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鄙夷(bǐ) 发愁(cóu) 功课 类型
B.不屑(xiè) 调整(tiáo) 视察 糟糕
C.露宿(lù) 屏幕(pín) 高傲 莹光
D.憎恶(zèng) 曾经(cén) 肩膀 皱巴巴
2.下列歇后语错误的是( )。
A.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B.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C.泥菩萨过江——纹(问)到底 D.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3.下列语境符合“一字一顿”的一项是( )
A.他给妈妈打电话,平静地说:“妈妈,我要去打仗了。”
B.他给妈妈打电话,兴奋地说:“妈妈,我要去打仗了,我要去打仗了。”
C.他给妈妈打电话,郑重地说:“妈妈,我、要、去、打、仗、了。”
D.他给妈妈打电话,小心地说:“妈妈,我……我……我要去打仗了。”
4.下列句子中修辞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A.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反问句)
B.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排比句)
C.梅花愈是寒冷,开得愈是有精神。(拟人)
D.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设问句)
5.王老师去刘宇家家访。刘宇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王老师和刘宇七十多岁的不识字的爷爷聊开了。王老师说话恰当的一句是( )。
A.近段时间刘宇在学习上发愤图强了。
B.近段时间刘宇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了。
C.前段时间刘宇在学习上不够奋发了。
D.前段时间刘宇在学习上太不像话了。
二、填空题
6.根据提示,写出成语的近义成语
①万古长存 永________ ②狗仗人势 狐________
③瓜熟蒂落 水________ ④不可救药 病________
⑤火烧眉毛 迫________
7.理清脉络,内容梳理第三步。
1.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立足未来,通过一本“真正的书”来想象现在的学校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未来”的学校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对“现在”学校生活的向往,点明主题。
3.这篇科幻小说立足未来,反思当下,视角新颖,立意独特,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几百年以后,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哪些了解?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各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文中介绍的两种学校,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对改进目前教育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开你的想象,说说你认为人类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怎样的(不超过1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合大约十岁左右的孩子的水平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的脑子里还在想着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楚整洁的作业本上,打着一个个红勾。(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亮,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无与伦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0.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的月光 ( )的翡翠( )的交响曲 ( )的水墨画
A.无与伦比 柔和 美丽 碧绿 B.柔和 碧绿 无与伦比 美丽
C.柔和 美丽 无与伦比 碧绿 D.美丽 柔和 无与伦比 碧绿
11.与下列解释相对应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②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③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④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A.不甘示弱 垂涎欲滴 载歌载舞 一望无际
B.毫不示弱 如饥似渴 歌舞升平 一望无际
C.不甘示弱 垂涎欲滴 歌舞升平 一望无际
D.毫不示弱 如饥似渴 载歌载舞 一望无际
12.“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指的是( )
A.蝈蝈、蛤蟆、青蛙、蟋蟀、春蚕
B.蝈蝈、蛤蟆、青蛙、蟋蟀、清风、野马
C.春蚕、清风、野马
D.蝈蝈、蛤蟆、青蛙、蟋蟀
13.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简要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神奇的电子书包
①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②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1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③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④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⑤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太高,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还难以在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⑥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____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__本,每年达到___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___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___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欲掉多少森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⑦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6.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由第②、③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分析第②段“重量仅700克”一句中划线字“仅”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④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19.从第⑤段看,电子书包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电子书包必将被普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第⑥段中加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21.结合选文,谈谈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至少写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假如你是电子书包的设计者,结合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还想使电子书包具有什么功能?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考查读音及词语的书写笔画。
A.发愁(chóu)
C.屏幕(píng) 荧光
D.憎恶(zēng) 曾经(céng)
2.C
【解析】
【详解】
略
3.C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一字一顿”的意思是“说一个字就停一下,然后再接着说,指为了说清楚或为了强调说话的语气,说话时说得慢而有节奏”。根据“一字一顿”的意思可以判断,C项的语境最为恰当。
4.C
【解析】
略
5.B
【解析】
略
6. 垂不朽 假虎威 到渠成 入膏盲 在眉睫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提示,写出成语的近义成语,实则考查补写成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这些词语有:
①万古长存——永垂不朽
②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③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④不可救药——病入膏盲
⑤火烧眉毛——迫在眉睫。
7. 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有真人老师,专门上课的地方,同龄孩子一起学习 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解析】
略
8. ①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②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③老师是真人。 相同点:都有老师;不同点:现在学校的老师是真人;未来“机器学校”的老师是机器。 现在的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我认为人类理想的学校应该是适合每个学生的。学校对每个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各种测试,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如积累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特长,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等。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出具体计划,用机器老师和真人老师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优秀人才。
【解析】
略
9. 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合十岁左右的孩子的水平了。 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脑子里想着学校。 字停留在原地。 清楚整洁的作业本上,打着一个个笑脸般的红勾。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病句的理解和辨析。本句话中“大约”和“左右”重复,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2.本题考查对病句的理解和辨析。本句搭配错误,“学习态度”要用“端正”修饰,所以本句可改为“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3.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本句的主语是“脑子里”,谓语是“想着”,宾语是“学校”。
4.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本句中“字”是主语,“停留”是谓语,“在原地”是状语,如果删去状语,句子意思就不完整,所以要保留。
5.本题考查改写比喻句的掌握,从句中选出一个本体,再写出一个合理的喻体,添上比喻词即可。本句可以将“红勾”比作“笑脸”。
10.B
11.A
12.D
13.田野是翡翠。
14.蝈蝈们的小夜曲,蛤蟆弹奏的大提琴,青蛙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的伴奏。
15.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10.考查词语搭配。通过读文并从文中可以找到答案:“柔和的月光”、“碧绿的翡翠”、“ 美妙的交响曲”、“ 美丽的水墨画”。
11.考查词语的解释。解答此题要对词语中的重点字的意思有所理解,平时还要做到多积累。
不甘示弱: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垂涎欲滴: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载歌载舞: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1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文段内容“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无与伦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可知“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指的是蝈蝈、蛤蟆、青蛙、蟋蟀。
13.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1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一句为第5自然段的中心句。此段其他句子具体写蝈蝈、蛤蟆、青蛙、蟋蟀的声音,这声音就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15.考查短文表达的情感。从短文题目“我爱家乡的秋夜”及文章开头“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及全文内容来看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电子书包。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
17.强调了电子书包的重量之轻,使说明文语言更准确。
18.能与互联网连接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19. 现在的价格还很高 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
20.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的弱点。
21. 有利于环保; 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有利于教育方式的改革;
22.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懂的问题,电子书包与互联网连接后,可以让它具备教学功能,让“课堂”无处不在,让“名师”每天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向“名师”请教了。
【解析】
16.从文章的题目以及全文所写的内容来看,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文章的说明对象是电子书包。文章分析了电子书包的优点、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推广电子书包的必要性等,都是围绕电子书包这一说明对象来展开说明的。
第②段写“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③段写“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以用”“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所有这些都突出了电子书包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的特点。
17.文章第一段写道“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突出了传统的书包之重。本段一个“仅”字,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照,强调了电子书包的重量之轻,更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8.带着“原因”这一关键词,深入探究第四段。它首先讲的是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实质——一个电子装置。可以插入课本卡等等。而下一句“能与互联网连接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是接下来一句得出“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结论的原因。问原因是什么,往往要关注是这一句此前的内容。
19.电子书包普及目前还很难,原因很简单,价格昂贵。将来必将普及,理由也很简单,它“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何况电子产品更新速度很快,这段还列举了手机也曾很贵的例子。
20.“20本”、“128亿册”、“240亿册”等,显然,这些都是在列数字。这样写,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的弱点,突出了推广使用电子书包的紧迫性、必要性。
21.文章通过列数字说明了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反之,使用电子书包,更有利于环保。由于电子书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的特点,还能与互联网连接,这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即将上演,它将有利于教育方式的改革,也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将学生从沉重的书包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22.本题旨在让考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电子书包设计出更多的新的功能。独到的、别出心裁的创意,来自于丰富的想象。可以设想让电子书包具备教学功能,让“课堂”无处不在,让“名师”每天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向“名师”请教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