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事件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特务暗杀了。
活动任务一 初识演讲,把握情感
速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出讲演词中的重要句子(尤其是表达观点的语句)。
联系上下文,分析这次讲演是讲给谁听的。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重要句子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一二·一” 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国民党反动派
昆明市民
青年学生
演讲的对象
感受情感态度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国民党反动派和青年学生情感态度的语句。
分类整理语句,对句中关键词的情感色彩进行分析,感受作者不同的情感态度。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有关李公朴的语句
高度赞扬、敬佩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
有关国民党反动派的语句
痛斥、蔑视、憎恶
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
有关昆明人民的语句
鼓舞斗志、呼吁勇敢反抗
对国民党反动派——痛斥、蔑视、憎恶
对李先生—— 高度赞扬、敬佩
对进步青年——鼓舞斗志、呼吁勇敢反抗
还有对自己——表明献身革命的决心,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特点一:色彩浓烈、爱憎分明
活动任务二 诵读演讲,品味语言
一篇好的演讲,仅仅有慷慨激昂、爱憎分明的情感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走进演讲稿的语言,需要我们贴合文本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朗读4、5段,品味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的语言风格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 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特点二:妙用人称、准确鲜明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 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设问句——激起波澜、严正质问
反问句——语言凌厉、气势逼人
感叹句——增强语势、掷地有声
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强烈
短句——斩钉截铁、犀利有力
特点三:句式多样、尖锐犀利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特点四:对比反复、强烈愤慨
背景重现
闻一多先生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特点五:即兴演讲、针对性强
演讲词特点
针对性
鲜明性(观点鲜明、态度明确)
条理性(思路清晰)
充实性(内容充实)
《最后一次讲演》它呈现出义愤填膺、慷概激昂的语言风格,我们在朗读讲演时需要注意它的:
色彩浓烈、爱憎分明
妙用人称、准确鲜明
句式多样、尖锐犀利
对比反复、强烈愤慨
即兴演讲、针对性强
活动任务三 模拟演讲,体会文字
自由朗读你喜欢的文字,在文中圈画演讲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除了在文字里感受作者的情感,还要注意体态语言和观众的互动,以及音量、语气、语调、语速等。
演讲比赛评分表
评分项目
得分(每项满分5分)
1.仪态端庄,注意礼貌
2.表情自然,落落大方
3.目光交流,动作自然
4.口齿清晰,音量语速恰当
5.抑扬顿挫,语调有吸引力
拉票演讲:即兴演讲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闻一多先生,时局异常险恶,人心异常悲愤。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心,向殉道者默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周恩来
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唤醒了全国人民,千百万民主战士联合起来,革命势力迅速高涨,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活动任务四 练习演讲,身临其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中国,你有什么想对闻一多先生说的吗?来一段“即兴演讲”。
演讲思路:
指出先生所做事情的意义;
分析当今的形势与变化;
表明自己的决心与信心
语言:
色彩浓烈、妙用人称、句式多样、巧用修辞
先生,您的鲜血不会白流。
您的呐喊,唤醒了四万万祖国同胞!
您的不屈,激励了千百万民主战士!
您是一团火,照亮了史册;
您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
您是一团火,照出了魔鬼的嘴脸!
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已然消亡!他们,已被打败!
新中国的主人,我们,团结一心!我们,继往开来!
您看,神州大地,锦绣山河,是否是您梦中的模样?
您看,人民富足,百姓安康,是否是您心底的理想?
您看,这日新月异的世界,这美的所在,是否是您,祈盼的未来?
先生,您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战士!
祖国有我!传承有我!
我们将踏着您的足迹,奋勇担当,逐梦前行,再造美好未来!
一百年前,闻一多先生的《死水》曾有这样的宣言,“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一百年来,中华儿女开垦了这个世界,这海晏河清的世界,这定是美的所在,应如先生所愿。
不同的演讲,面对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有的娓娓道来,有的严谨朴实,有的幽默风趣……但都离不开“真情”和呈现的“技巧”。
课后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演讲词的呈现角度,自主阅读活动 探究第四单元的其它三篇演讲词。
作者身份
演讲背景
演讲目的
听众构成
表达技巧
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