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1 14:2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极地区
时 间 课 题 南极地区 计划学时 1
重 点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课 标 要 求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说出南极地区的资源、科学考察站
课 时 目 标 能够找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理解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形成原因。 能够找到中国在南极地区的五个科学考察站
教 法 分组学习,小组竞争;体验、反思教学方法
学 法 小组学习合作
教学内容 及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 感知求疑 方法讲授 小组活动 师: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师:在这段视频中,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生:企鹅,冰川 师:恩,有憨态可掬的企鹅先生,还有遍布该地区的冰川,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南极地区。好,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92页,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内容和南极地区的地图,我们马上开始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 南极地区 发现南极 ①地理位置: (展示课件)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俯视图 师:同学能告诉我,屏幕中的两张图片,哪张是南极地区吗? 生:第二张! 师:能告诉老师你的理由吗? 生:图中有一块被冰雪覆盖的陆地 师:这块大陆是? 生:南极洲 师:恩,很好,在南极地区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大陆,这就是南极洲。那么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是怎么样的呢?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洲以及周边的海域。 师:那么南极洲周边有哪些海域呢? 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从南极俯视图中找到这三个大洋的正确位置呢? /* 方法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0°经线穿过大西洋,180°经线穿过太平洋,90°E穿过印度洋 师:老师的方法有没有缺陷? 生:有,如果没有经纬线的地图如何判断? 方法2:南极半岛对面是南美洲,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依次说出图中大洋和大洲(小组活动) (板书) ①地理位置:南极圈以南,南极洲,三大洋 (小组活动)阅读材料,讨论并回答问题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十分寒冷。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并总结归纳 1、南极地区被称为什么? 2、这些称号都反映了南极地区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板书) 南极地区 发现南极 ①地理位置:南极圈以南,南极洲,三大洋 ②自然环境: 生:南极地区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 师:那么这三个称号都反映了南极地区怎样的自然环境呢? 生:“冰雪高原”反映了南极地区非常的寒冷 生:“白色荒漠”反映了南极地区非常的干燥 生:“风库”反映了南极地区风很大 师:(展示课件)冰雪高原反映了南极地区非常的冷,我们有一个专用的词来形容南极地区的冷——酷寒;白色荒漠反映了南极地区非常的干燥;风库反映了南极地区的风非常的大,也有一个专用的词——烈风。 (板书) 南极地区 一、发现南极 ①地理位置:南极圈以南,南极洲,三大洋 ②自然环境:冰雪高原——酷寒 白色荒漠——干燥 风库——烈风 (小组活动)南极为什么这么冷呢? 生:纬度高,海拔高 师:(转承)从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看出南极地区非常的恶劣,那么这里有没有定居的人口呢? 生:没有 师:但是呢,每年的某个特定时期,有几千人在南极地区活动,大家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吗? 生:科学考察队员 师:是的,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有很多人为了科学考察在这里活动,那么现在请大家在南极地区图中找出中国的科学考察站 (板书) 南极地区 一、发现南极 ①地理位置:南极圈以南,南极洲,三大洋 ②自然环境:冰雪高原——酷寒 白色荒漠——干燥 风库——烈风 探索南极 ①科学考察站(5个) 生: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 师:(展示课件)我们在课本的图中能找到四个中国的科学考察站,但实际上现在我国在南极有五个科学考察站,2018年的2月,罗斯海新站在罗斯海地区建成 (小组活动) 中国的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不是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为什么南极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答:2月是南极的暖季,气温稍高,白昼时间长 (小组活动)南极地区的科考价值 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 答: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生物资源 2、南极地区的科考价值体现在那里? 答:天然实验室 师:南极地区是人类的净土,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在爱护南极。 (展示图片)蓝鲸和日本捕鲸船 全球气候变暖使南极冰川融化。 师:(总结)保护南极地区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个性化批注
板书设计: 南极地区 一、发现南极 ①地理位置:南极圈以南,南极洲,三大洋 ②自然环境:冰雪高原——酷寒 白色荒漠——干燥 风库——烈风 二、探索南极 ①科学考察站(5个) ②科学考察的宝库:a.自然资源丰富 b.天然实验室 三、保护南极 ①南极地区的破坏 ②《南极条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争用全新的理念设计教学,将课外信息和课内教学有机整合,扑捉学生的兴趣所在,“授之以渔,立足于懂”。让学生在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培养了创新品质,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