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 我学会了___》 教案+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 我学会了___》 教案+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1 19:41:59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022春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 下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习作
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
我学会了_____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习作
写什么

怎么写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
习作
一门才艺
一项技能
一种方法
我学会了_____

家务劳动
生活技能
种花、挤牛奶、种菜、摘水果……
个人特长
弹钢琴、跳舞、讲故事、画画……
做饭、拖地、洗衣服……
写什么
习作
人生成长
沟通、观察、独立思考……
我学会了_____
习作
言之有物
想一想:
1.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
2.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3.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习作
习作要素: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怎么写
言之有序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芦花鞋》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这个课文片段运用了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然后”、“再”,把制作芦花鞋的三个步骤:采芦花、搓草绳、编成鞋逐步分解,使人一目了然。

然后

“不一会儿”、“过了很久”
顺序词
习作
我们在叙事的时候,使用表示事情先后顺序的词语,就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言之有序。
“首先”、“然后”、“接着”、“再”、“最后”
“第一步”、“第二步”……
他对独立的要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牵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给了他一角钱。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然又胆怯起来。我说:“你递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神情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儿后悔起来。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我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走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努力地喝橘子水。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橘子水。他站在冰箱前面,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年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我很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 后还是忍住了。
——《我们家的男子汉》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通过小男孩前后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来展现他由一开始胆怯、紧张、沮丧到学会独自买东西后的狂热这样一个过程。
紧张
胆怯
沮丧
狂热
他对独立的要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牵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给了他一角钱。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然又胆怯起来。我说:“你递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神情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儿后悔起来。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我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走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努力地喝橘子水。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橘子水。他站在冰箱前面,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年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我很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 后还是忍住了。
——《我们家的男子汉》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起因
经过
结果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①渴望独立,主动要求自己买
②十分胆怯,却不肯放弃
③过于紧张,买东西失败
④勇于尝试,反复操练
他对独立的要求
开头:交代“买东西” 这件事的起因。
中间:买东西
的过程
结尾:买东西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篇章结构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①泳池边打“退堂鼓”
②练习游泳失衡呛水
③扶阶梯练习脚与手的动作
④呛水仍坚持向前游
我学会了游泳
开头:交代“我”学游泳的原因。(开门见山式)
经过:学游泳
的过程
结尾:交代事情结果:学会了游泳,明白了道理。
(总结式)
困难
克服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详写
我拿起鸡蛋在碗边轻轻地一敲,看了看,鸡蛋毫发无损。“咦,力气小了点儿,要加大点儿。”我又重重地一敲,鸡蛋应声而裂,蛋黄和蛋清掉进了碗里,可许多碎碎的鸡蛋壳也跟着掉进了碗里,蛋清洒了一桌,我的手上也全是。我手忙脚乱地把鸡蛋壳拣出来,把桌子擦干净,不料越擦越脏。打第三个鸡蛋时,我先在碗边上磕开一点儿,再用手指一掰,鸡蛋一下子被我抠开了,倒得乱七八糟,蛋黄都破了。
——《我学会了打鸡蛋》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打鸡蛋 情况
第一次 鸡蛋毫发无损。
第二次 鸡蛋应声而裂,蛋黄和蛋清掉进了碗里,可许多碎碎的鸡蛋壳也跟着掉进了碗里,蛋清洒了一桌。
第三次 鸡蛋倒得乱七八糟,蛋黄都破了。
看着林老师“纸杯悬空”的表演,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林老师“揭秘”后,我心想:原来这么简单,我也会!我对身边的同学一挑眉,说:“来来来,看我的!”说着我迫不及待地抓起道具——纸杯,动起手来。
我拿着纸杯,用大拇指在杯壁上用力一按!咦?纸杯瘪了!我皱着眉:刚才不是看得一清二楚吗!再试试吧,我就不信我不行!深吸一口气,我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纸杯瘪成一团,好像咧开嘴嘲笑我似的。旁边围观的同学们也哄笑起来,我的脸一阵白一阵红,“笑什么!”我恼了。一抬头,林老师正微笑着看向我,他把我拉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无论学什么都要认真看清楚琢磨透了才行,可不能大意急躁,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想是不是漏了什么细节呢?”听了林老师的话,我仔细地回忆林老师表演时的一幕幕情景,对了!林老师表演时本来用左手拿着杯子,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杯子换到了右手,难道是那个时候……我恍然大悟,懊恼的心平静下来,一边回忆着一边慢慢地还原魔术的每一步,终于我的杯子也“悬浮”了起来,周围传来一阵欢呼声……
——《我学会了变魔术》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自以为是
迫不及待
窘迫气恼
重整旗鼓
原来这么简单,我也会!
刚才不是看得一清二楚吗!再试试吧,我就不信我不行!
来来来,看我的!
皱着眉
笑什么!
脸一阵白一阵红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开头:交代事情起因。 (开门见山式)
中间:学_____
的过程
结尾:交代事情结尾及故事启示等。
篇章结构
困难
克服
·
紧张、胆怯、不安、
害怕、畏缩……
·
激动、快乐、愉悦、
欣喜、痛快……
有趣、有情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1.按顺序写清过程
怎么写
(写清楚)
2.呈现困难及克服过程(重点)
3.融入情感和体验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开头:交代事情起因。 (开门见山式)
中间:学_____
的过程
结尾:交代事情结尾及故事启示等。
篇章结构
困难
克服
·
紧张、胆怯、不安、
害怕、畏缩……
·
激动、快乐、愉悦、
欣喜、痛快……
有趣、有情
习作欣赏
我学会了泡茶
暑假的一天,我去外公家玩,正巧碰上外公在泡茶。茶,我很喜欢喝,却不知道如何泡。于是,我向外公请教泡茶的技艺。外公说:“好哇,我14岁开始学泡茶,对茶有些研究。今天就教你一招‘蜻蜓点水’吧。”
外公先将茶具洗干净,接着往壶里放进一小撮上好的茶叶。你瞧,那茶叶静静地躺在壶底。然后外公拿起热水瓶,将沸水倒入壶中。顿时,壶中“热闹”了起来。躺在壶底的茶叶像大海里的小鱼在波涛中乱撞。不一会儿,壶中渐渐恢复了平静,茶叶安静下来了,有的在冉冉上升,有的在缓缓下沉。这时,外公拿起茶壶,在几只茶杯上方迅速移动,茶水就像一条银线,乖乖地落在茶杯里。
第①自然段直接入题,简述学泡茶的起因。
第②自然段用“先、接着、然后、不一会儿”将爷爷泡茶的一系列步骤写得十分清楚;巧用比喻,“茶叶像大海里的小鱼”,“茶水就像一条银线”,生动传神地描写出外公泡茶技艺的高超。
我看着外公娴熟的动作,心里十分羡慕,就对外公说:“外公,让我来试试吧!”外公笑着点点头。我拿起茶壶,学着外公的样子做起来,可是,无论我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茶水顺顺利利地进入茶杯中,不是溅到桌子上,就是太满了溢出来。我将茶壶往桌子上一放,一个人生起闷气来。外公看见了,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这‘蜻蜓点水’可不是一朝一夕学得成的。无论学什么,都要有耐心,不能轻易放弃。”听了外公的话,我心里一阵惭愧,又重新专心致志地练习起来。果然,这次好多了,溅出的水也少了很多,有的还倒得刚刚好呢。
第③段重点写小作者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让文章变得更有层次,并且十分自然地借爷爷的话引入了“无论学什么都要有耐心”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习作欣赏
从那以后,我只要有空,就向外公学习泡茶,我泡茶的技艺也越来越娴熟了,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我都会沏上一壶香茶,引得客人们交口称赞。而每次捧起茶杯,爷爷的教诲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第④段结尾意犹未尽,文章以小见大,学习泡茶只是一次人生的体验,而爷爷对我的教诲让我受益终身。
习作欣赏
习作
写作之前精选材,明确要求再动笔;
开头结尾巧概括,事情经过写具体;
克服困难描重点,巧抓细节绘心情;
学会点题明中心,题目内容紧联系。
我学会了_____
习 作 歌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
评价标准 ☆☆☆ ☆☆ 加油☆
写清楚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
重点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体会收获
自我评价
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
再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 
教学目标
1.交流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
4.理解和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教学重点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
教学难点
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
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许多珍贵有趣的回忆,有些已经慢慢沉淀,渐渐淡忘,而有些画面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其实每个回忆都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这些深深浅浅的脚印,就见证着我们成长的道路。从每一个成长的脚步中,我们都会学会很多东西。今天就让我们拾起记忆里那最闪亮的瞬间,把快乐记录下来吧。
今天的习作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_____,拿到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两个问题:这次到底要求我们写什么?以及我们怎么去写。
首先请同学们结合图片,看看书上的这段文字,想一想这段文字给了我们怎样的提示吧。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了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这件事情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吧!”
生:我发现书上提出了这一次习作的要求:要求我们写“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结合上面的图片,那就是我们要把生活当中学做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
师:你总结得很好,但只是过程可不行,如果只有过程,就变成了“说明书”“流水账”了,我们还要把学做这件事时的经历和体会记录下来。这次习作重要的是“学”,而不是“会”,我们再看看图上提供的几个示例,有的是学习一门才艺(如:弹钢琴、跳舞),有的是掌握一项技能(如:洗碗、阅读),有的则是驾驭一种方法(如:借阅图书实际上也是在学习和别人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如果要写学会的一件事情,可选的方面就很广了,你们看(ppt出示)家务劳动、生活技能、个人特长、人生成长等等。同学们,你们不妨回忆一下,让你印象最深刻或是体会最强烈的一件事是什么呢?想好后把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吧。
同学们,你们都填好了吗?选好了“写什么”,下面就要围绕我们选定的主题去展开习作了。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一一“怎么写”
为了便于我们进行本次习作,课本中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请同学们自己比较读一读这两段话,你们发现了吗?实际上习作单元中的这几条线索就是围绕我们单元的习作要素展开的。(ppt:出示习作要素)“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也就是“按一定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而“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那些变化?”从这些方面着手,就能把这件事“写清楚”,也就是做到“言之有物”。
下面,我们先来思考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呢(ppt出示:有序)
本单元的《芦花鞋》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那鞋的制作工序是:……”,
这个片段运用了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然后”“再”,把制作芦花鞋的三个步骤:采芦花、搓草绳、编成鞋逐步分解,使人一目了然。
我们在叙事的时候,使用表示事情先后顺序的词语,(出示ppt:顺序词)就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而有的文章没有明显的顺序词,但是文章层层深入,整体推进,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上下串联,前后对照,比如《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中“他对独立的要求”这一部分,通过小男孩前后几次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变化来展现他由胆怯、紧张到学会独自买东西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按照“学之前(原因)”、“学习中(过程)”、“学之后(结果、体会)”这样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依照这样的顺序,我们可以试着给自己要写的内容拟定一个图表或者提纲,以此来理清我们的思路,做到“言之有序”。你们看,有一位同学就试着为自己的习作拟定了一个提纲,请你们也按下暂停键,试着拟一个提纲吧。
同学们,拟定了提纲,我们的习作就有了大概的框架,而这几个部分我们要做到详略得当,就需要抓住重点段落去浓墨涂抹。很显然在这位同学的习作当中,要抓住学游泳的过程来重点描写。怎样才能写清楚呢?你们看,他的习作框架中体现出了“多次困难”,还有克服困难这个过程。(出示ppt:困难—克服)
同学们,有一句话叫做:文似看山不喜平。过于平淡的习作就缺少了趣味。我们学习一项技能,在由不会到会这个过程中,没有一帆风顺的。习作时就需要把这个过程当中你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突出表现出来,这样文章才会跌宕起伏,更加精彩。
这不,下面这位同学就遇到难处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个片段。(例子1)
我拿起鸡蛋在碗边轻轻地一敲,看了看,鸡蛋毫发无损。“咦,力气小了点儿,要加大点儿。”我又重重地一敲,鸡蛋应声而裂,蛋黄和蛋清掉进了碗里,可许多碎碎的鸡蛋壳也跟着掉进了碗里,蛋清洒了一桌,我的手上也全是。我手忙脚乱地把鸡蛋壳拣出来,把桌子擦干净,不料越擦越脏。打第三个鸡蛋时,我先在碗边上磕开一点儿,
再用手指一掰,鸡蛋一下子被我抠开了,倒得乱七八糟,蛋黄都破了。
这个片段写学打鸡蛋,先写“不会”:第一次,力气小了,鸡蛋毫发无损;第二次,敲得太重了,鸡蛋应声而裂,蛋壳掉进碗里,蛋清洒了一桌;第三次,先磕再掰,鸡蛋倒得乱七八糟。瞧,学习的过程虽然手忙脚乱,但却趣味横生!这样写下来,文章就变得一波三折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己回想一下,你在学本领的过程当中曾经遇到哪些困难吧。
你们回忆起来了吗?其实面对困难时的手忙脚乱,解决困难的激动欣喜,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经历。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片段,也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自己读一读。
看着林老师“纸杯悬空”的表演,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林老师“揭秘”后,我心想:原来这么简单,我也会!我对身边的同学一挑眉,说:“来来来,看我的!”说着我迫不及待地抓起道具——纸杯,动起手来。我拿着纸杯,用大拇指在杯壁上用力一按!咦?纸杯瘪了!我皱着眉:刚才不是看得一清二楚吗!再试试吧,我就不信我不行!深吸一口气,我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纸杯瘪成一团,好像咧开嘴嘲笑我似的。旁边围观的同学们也哄笑起来,我的脸一阵白一阵红,“笑什么!”我恼了。一抬头,林老师正微笑着看向我,他把我拉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无论学什么都要认真看清楚琢磨透了才行,可不能大意急躁,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想是不是漏了什么细节呢?”听了林老师的话,我仔细地回忆林老师表演时的一幕幕情景,对了!林老师表演时本来用左手拿着杯子,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杯子换到了右手,难道是那个时候……我恍然大悟,懊恼的心平静下来,一边回忆着一边慢慢地还原魔术的每一步,终于我的杯子也“悬浮”了起来,周围传来一阵欢呼声……
——《我学会了变魔术》
这个作文片段讲述了“我”在学习魔术时遇到困难,然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将“我”在练习魔术时丰富的内心活动描写得十分细致:学之前我的自以为是,初次尝试时的迫不及待,屡次失败后的窘迫气恼,到最后重整旗鼓。可谓波澜起伏,让人身临其境。
那么这些心理活动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是的,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一定发现了,有的心理活动是直接描写的,如“原来这么简单,我也会!”“刚才不是看得一清二楚吗!再试试吧,我就不信我不行!”有的心理变化则是通过我的神态和我的语言来呈现。同时,周围的环境,同学们的表现,也无不在侧面烘托着气氛。
这就是小作者心情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让这番经历变得有趣了。我们在写作时,如果一味的叙述事情经过,未免太过枯燥生硬,只有将自己的体会、情感等等融于文字之中,你的叙事就变得有了温度,有了温情。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变得别具魅力了。有趣、有情,读者读起来就好像在品尝一道美味,酸甜苦辣都别有一番滋味,这样的佳肴自然就会挑动读者的味蕾,这样的文章自然就让读者感同身受。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也就是以下三点:一是我们在写自己学会的一件事时,要按一定顺序把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学的过程写清楚;二是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要重点写;三是注意融于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只有通过动作语言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去表达情感,才能把文章“写清楚”,以此唤起读者的共鸣。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按照这样的框架思路,自己试着去写一写有趣的学习过程吧。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习作。
我学会了泡茶
暑假的一天,我去外公家玩,正巧碰上外公在泡茶。茶,我很喜欢喝,却不知道如何泡。于是,我向外公请教泡茶的技艺。外公说:“好哇,我14岁开始学泡茶,对茶有些研究。今天就教你一招‘蜻蜓点水’吧。”
第①段直接入题,简述学泡茶的起因。
外公先将茶具洗干净,接着往壶里放进一小撮上好的茶叶。你瞧,那茶叶静静地躺在壶底。然后外公拿起热水瓶,将沸水倒入壶中。顿时,壶中“热闹”了起来。躺在壶底的茶叶像大海里的小鱼在波涛中乱撞。不一会儿,壶中渐渐恢复了平静,茶叶安静下来了,有的在冉冉上升,有的在缓缓下沉。这时,外公拿起茶壶,在几只茶杯上方迅速移动,茶水就像一条银线,乖乖地落在茶杯里。
第②段用“先、接着、然后、不一会儿”将爷爷泡茶的一系列步骤写得十分清楚;运用比喻,“茶叶像大海里的小鱼”“茶水就像一条银线”,生动传神地描写出外公泡茶技艺的高超。
我看着外公娴熟的动作,心里十分羡慕,就对外公说:“外公,让我来试试吧!”外公笑着点点头。我拿起茶壶,学着外公的样子做起来,可是,无论我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茶水顺顺利利地进入茶杯中,不是溅到桌子上,就是太满了溢出来。我将茶壶往桌子上一放,一个人生起闷气来。外公看见了,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这‘蜻蜓点水’可不是一朝一夕学得成的。无论学什么,都要有耐心,不能轻易放弃。”听了外公的话,我心里一阵惭愧,又重新专心致志地练习起来。果然,这次好多了,溅出的水也少了很多,有的还倒得刚刚好呢。
第③段重点写小作者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让文章变得更有层次,并且十分自然地借爷爷的话引入了“无论学什么都要有耐心”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从那以后,我只要有空,就向外公学习泡茶,我泡茶的技艺也越来越娴熟了,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我都会沏上一壶香茶,引得客人们交口称赞。而每次捧起茶杯,爷爷的教诲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第④段结尾意犹未尽,文章以小见大,学习泡茶只是一次人生的体验,而爷爷给我的教诲才是我真正体悟到的,让我受益终身。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老师将今天的习作方法编成一首写作歌送给你们。
写作之前精选材,明确要求再动笔;
开头结尾巧概括,事情经过写具体;
克服困难描重点,巧抓细节绘心情;
学会点题明中心,题目内容紧联系。
现在,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次的习作不那么困难了呢?赶快拿起笔,大展身手吧!
同学们都写完了吗?书上还要求我们写完之后,自己进行修改,和同学互评,相互修改。完成习作之后进行修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的同学们很容易忽略掉这个环节,常常抱着写完就了事的想法,其实啊,妙文千改,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能让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的方法之一。课后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按照下面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吧
1.过程是否有一定的顺序?
2.是否写清楚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3.写得是否具体?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
(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修辞手法的应用。)
4.是否有自己的体会收获?
同学们,其实习作就是表达自己对身边这一切事物的体会和思考,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用心拥抱这个世界,把你的生命体验真实地记录下来,我相信你的习作一定有活力又富有个性的、。今天的习作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聆听,再见!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六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的闵老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小英雄雨来》让我们结识了机制、勇敢的小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从几个方面展现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之路;《芦花鞋》一课又通过青铜一家人编鞋、卖鞋的故事赞美了青铜勤劳、纯朴的美好品质。
学了这几篇课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几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呢?(出示ppt交流平台第一段话:我发现这些文章的篇幅都比较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写的……)
是的,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就提出了这样的学习要求(ppt出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长长的文章,短短的读。能够很快的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因为你只有把握好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才能真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思路和表达方法。那么,面对一篇长长的文章,怎么把握它的主要内容呢?
其实啊,在这几篇课文的课后题以及阅读提示当中,就藏着非常实用的方法。你们看,每一课都提出了列用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这就是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ppt交流平台第二段话: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
比如《芦花鞋》一课,课文比较长,由空行的方式分成四个部分,根据文章的线索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1、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全家人编鞋);
2、到了大雪天,青铜去镇上卖芦花鞋;(上街卖鞋)
3、到了城里,几个城里人买了十双芦花鞋;(城里人买鞋)
4、青铜忍着寒冷,将最后一双芦花鞋卖给了喜欢芦花鞋的人(最后一双芦花鞋)
你们看,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同学们,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去梳理一下其它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吧。
像这样的方法还有,(出示ppt:交流平台第三段、第四段)可以像这样(ppt出示:停下思考前文)停下思考前文的方法,或是直接回顾前文(ppt出示:直接回顾前文)的方法。你们还知道哪些方法呢?
生:我知道想象画面概括的方法,我曾经在爷爷的指导下读了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读文章时我就在脑海中想象这样几幅画面:1、笼中看世界;2、屋中自由飞;3、肩头小憩,最后结合文章中的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来串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生:我们还可以以人物关系为中心来概括文章,文章中写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写事情的,就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景的,就思考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我们还可以通过结构图示、思维导图等等方法去整理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是的,同学们非常善于总结学法,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阅读方式上,还有这样几种方法
1、略读(只需要掌握文章的大意,不要一字一句细细琢磨)、
2、快速默读(一目十行)这就需求我们平时要坚持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
3、跳读(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选读某些自己想要看的章节)
这样的读书方式,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也能让我们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课下自己试一试吧。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部分“词句段运用”,这里要求我们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学过的修改符号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出示修改符号)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改正、增补、删除、调位四种修改符号。
(1) 是(改正)号,用来对文句中的错别字、使用不当的词进行改正。
(2) 是(增补)号,用来增补文句中漏掉的部分。
(3) 是(删除)号,用来删除文句中多余的部分。
(4) 是(调位)号,前一个用来调整位置颠倒相邻的部分,后一个用来调整位置颠倒不相邻部分。
这些就是常用的修改符号,面对不同的文字病症时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这段话里面出现了哪些错误
“工夫”这里是错别字,用改正号将“工”修改为“功”;
“竟赛”是第二处错别字,同样要用改正号将“竟”修改为“竞”;
这里的“忍不住”和“情不自禁”语义重复了,我们可以用删除号将“忍不住”删去;
诶,这里的语序有点奇怪,应该是获得了一等奖之后,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那么应该用调位号将语序调整好;
最后这个地方语义错误,那么我们就要用删除号删掉“是否”。
这样这段话就修改好了,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感受一下吧。
同学们,这些就是常见的语病,
下面我们也总结一下怎样修改病句吧
1、首先,要认真读句子,理解句意;
2、凭借语感,从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寻找问题,找出病因,进行修改;
3、修改后再仔细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表达准确。
同学们,我们要掌握好这些修改的方法,在自己的语句练习和习作训练当中养成修改的习惯,及时修改自己的文章,相信你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现在让我们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来修改一下下面这一段话吧。请你们按下暂停键,都来慧眼识病句,明心巧行医。
修改完了吗?看看你们修改的,和老师一样吗?
修改完病句,我们接着往下看,这是语句段运用的第二个部分,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自己读一读这两组句子,好好感受一下加点部分的作用,说说你的体会吧。
同学们,读过这两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这两组句子的加点部分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都比喻成一种特点鲜明的动物。
是的,那么这些加点的部分,在句子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第一组句子中,“像条小泥鳅”,生动地表现了雨来的机灵可爱;“像小鸭子一样”,我们都知道鸭子很擅长游泳,这里就说明雨来游泳很厉害。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对雨来的喜爱之情。
师:是的,这两句都是在夸奖雨来。赞扬一个人的情感就叫做褒义。那么后面这一组呢?
生:后面这一组“鹰”和“狼”都是非常凶狠残忍的动物,那这两个比喻一定是在表达讨厌的情绪了。
师:你感受得很好,表达这种憎恶的情感就叫做贬义。原来比喻句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选择喻体,喻体不同,它所表达的感彩也天差地别。
在本单元里面,类似的例子还有:
“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下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自己试着改写后面两个句子吧。
同学们写好了吗?我们来看看改写之后的句子
她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跳着轻快的舞蹈。
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就像老鼠瞅着灶台上的美食。
同学们,以后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不妨留心积累更多地比喻句,感受准确比喻的妙处,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相信你一定能写出佳作来!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积累一首古诗吧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范读一起来读一读吧。(播放范读)在这首诗里面,有几个字音请大家注意一下,一个是“敬”(后鼻音“jing”),还有一个是“亭”(后鼻音ting),尽(前鼻音jin)同学们都读准了吗?
诗人李白的作品,相信同学们都读过不少,这首诗是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时写下的,长期的漂泊生活,让李白饱尝人间辛酸,年逾花甲的诗人独自步履蹒跚地登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而触景生情,怀才不遇、孤独凄凉之情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同学们,了解了古诗的创作背景,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吧。
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情境了吗?你们看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慢慢地无影无踪了;空旷的天空中还有一片白云,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在这里,“尽”就是没有了,“闲”描写出了云彩飘来飘去,悠闲的样子。
在这个画面中,鸟飞走了,云消散了,这广袤的自然空间里,好像除了和诗人隔空相对的敬亭山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了,曾经流连的人间百味还剩下些什么呢?诗人的才情、仕途以及俗世的喧嚣种种,都留在了凡尘里,像云一般消散了,只有这幽静秀丽的敬亭山,他们就这么互相看着,有了这敬亭山,似乎诗人的孤独也淡却了…
诗人借山抒情,在被拟人化的敬亭山中寻到了慰藉,找到了灵魂的知己。正因为这首诗蕴含了打动人心的精妙,才获得了“五绝中有数之作”这样高的赞誉,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首诗吧。
熟读之后,让我们把这首古诗牢牢记在脑海当中,自己试着背一背吧。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交流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尝试着自己修改病句、仿写句子,又积累了一首千古名诗,是不是很有收获呢?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聆听,再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