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9.1.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 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9.1.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 习题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1 14: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
第九单元 溶 液
目录
学习目标
课堂导学
例题导学
课堂检测
化学用语天天练
请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I2
H2O2
Ca(OH)2
HCl
课程标准:1.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 区分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核心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及乳化现象。
学习目标
课堂导学
【课堂活动】阅读课本P29“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填写下表。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前后温度 变化
结 论 不变
降低
升高
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能量变化
【小结归纳】
1. 物质溶解时放热的典型物质: 和浓硫酸等。
2. 物质溶解时吸热的典型物质: 等。
3. 物质溶解时热效应不明显的典型物质: 等。
【拓展延伸】物质在液体中放热的有:①溶解(NaOH);②与水反应(CaO);③与溶质反应(镁和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钠
硝酸铵
氯化钠
【课堂活动】观察课本P30“实验9-4”,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
乳化现象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 象 用水冲洗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分层
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
分层
不干净
分层
浑浊
不分层
干净
【小结归纳】
1.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如泥水等。
2.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
的混合物,如牛奶、豆浆等。
不均一
不稳定
3. 乳化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 ,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 ,这种现象称为
现象。洗涤剂所起的作用就是 作用。(注意:发生乳化作用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混合物仍然属于乳浊液而不属于溶液)
分层
增强
乳化
乳化
4. 除去油污的方法(注意:溶解和乳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1)用汽油、天那水等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形成 (填“溶液”或“乳液”)。
(2)洗涤剂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形成
(填“溶液”或“乳液”)。
溶解
溶液
乳化
乳液
【易错提醒】乳化作用是将大液滴变成小液滴,最终形成的是乳浊液。溶解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溶剂中,最终形成的是溶液。
例题导学
【例1】 (教材母题:九下人教版)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氧氧化钠 D. 蔗糖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B
【点拨】熟记以下物质: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铵。
【变式1】(2020·宜宾)取某固体物质5 g加入20 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 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
A. NaCl
B. NaOH
C. NH4NO3
D. CaCO3
C
【例2】(2020·青岛)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
A. 洗洁精 B. 食盐水
C. 白醋 D. 自来水
乳化现象
A
【点拨】明确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2020·上海)下列物质属于悬浊液的是(  )
A. 矿泉水 B. 糖水
C. 泥水 D. 自来水
C
课堂检测
1. 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A. 蔗糖 B. 豆油
C. 食盐 D. 面粉
B
2. 小明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充分搅拌后,发现粘在杯底的塑料片脱落。那么他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氢氧化钠固体
B. 食盐
C. 硝酸铵固体
D. 蔗糖
A
3.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C. 用汽油清洗油污
D. 用盐酸清洗盛放石灰水烧杯
B
4.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B.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D. 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
5.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A. 高锰酸钾 B. 汽油
C. 面粉 D. 白糖
(2)碘酒中的溶剂为 (填化学式)。
AD
C2H5OH
(3)如图,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片刻后,U形管右侧液面将 (填“升高”或“降低”),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高
向水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