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单元小结
知识回顾
易错辨析
中考真题演练
知识回顾
走进化学世界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外焰
水珠
变浑浊
白烟
重新燃烧
石蜡固体小颗粒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点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低
高
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mL~2 mL
底部
指定容器内
走进化学实验室
2/3
1/4
外
灯帽
嘴
1/3
上
1/3
预热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走进化学实验室
镊子
药匙
易错辨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棉纱织布
C. 火药应用 D. 瓷器烧制
2. 下列变化中,前者一定是物理变化,后者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B. 汽油挥发 水蒸发
C. 胆矾研碎 爆炸 D. 铁生锈 粮食酿酒
B
A
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的区分
3.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上述描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化学性质。 (填序号)
③④
⑥⑧
②⑤
①⑦
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判断
4.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
D
5. 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吸取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粉末状药品取用 D. 闻气味
基本实验操作正误的判断
A
6.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
B. 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C. 量取5毫升液体时,应选用量程接近的量筒
D. 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
D
仪器的读数
7.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2.5 g食盐,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若实验操作时,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由于失误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天平平衡时,读数为5.2 g(5.0 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 (填“偏大”或“偏小”)。
A. 增加砝码 B. 减少砝码
C. 添加食盐 D. 减少食盐
D
偏小
(2)该同学接下来想量取18 mL液体,应选用 (填字母)。该同学在读数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读数为18 mL,则该同学实际得到的液体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 mL。
A. 10 mL量筒 B. 20 mL量筒 C. 50 mL量筒
B
小于
中考真题演练
【广东真题】
1. (2021·广东)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酒精挥发
C. 食物腐败 D. 塑料降解
B
2. (2018·广东)下图属于“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 )
A. B.
C. D.
B
3. (2021·广州)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锅生锈 B. 蜡烛燃烧
C. 粮食酿酒 D. 水结成冰
D
4. (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A
【全国真题】
5. (2021·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蔗糖溶解 B. 汽油挥发
C. 木炭燃烧 D. 冰雪融化
C
6. (2021·长沙)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具有可燃性 B. 易挥发
C. 有特殊气味 D. 易溶于水
A
7. (2020·常州)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废旧干电池投入的垃圾桶上应该显示的标志是( )
A. B.
C. D.
B
8. (2021·长春)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给固体加热
C. 给液体加热 D. 熄灭酒精灯
C
9. (2021·广西)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滴加蒸馏水
C. 引燃酒精灯 D. 装入二氧化锰粉末
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