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向心力 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功率 B.线速度 C.角速度 D.向心力
2.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物块A的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指向圆心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3.如图所示,某公园里的过山车驶过轨道的最高点时,乘客在座椅里面头朝下,人体颠倒,若轨道半径为R,人体受重力为mg,要使乘客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座椅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过山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 B. C. D.
4.如图所示,转台上的人和物块一起随转台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人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C.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5.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沿BC弧来回摆动,关于摆球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圆弧运动时的向心力是拉力与摆球所受重力的合力
B.沿圆弧运动的回复力是拉力与摆球所受重力的合力
C.沿圆弧运动的回复力是
D.当摆角很小(不超过5°)时,摆球的运动可看作简谐振动
6.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A、B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B球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摆球A所受的拉力小于摆球B所受的拉力
C.摆球A的速度小于摆球B的速度
D.A、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表示的是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
B.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合力沿绳指向悬点
C.如图c,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
D.如图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一个球绕中心轴线OO′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a、b两点线速度相同
B.a、b两点角速度相同
C.若θ=30°,则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2
D.若θ=30°,则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1:2
9.一个大轮通过皮带带动小轮做匀速圆周运动(皮带不打滑),大轮半径为R小轮半径为r,R:r=3:2,P、Q分别为大轮、小轮边缘上的点,点S在大轮上且距大轮圆心为R/2,则( )
A.P、Q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vp:vQ=3:2 B.P、S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ωp:ωS=1:1
C.P、Q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ωp:ωQ=2:3 D.S、Q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S:aQ=1:3
10.如图所示,一个球绕中心轴线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B.a、b两点的角速度相同
C.若,则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
D.若,则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三、实验题
11.某创新小组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顶端为力的传感器,横杆可绕支点自由转动,支点处的刻度值为0。横杆右侧的挡光条经过光电门时,光电门可记录挡光时间
(1)下列做法能更有效提高实验精度的是( );
A.小物块的材质密度应适当大些
B.挡光条的宽度应适当小些
C.转动横杆的滑槽应当尽可能光滑
D.应调节挡光条与小物块的左端刻度相互对称
(2)若已知圆柱质量为m,挡光条宽度为D,其所在的刻度值为L,光电门记录时间为Δt,力传感器显示的示数为F。试利用上述物理量写出探究小组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F=____;
(3)该小组验证(2)中的表达式时,经多次实验,发现示数F的测量值总是略小于其理论值,经分析检查,仪器正常,操作和读数均没有问题。则造成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至少写出一个原因)。
四、解答题
1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20s沿半径是20m圆周运动100m,试求:
(1)线速度的大小;
(2)周期的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线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角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方向与物体的转动方向满足右手螺旋定则;向心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块A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平衡,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选C.
4.D
【解析】
【详解】
转台上人和转台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可知静摩擦的方向指向圆心,故D正确,ABC错误.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摆球受重力mg和摆线的拉力FT,将重力沿圆弧切线和法线方向分解可知,摆球沿圆弧运动时的向心力是拉力FT与摆球重力的分力mgcos的合力,故A错误;
BC. 摆球沿圆弧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的分力mgsin,因为摆球在摆动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摆球沿圆弧运动的回复力也是变化的,故BC错误;
D. 当摆角很小(不超过5°)时,摆球的运动可看作简谐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心力是效果力,在受力分析时不能说物体受到了向心力,摆球A受重力、绳拉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提供摆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故A错误;
B.摆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可得绳的拉力大小
满足
由于不知道摆球A、B的质量大小关系,故摆球A所受的拉力与摆球B所受的拉力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B错误;
C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可知摆球A、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根据
由于
所以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汽车通过拱桥得最高点时,向心力方向向下,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A错误;
B.圆锥摆的合力指向圆心,B错误;
C.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C正确;
D.火车速度过大时,外轨对外轮缘有挤压作用,D错误。
故选C。
8.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故两点的角速度相等,但运动半径不等,所以线速度不等,故A错误,B正确;
C.设球的半径为R,当时,的转动半径
的半径为R,根据可知
故C正确;
D.设球的半径为R,当时,的转动半径
的半径为R,根据可知
故D错误。
故选BC。
9.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P、Q两点是同缘转动,线速度相等,即线速度之比为
vp:vQ=1:1
根据v=ωr可知,P、Q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ωp:ωQ=2:3
选项A错误,C正确;
B.P、S两点为同轴转动,则角速度相等,即角速度之比为
ωp:ωS=1:1
选项B正确;
D.设Q点的线速度为v,则P点的线速度为v,S点的线速度为 根据
S、Q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选项D正确。
故选BCD。
10.BD
【解析】
【详解】
AB.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故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但运动半径不等,所以线速度不等,故A错误,B正确;
C.设球的半径为R,当时,a的转动半径
b的转动半径为R,根据
可知,故C错误;
D.根据
可知,故D正确。
故选BD。
11. ABC 滑槽和滑轮存在摩擦力;把小物块看成质点,小物块到支点距离偏小
【解析】
【详解】
(1)[1]A.小物块的材质密度应适当大些,小物块到支点的距离才比较接近小物块质心到支点的距离,故A正确;
B.挡光条的宽度应适当小些,经过光电门的速度才比较接近其瞬时速度,故B正确;
C.转动横杆的滑槽应当尽可能光滑,才能够保证绳的拉力近似等于小物块的向心力,故C正确;
D.挡光条与小物块的左端刻度对称,则小物块的中心与挡光条到支点的距离不同,则线速度不同,测量误差较大,故D错误。
故选ABC
(2)[2]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3)[3]经多次实验,发现示数F的测量值总是略小于其理论值,经分析检查,仪器正常,操作和读数均没有问题。则造成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滑槽和滑轮存在摩擦力;把小物块看成质点,小物块到支点距离偏小
12.(1) (2)
【解析】
【详解】
(1),故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为.
(2),故物体运动的周期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