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苏教版化学必修2学案 课时12 化学反应限度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苏教版化学必修2学案 课时12 化学反应限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26 19:3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练习12 化学反应限度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 概念
2. 实验
3. 结论
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 可逆反应定义
2. 可逆反应特点
3. 可逆反应的普遍性
4.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 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基本思路
2. 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讨论
3.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和意义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中,向反应体系中增加CaCl2后产生CO2的速率加快
B. 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CaCO3 + H2SO4 == CaSO4 + H2O+ CO2↑中,向反应体系中增加H2SO4后产生CO2的速率加快
C. 在相同的酸性环境下,生铁(合金)比不锈钢(合金)腐蚀得快
D. 将铝片加到3mol/L的HCl(溶液)中并观察现象,有产生气体越来越快的现象
答案:CD
解析: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其他知识的结合解题。
[例2]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C(g),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需要反应的时间是( )
A. 等于18s B. 等于12s C. 大于18s D. 小于18s
答案:C
解析:了解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考察方式。
[例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的关系为:B=3A,3C=2B,C=2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A+BC B. 2A+2B3C C. 3A+BC D. A+3B2C
答案:D
解析: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解题。
[例4] 在一定条件下,当单独改变可逆反应N2+3H22NH3(放热反应)的下列条件后(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都会生成更多NH3),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增大压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增大的倍数
C. 降低温度,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减小的倍数
D. 加入氩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增大的倍数
答案:CD
解析:掌握各种影响因素的大小关系。

[例5] 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 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D. 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答案:BC
解析:掌握条件对于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的影响。
[例6] 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生成
B.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C.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H—H键断裂
D.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H—H键生成
答案:A
解析:掌握化学平衡的状态分析。
[例7] 对于可逆反应2A(g)+3B(g)3C(g),在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A和B气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具有的关系是( )
A. 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A):c(B):c(C)=2:3:3
B. 平衡混合物体积是反应开始前的3/5
C. 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 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amolA物质,则同时也消耗了1.5amolC物质
答案:D
解析:要区别反应进行过程中的现象和达到平衡时的特征。
[例8]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 混合气体的压强;② 混合气体的密度;③ 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 气体总物质的量;⑤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 C、D反应速率的比值
A. 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注意考虑哪些量是固定不变,不受化学平衡影响的。
[学业测试]
选择题
1.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塑料老化 B.合成氨 C.钢铁腐蚀 D.食物腐败
2.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v(N2)=0.5 mol·(L·S)-1 B.v(H2)=1.5 mol·(L·S)-1
C.v(NH3)=2 mol·(L·S)-1 D.v(N2)=1 mol·(L·S)-1
3.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4.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5.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
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3 v正(N2)= v正(H2) B.v正(N2)= v逆(NH3)
C.2 v正(H2)=3 v逆(NH3) D.v正(N2)=3 v逆(H2)
6.反应C(s)+H2O(g)CO2(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7.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甲:在500℃时,SO2和O2各10 mol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丙:在450℃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在500℃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8.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降到0.8 mol/L需20 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降到0.2 mol/L所需反应时间为 ( )
A.10 s B.大于10 s C.小于10 s D.无法判断
9.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500℃时,将2molN2和3molH2充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的值是 ( )
A.0.1 mol·L-1 B.0.02 mol·L-1 C.0.05 mol·L-1 D.0.2 mol·L-1
10.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11.某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下列两步进行:第一步:X+Y=Z ,第二步为:Y+Z =M+N+X ,则此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
12.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mol·L-1)与时间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
(1)时间t1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时间0至t1的间隔里,v(H2)=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平衡状态下,I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13.某课外实验小组利用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铁的
质量/g
铁的
形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铁片
0.7
50
20
36
250
2
0.10
铁片
0.8
50
20
35
200
3
0.10
铁粉
0.8
50
20
36
25
4
0.10
铁片
1.0
50
20
35
125
5
0.10
铁片
1.0
50
35
50
5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2和3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影响规律是                                 ;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      ,能体现该影响因素的实验序号是          ;
14.某高一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将0.48g金属X放入装有80mL 1mol/L盐酸的烧瓶中,产生H2的体积(已经折算成标准状况)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曲线1所示。
实验2:另取同样的0.48g金属X与50 mL 2mol/L盐酸反应,
产生H2的体积(室温下)与时间的关系见右图的曲线2。
已知金属X是第ⅡA族元素。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在实验1中,X与盐酸哪种物质过量,你的根据是
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X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0.5g金属X与50mL 2mol/L盐酸反应,要获得曲线3,请说出两种不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2Y==M+N,X
12.(1)反应在t1时到达化学平衡
(2) mol·(L·min)-1
(3)66.7%
13.(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固体物质的表面积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1、2、4
(3)反应温度,4和5
14.(1)HCl过量,实验2中盐酸物质的量比实验1增加,产生的H2体积不变
(2)24
(3)升高温度、使用金属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