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桥头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我梦想,于江南村落,liú 览“沾衣欲湿杏花雨”的画卷;我梦想,在秀美西湖,cháng yáng“烟雨莽苍苍”的意境;我梦想,登东岳泰山,品味“千里共chán娟”的思念。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C.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创造力富有与缺乏的区别呢?
D.“啊,是的,”他说,“如今我不再在舞台上演戏了。”
3.下列句子没有病语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C.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D.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反映学校生活的电视剧。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题1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 ②不愤不启, 。
③ ,谬以千里。 ④ ,隐天蔽日。
⑤ ,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以对比手法突出早春可爱的句子是: ,
。
⑦朱自清的《春》中从侧面表现花儿的繁茂、鲜艳和甜香的句子是 ,
。
⑧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 ??? ? ?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5.名著品读。(6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籍)作家 。(2分)
(2)试从这本名著中选取一个人物,仿照下面示例,作语言描述。(2分)
?? 示例:《安恩与奶牛》中的安恩老奶奶虽然年迈却不怠惰,虽然孤独却不寂寞,她用勤劳把朴素的生活装点得五彩缤纷,她用谦和友善让冷寂的人生变得温情脉脉。因为她有一个高贵的灵魂。
(3)作者为什么要塑造汤姆·索亚这个艺术形象?
6.专题与实践活动。(8分)
现在大家几乎都会使用QQ了,下面是对QQ使用情况进行的调查,请你阅读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泰州某初中针对学生使用QQ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回收的285份问卷中,仅有10位同学不了解QQ,有96%以上的同学拥有自己的QQ。同时有73.4%的初三同学、80.9%的初二同学和93.9%的初一同学在小学就拥有了自己的QQ。
材料2:在关于大家用QQ来做什么的调查中,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高达82.8%的同学使用过QQ的聊天服务。并且在双休日,QQ的使用率会更高——初一有超过70%的同学,初二仍有近60%的同学,初三则有近38%的同学上QQ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
材料3:江苏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队大队长告诉记者,南京市青少年使用QQ远超八成,接近95%,网络成瘾的占到18.6%,排全国第三位,其中聊天成瘾的估计占到30%。这其中女孩子QQ成瘾比较多,占到一半以上。
(1)概括出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至少写出两点)(2分)
(2)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QQ这一工具?(3分)
(3)你的同桌每天沉湎于上网与同学聊天,你该如何劝说他?(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6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1)诗中点明地点的句子是: 。
(2)试对颈联作赏析。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二)阅读《齐人攫①金》(选自《列子》),完成8-11题。(14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②鬻③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④攫其金而去。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⑤,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殊⑥不见人,徒⑦见金耳。”
【注】①攫(jué):抢。②适:到……去。③鬻(yù):卖。④因:于是,就。⑤焉:(在)那里。⑥殊:根本。⑦徒:只。
8.(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①昔齐人有欲金者( ) ②清旦衣冠而之市( )
③因攫其金而去( ) ④何故( )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清旦衣冠而之市”中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春冬之时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项为之强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吏 捕 而 束 缚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译文:
11.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人脸识别技术》一文,回答问题。(12分)
①现代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再利用核心的算法对其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和自身数据库里已有的范本进行比对,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这是一项高端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②在全球范围内,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人脸识别就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来区分和确认身份的。不被察觉的特点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易被欺骗。相对于指纹识别而言,人脸识别还具有非接触式(非侵犯式)的特点,因此更加友好、自然,更易被人们接受。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④在公安刑侦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机场或车站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查询目标人像数据寻找数据中是否存在重点人口基本信息,来抓捕在逃案犯;或者在商场、体育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人群进行监视,以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
⑤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还逐渐从公安刑侦领域,推广到民用市场,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如具备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防盗门也被推向普通老百姓家庭。人脸识别系统防盗门配有特殊的液晶显示屏。这个显示屏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电脑,数据库就建在这里。厂家上门安装时,工作人员会用一个摄像头对主人的脸部骨骼进行扫描录入,再将主人的脸部骨骼生成几千位的密码,然后将密码数据库存入防盗门的数据库中,当主人回家时,只要在门前一站,具有自动感应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就会显示门前的人的脸部,防盗门立即开始识别。一旦确认来人是这家的主人,防盗门就会自动打开。再如利用人脸识别辅助信用卡网络支付,以防止非信用卡的拥有者盗用信用卡等。
⑥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随着我国向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迈进,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也将逐渐增进,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人脸识别技术和识别系统的性能也将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完善,更好地服务大众。
12.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特点?(3分)
13.分析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14.第⑥段加点的“逐渐”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5.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请你发挥想象,另举一例说明人脸识别技术还可运用在哪些方面。(4分)
四、阅读《春天》,回答问题。(12分)
①我喜欢春天,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正如宋代诗人黄庭坚所说:“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②春天是美好的。
③冬天是那样的严酷、晦暗。坚冷的冰,银灰色的云,铁青着脸的岩石,瑟瑟发抖的衰草,还有肆虐狂暴的朔风,瘦骨嶙峋的枯树,都使人感到压抑、凄凉,引得诗人的泪珠儿要落下来,不禁想:怎么春天还不来呢?
④默默地盼啊!急切地等啊!一天早晨,我惊喜地发现春蹑手蹑脚地来了。
⑤那泓碧水,冒着腾腾白气,虽还有些残冰,但确乎比昨天绿了。水色遥看近更佳,我掬起一捧清冽的水,仔细瞧去,见那芝麻粒似的水藻,犹如被人用细细的钢针挑着绿极轻地点了一下,沾上了些微新翠。
⑥哦,春天,你这调皮的娃娃,不知不觉就来了。
⑦春天犹如一位极爱打扮的俏站娘,一天一个样儿。
⑧河里的冰消融了,太阳的脸也愈加柔和。两只黄莺儿婉转地叫着,忙忙地报春,把冻僵了的垂柳也唤醒了,于是,它伸了个懒腰,柔软的青枝上,就有晶莹剔透的玉牙钻出来,一尘不染,黄里带点绿,嫩得仿佛呵口气就会化似的。
⑨淘气的暖风也凑热闹,它在绿得流油的麦田上打几个滚,就去搔白杨的胳肢窝,痒得白杨“沙沙沙”地笑了。
⑩昨夜,风似乎大了些,更夹了几丝细雨。我一夜没睡好,天一亮,就推开窗子,一股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袭来。向外一望,我不禁“咦”了一声: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
雨后,一切都显得那么素雅、洁净。乳白色的薄雾,轻盈地弥漫着。天蓝得那样空灵、深远,仿佛被极精心地擦过。望着它,什么也不想,仿佛心胸也融了进去。碧水清澈,水面平滑如镜,还融一块蓝天在里面,成了一块硕大无比的翡翠。柳枝间停着一团黄绿的柔雾,山间的柏树林绿得令人叫绝,似乎画家用了极奔放的大写意泼翠挥毫,于是便有娇艳的翠绿在柏树林间流淌。一树香气馥郁的雪梨花,花瓣土沾了晶莹的水珠儿,似乎受了极大的委屈刚刚哭过。哦!风儿,求求你,莫要再吹了!可风儿哪里肯听……
更妙的是黛绿的远山中,正有一段段粉红的云霞点缀其间,那是怒放的杏花。牧童折柳枝条,便有嘹亮的笛声直冲苍天,引得太阳也从东山上探出头来。恰有位老农扛着镢头上山去,他那黝黑的身影,便被镀上了一层金黄……
我不禁惊呆了。
春天,好美,好美……
16.简要地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3分)
( )春→( )春→( )春
17.第③段结尾,“(我)不禁想:怎么春天还不来呢”作者发出这种感叹的原因是什么?(3分)
18.文中的动词用得非常传神,请品析“就去搔白杨的胳肢窝”中“搔”字的妙处。(3分)
19.第段写了雨后美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阅读《谁与我同行》,回答问题。(16分)
①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②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两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③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④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⑤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时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⑥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⑦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⑧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⑨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⑩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20.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4分)
21.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2.文章第②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4分)
23.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4分)
三、作文。(60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体裁为记叙文。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0.(1)人们都在那里,你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 (2)略
11.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追求物质财富,希望生活宽欲,是人之常情,但利欲薰心,见钱眼开,进而做出有悖人性、愚蠢野蛮的行动,就显得可笑而可恨了。不要因一时的鬼迷心窍而做出胆大妄为、自欺欺人的事情.。或一个人如果惟图是利,利欲熏心,往往会丧失理性,做出愚蠢的事来。(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