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2022春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
习作单元
《海上日出》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颐和园》
《七月的天山》
梳理总结
练习表达
学习方法
体会写法
奇峰罗列的张家界 宏伟壮观的故宫
婀娜多姿的荷花池 汹涌澎湃的黄果树瀑布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习作 游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上个周末,我去了我家附近的公园。这一次,我选择了一条与往常不同的游览路线。
每到秋天,我就会去果园玩。
我游览过长城,那里的烽火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上个周末,我去了我家附近的公园。这一次,我选择了一条与往常不同的游览路线。
每到秋天,我就会去果园玩。
我游览过长城,那里的烽火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外出旅游时去过的地方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祖国河山
异域风情
身边熟悉的景物
乡村
田野
居住的小区
习作 游
②
①
画线路图,理清思路。
《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畔
《七月的天山》 骑马进入天山一路所见
《海上日出》 晴朗天气的日出——多云天气的日出
画线路图,理清思路。
游
用过渡句,转换景物。
用过渡句,转换景物。
用过渡句,转换景物。
进了……绕过……就来到……
走完……就来到……
登上……站在……
从……下来,就是……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游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孔隙“狭小”
直观描写
真实感受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
排比、比喻、以动衬静……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从高耸的雪峰,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再到山脚下的溪流,写得很有条理。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片段训练: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评价要点:
·是否突出了这个景点的特点。
·描述是否生动,能否激起读者的游览兴趣。
·描写是否有条理。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我走进了一片竹林,光线突然暗下来,林中有一条碎石子铺成的小径,在透过绿荫的光线的照耀下,连石子也都染上了一层透明的绿色。风穿过竹叶,发出籁籁的响声,轻幽幽的,好像我曾在梦里听到过。竹林深处几椽灰色的屋瓦和大红色的墙,掩映在竹叶下。我停住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沁入了我的心脾。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我走进了一片竹林,光线突然暗下来,林中有一条碎石子铺成的小径,在透过绿荫的光线的照耀下,连石子也都染上了一层透明的绿色。风穿过竹叶,发出籁籁的响声,轻幽幽的,好像我曾在梦里听到过。竹林深处几椽灰色的屋瓦和大红色的墙,掩映在竹叶下。我停住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沁入了我的心脾。
选取重点,写出特点。
我走进了一片竹林,光线突然暗下来,林中有一条碎石子铺成的小径,在透过绿荫的光线的照耀下,连石子也都染上了一层透明的绿色。风穿过竹叶,发出籁籁的响声,轻幽幽的,好像我曾在梦里听到过。竹林深处几椽灰色的屋瓦和大红色的墙,掩映在竹叶下。我停住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沁入了我的心脾。
有景有物,线条明快,层次清晰。
例文赏析
游青海湖
例文赏析
游青海湖
这是暑假中一个普通的下午,我们驾车在青藏公路上飞驰。远远的,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海骤然跃入我们的眼帘。紧接着,一大片草原在它的身后展开。在那一片美丽得令人窒息的风景画后,正是青海湖,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得浪漫;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洁。
下了车,我们便瞬间融入了这片“青海草原”,那些草高得齐腰,碧绿、浅绿与黛绿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画卷。青草的味道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混进了从青海湖上吹来的徐徐微风中,令人沉醉其中。
第①段写远望,青海湖蓝得浪漫、纯洁。
第②段写近看,“青海草原”草深色碧。
例文赏析
青海湖就像一块平静的蓝水晶,但它偶尔也会泛起皱纹。“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晶莹的浪花轻轻挣脱青海湖的怀抱,优雅地漫上乌黑的沙滩,不一会儿,又悄悄地溜回去。我脱掉鞋子走入水中,水好凉啊!它赶走了炎热,也赶走了一身的疲劳。
转眼间,黄昏来临了,波浪又喊着节拍跳起来。夕阳挣扎着,吐出一大片橘黄色的光辉,撞在那灿烂耀眼的天穹上,又映在正兴致勃勃的浪花上。浪花便跳跃得更起劲了,雪白的浪花闪动着火红的颜色,你追我赶地冲向岸边。几朵火烧云浮动在夕阳身边,顽皮地笑着,把天空都染红了。
第③段写青海湖时而水平如镜,时而微波荡漾。
第④段写黄昏来临,夕阳与湖水交相辉映。
例文赏析
夜来临了。多么美丽的夏夜啊!月亮温柔地笑了,把银光洒在青海湖上。远处小山丘上的灯光,就像一串流动的珍珠。草丛中,大树下,蟋蟀拉响了小提琴,那旋律在月光中格外优美……
青海湖真美,不愧是“世界上最美的湖泊”!
第⑤段写夜晚的青海湖宁静美好。
第⑥段赞叹青海湖美不胜收。
例文赏析
多个角度立体观察
点评:
多种感官融入写景
多种修辞语言生动
多种色彩描绘景物
由远及近
从下到上
先昼后夜
嗅到
触到
听到
游
自主习作
交流习作,评议修改。
评价要点:
·是否有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及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是否按一定的游览顺序来写。
·是否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是否能激起读者游览的兴趣。
交流习作,评议修改。
课后作业
1.对照评改要求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用红笔进行批注和修改。
2.认真誊抄习作。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 游
【教学目标】
1.学会选取重点景物,能根据景物的特点选材。
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一处景物,运用学过的方法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3.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4.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景物写下来。
教学难点
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设计理念】
写清楚游览过程,突出景物的特点,是本次习作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留意景物的特点,做到“眼中有物”——确定写什么;“眼中有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景物;“眼中有序”——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在哪儿突出重点;“眼中有神”——指导学生在描写时加入联想与想象,让景物“活”起来。
2.指导学生通过赏析教材中写景的句段、篇章,帮助他们“打磨一面鉴赏的明镜”。进行写作指导时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理清写作的顺序,写出条理,写出景物的神韵。
3.教会学生如何从生活中和阅读中选材,并能将选取的材料有序地组织起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导语:
第五单元是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专门的习作单元,要求我们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它安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让我们从阅读中学习习作方法;“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帮助我们梳理总结习作方法和练习表达;《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引导我们继续体会写法。
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来进行实践,一起来“妙笔写美景”。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语激趣
1. 导入
(1)(配乐欣赏一组风景图片)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此时的感受。
(2)分类:奇峰罗列的张家界、宏伟壮观的故宫、婀娜多姿的荷花池、汹涌澎湃的黄果树瀑布……这一处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们看到人类创造美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顾名思义就是自然的景色,比如美丽的大海,壮丽的瀑布,极地、荒漠、沼泽、名山大川等。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就是人文景观,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南京的雨花台、中山陵,开封的开封铁塔、大相国寺,西安的大雁塔等。
2. 入题
摄影师用相机留住了它们的精彩,音乐家用旋律烘托了它们的神奇,让我们用文字来记录大好河山的美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游记。(出示课题)
板块二 指导选材,明确要求
1. 指导选材
(1)导入:游记写什么?我们先来为今天的习作选好写作材料。现实生活中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想到了什么。(出示书中的语段)
上个周末,我去了我家附近的公园。这一次,我选择了一条与往常不同的游览路线。
我游览过长城,那里的烽火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到秋天,我就会去果园玩。
(2)这三位同学分别提到了“家附近的公园”、“长城”、“秋天的果园”,你有没有发现课本就这次习作的选材给了我们怎样的提示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本次习作我们要写的是“一个地方”。我们要写的这“一个地方”可以是外出旅游时去过的地方,包括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可以是祖国河山,也可以是异域风情。我们要写的这“一个地方”也可以是身边经常看到的、熟悉的景物,如乡村、田野、居住的小区等。
(3)从你游览过的景物中,选择印象最深刻、最想记录下来的地方,然后将这个地方的名称写在习作本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2. 明确要求
(1)确定好了游记的题目,怎样将材料加工成“美味佳肴”呢?请你默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看看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提示和要点。(出示习作要求)
(2)交流:本次习作有两个要求,一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二是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如何达成这些要求,课本给了我们三条锦囊妙计。
·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3)这三条提示和妙计,其实就是我们这个习作单元重点学习的游记写作方法,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都有细致的指导和操练,今天,咱们就来实战演练一番。
板块三 梳理材料,谋篇布局
1. 画线路图,理清思路
(1)第一条提示:通过画游览线路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回顾本单元的经典课文是如何安排游览的顺序的。(出示思维导图或者游览线路图)
《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依次描写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多云天气的日出,写出了景物的变化。
《七月的天山》主要描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一路所见,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记叙景物。
《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的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的情况。
《颐和园》从长廊,到万寿山脚下,再到佛香阁前、昆明湖畔,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景物。
(2)小结:四篇文章给了我们四种范例,都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但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游记顺序还是略有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游览顺序。
(3)想想你所介绍的地方,有哪些主要景物或景点,回想一下这些景物或景点是怎样排列的,设计一下你的游览路线。
(4)你的设计完成了吗?我们来欣赏一下几位同学的游览线路图。(展示)有了这样的线路图,我们的游记思路也就清晰了。
2. 写过渡句,转换景物
(1)每处景点都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记叙的时候,怎么样让景物的转换变得更加自然呢?第二条提示:使用过渡句。
(2)这几篇经典课文中,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线索和过渡技巧。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游览顺序为明线,以泉水流经的路线的为暗线,每一段的首尾都有点名景点的过渡语句。袁鹰的《颐和园》,过渡句的写法灵活多样,移步换景,点明观察的视角,衔接十分自然。
(3)试着为各个景点设计过渡句,既展现观察的角度,也提示游览景点的转换。
(4)小结:线路图和过渡句,让我们的游记思路越来越清晰。但是,如何让游记写得精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考验我们语言表达的实力了。
板块四 选取重点,学写片段
1. 选取重点
再看看你设计的游览线路图,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是什么?请你在线路图上标注1-2处你想要具体介绍的景点。这样,集中笔墨将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描述,写出特点,其他的景物简单描述或者一笔带过,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我们的游记才能更加吸引读者。
2. 写出特点
(1)怎样写好印象深的景物呢,咱们先来回顾一下,本单元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这些景物呢?
(2)列举:(出示文段)
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叶圣陶先生描述孔隙的段落。作者想写出孔隙“狭小”的特点,于是将直观描写与真实感受相结合,突出了孔隙的特点。
《颐和园》一文运用比喻手法、借游船画舫的动态写出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七月的天山》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重点写出了天山深处野花的美。
还有《七月的天山》第2自然段,从高耸的雪峰,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再到山脚下的溪流,这种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的写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3)片段操练:这次习作,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呢?将印象最深刻的景点记录下来。
(4)讲评范例。
①读读自己写的片段,看看是否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描述是否生动,描写是否有条理。
②出示习作片段,教师范读,同学点评。
我走进了一片竹林,光线突然暗下来,林中有一条碎石子铺成的小径,在透过绿荫的光线的照耀下,连石子也都染上了一层透明的绿色。风穿过竹叶,发出籁籁的响声,轻幽幽的,好像我曾在梦里听到过。竹林深处几椽灰色的屋瓦和大红色的墙,掩映在竹叶下。我停住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沁入了我的心脾。
③点评:这是一段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的习作片段。先写竹林的天,阳光透过竹叶,光线由亮变暗;再写竹林的地,中间有一条碎石的小径;最后写竹林深处,灰屋红墙。有景有物,线条明快,层次清晰。作者笔下这样一个静谧美丽的地方,谁能不爱呢?
板块五 赏析例文,完成初稿
1. 赏析例文
(1)展示优秀例文,配乐默读。
游青海湖
这是暑假中一个普通的下午,我们驾车在青藏公路上飞驰。远远的,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海骤然跃入我们的眼帘。紧接着,一大片草原在它的身后展开。在那一片美丽得令人窒息的风景画后,正是青海湖,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得浪漫;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洁。
下了车,我们便瞬间融入了这片“青海草原”,那些草高得齐腰,碧绿、浅绿与黛绿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画卷。青草的味道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混进了从青海湖上吹来的徐徐微风中,令人沉醉其中。
青海湖就像一块平静的蓝水晶,但它偶尔也会泛起皱纹。“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晶莹的浪花轻轻挣脱青海湖的怀抱,优雅地漫上乌黑的沙滩,不一会儿,又悄悄地溜回去。我脱掉鞋子走入水中,水好凉啊!它赶走了炎热,也赶走了一身的疲劳。
转眼间,黄昏来临了,波浪又喊着节拍跳起来。夕阳挣扎着,吐出一大片橘黄色的光辉,撞在那灿烂耀眼的天穹上,又映在正兴致勃勃的浪花上。浪花便跳跃得更起劲了,雪白的浪花闪动着火红的颜色,你追我赶地冲向岸边。几朵火烧云浮动在夕阳身边,顽皮地笑着,把天空都染红了。
夜来临了。多么美丽的夏夜啊!月亮温柔地笑了,把银光洒在青海湖上。远处小山丘上的灯光,就像一串流动的珍珠。草丛中,大树下,蟋蟀拉响了小提琴,那旋律在月光中格外优美……
青海湖真美,不愧是“世界上最美的湖泊”!
(2)点评:文章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全文结构条理清楚,段落分明且语句优美,是一篇很好的游记。你知道这篇游记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吗?
小结:
多个角度立体观察:由远及近,从临近青海湖远观写到近看;从下到上,从青海湖的水写到天空中的夕阳和火烧云;先昼后夜,感叹青海湖不仅白天美,晚上也美。这样多角度的立体式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前提。
多种修辞语言生动: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生动、拟人形象,优美的语言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多种感官融入写景:小作者不忘把自己的各种感官感受融入写景之中,如嗅到“青草的味道夹杂着泥土的清香”,触到“水好凉啊”,听到“蟋蟀拉响了小提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多种色彩描绘景物:文章中色彩丰富,如,青海湖“蓝得浪漫”“蓝得纯洁”,“青海草原”的“碧绿、浅绿与黛绿”,“乌黑的沙滩”“橘黄色的光辉”“雪白的浪花”,勾勒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
2. 自主习作
(出示习作要求页面)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你心中最美的风景吧!
板块六 交流习作,评议修改
1. 习作评改要求
是否有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及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是否按一定的游览顺序来写。
是否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是否能激起读者游览的兴趣。
2. 欣赏老师和其他同学自己是怎样评改习作的
3. 课后作业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对照评改要求读读自己的习作,给自己的习作进行一个中肯的评价,还可以用红笔进行批注和修改。
4. 课堂总结
妙手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今天的习作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继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把生活变成自己习作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