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 透镜及其成像规律》公开课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 透镜及其成像规律》公开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26 16:54:10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20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成像规律新余一中 敖剑军一、透镜1.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2.几个概念:(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 心:透镜的中心。(3).焦点: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F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与一点,这个点F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常记为f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对任何光线有发散作用4.根据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找焦点,测焦距.光点最小、最清晰时,该光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
用刻度尺量出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大约是该凸透镜的焦距用冰取火示意图三、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经折射后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2、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经折射后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交于虚焦点。射向虚焦点的光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1.根据下图所给出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四、凸透镜成像规律3.实像:1.物距(u): 到 的距离;2.像距(v): 到 的距离;光线实际会聚而成,可以用光屏承接的像4.虚像: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可以用光屏承接的像物体 凸透镜光心凸透镜光心像 (1)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并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当凸透镜成像时,先确定烛焰位置,再移动光屏,使光屏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缩小等大实倒立倒立实倒立实放大放大正立虚f2f不成像1.实像必倒立,且像和物分居在凸透镜两侧
虚像必正立,且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2.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
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是两倍焦距4.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像随物动,方向一致;
即: 物距大,像距小,像也小
物距小,像距大,像也大3.物体在二倍焦点内成放大的像,物体在二倍焦点外成缩小像一倍焦距分虚实,实像倒立虚像正;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实像大。u>2ff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光屏上能接到的像一定是实像
C、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 D、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D2.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
A.25㎝ B.15㎜ C.6㎝ D.12㎝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够成缩小实像来拍摄照片,若镜头焦距为15cm,那么被拍景物到照相机镜头应该是( )
A 超过30cm B 在15cm到30cm之间
C 正好30cm D 正好15cmAC4.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0cm B、15cm C、10cm D、5cmA5.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10不能大(1)由图2-3-2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
屏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
(2)如图2-2-3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上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像,
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的a、b、c、d四点中的 点上,此成像特
点可以应用在 机上。
(3)若遮住凸透镜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无法成像”) 让像成在光屏的中间6、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的像谢谢指导《透镜及其成像规律》
1、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2.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的
关系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应用
u>2f
u=2f
fu=f
u3.成像规律:
5、成像规律作图




练习题
1.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光屏上能接到的像一定是实像
C、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 D、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
4.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
A.25㎝ B.15㎜ C.6㎝ D.12㎝
5.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够成缩小实像来拍摄照片,若镜头焦距为15cm,那么被拍景物到照相机镜头应该是( )
A 超过30cm B 在15cm到30cm之间
C 正好30cm D 正好15cm
6.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0cm B、15cm C、10cm D、5cm
7.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8、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2-3-2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
(2)如图2-2-3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上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的a、b、c、d四点中的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以应用在 机上。
(3)若遮住凸透镜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无法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