【解析】
【详解】
A.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物体的带电荷量是量子化的,A正确;
B.物体的动量的数值可以取小数或分数,甚至取无理数也可以,因而是连续的,非量子化的,B错误;
C.物体的质量的数值可以取小数或分数,甚至取无理数也可以,因而是连续的,非量子化的,C错误;
D.学生的人数的数值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只能取正整数,不能取分数或小数,因而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D正确。
故选AD。
15.AC
【解析】
【详解】
A.额温枪能测温度是因为温度不同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存在差异,所以A正确;
B.用于杀菌消毒的是紫外线,不是红外线,所以B错误;
C.红外线是波长比紫外线长的电磁波,它们都是横波,所以C正确;
D.普朗克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但是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的是爱因斯坦,所以D错误。
故选AC。
16.个
【解析】
【详解】
每个光子
每秒发射光子数个
解得:个
17.两朵乌云指:一是光的运动问题,二是能量辐射的问题
【解析】
【详解】
两朵乌云指:一是光的运动问题,二是能量辐射的问题。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