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目录
例题导学
课堂检测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剪刀、火柴、水等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 说明乒乓球碎片、滤纸碎片都是________
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燃烧
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碎片先燃烧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低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 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说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火焰熄灭、②正常燃烧
燃烧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问题与交流】
1. 上述实验步骤 1 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蘸有水的棉花也燃烧起来,因为棉花上的水被蒸干后,温度会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2. 如果将实验步骤 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木屑开始燃烧时煤粉没有燃烧,说明煤粉的着火点比木屑的高。
例题导学
燃烧的条件
【例题】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1白磷未燃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 图2白磷未燃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 图3中的白磷如果换成红磷一样能够燃烧
D
【点拨】由于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而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会燃烧。
【变式】某同学用右图两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以下实验报告: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事实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课堂检测
1.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B
2.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 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
B
3. 右图是有关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
和防止生成的气体污染空气
C. 此实验不能说明滤纸和乒乓球是可燃物
D. 如果可燃物没有完全燃烧,说明玻璃管中氧气量不足
C
4. 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1)在图1中,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②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④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a. 可燃物;b. 氧气(或空气);
c. 。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白磷不与氧气接触
通入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2)图2中将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预先将铜丝圈加热,再罩到蜡烛火焰上,现象是 。
冷的金属丝快速吸热,使温度降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蜡烛继续燃烧
(3)图3中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会更剧烈,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图4中,如果点燃两个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玻璃杯将它们罩起来,观察到的现象是 先熄灭。基于同样的原因,在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不少有害气体,人们应该采取 姿势迅速逃离火灾区域。
高的蜡烛
弯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