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相互作用(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2 07:22:31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物理观念 (1)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其计算公式f=μFN。
(3)知道静摩擦力及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科学思维 (1)通过分析摩擦现象,总结出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会根据相对运动的方向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根据f=μFN计算其大小。
(3)会根据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并会根据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科学探究 通过实例,了解最大静摩擦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知道生产和生活中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培养将摩擦力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意识。
[问题驱动]
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我们使用智能手机时,
需要使页面向下移动,我们就会在用手按压屏幕的同时,向页面
下方移动手指。手指按压屏幕向下移动,手指受到屏幕的摩擦力方向向哪?手机屏幕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呢?
提示:手指相对屏幕向下移动,受到屏幕所给的向上的摩擦力;屏幕相对手指向上移动,受到手指所给的向下的摩擦力。    
4G
10.08arm

C令.
GUIDE TO
OSAKA-JAPAN
THINGS
RESTAU.
BOOKAHOTE.
EVENTS
NEAR ME NOW
3(共35张PPT)
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
(2)知道平衡状态的概念。
(3)知道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科学思维 (1)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2)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问题驱动]
若火车处于平衡状态,火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提示:火车所受合力为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方法 内容
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
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力的三
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3.[选自人教版新教材课后练习]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
固定在外墙上(如图),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支架横梁和斜梁
的连接点O的上方,重力大小为200 N。横梁AO水平,斜梁
BO跟横梁的夹角为37°,sin 37°=0.6。
(1)横梁对O点的拉力沿OA方向,斜梁对O点的压力沿BO方向,
这两个力各有多大?
(2)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横梁和斜梁对O点的作用力大小将如何变化?
解析:(1)画出O点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知,FT= = N,
FN= = N。
(2)把斜梁加长,仍保持连接在O的位置不变,
横梁仍然水平,横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斜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小。
答案:见解析(共37张PPT)
[问题驱动]
如图所示,人拉着重量为G的行李箱向前匀速运动。
已知人对行李箱的拉力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
(1)行李箱受几个力作用?画出受力示意图。
(2)怎样确定地面对行李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说说你的想法。
提示:(1)行李箱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人的拉力,共四个力作用,如图所示。
(2)将拉力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根据平衡的
条件F合=0可知:地面对行李箱的支持力FN =G-Fsin θ;
地面对行李箱的摩擦力f=Fcos θ。    
实际
根据力的
确定分
根据平行
作平行
问题
作用效果
力方向
四边形定则
四边形
把对力的计算
转化为边角计算
求分力
N
F
0
0
X
777777
G
F浮
F
0
T
mg
77777777777
F
←d→
2
0
0

乙(共31张PPT)
2.(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辽宁卷)如图所示,用轻绳
系住一质量为2m的匀质大球,大球和墙壁之间放置一
质量为m的匀质小球,各接触面均光滑。系统平衡时,
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α,两球心连线O1O2与轻
绳之间的夹角为β,则α、β应满足 (  )
A.tan α=3cot β      B.2tan α=3cot β
C.3tan α=tan(α+β) D.3tan α=2tan(α+β)
解析:设绳子拉力为T,墙壁支持力为N,两球之间的压力为F,将两个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得Tcos α=2mg+mg,Tsin α=N,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cos(α+β)=mg,Fsin(α+β)=N,联立得3tan α=tan(α+β),故C正确。
答案:C 
3.(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重庆卷)如图所示,垂直
墙角有一个截面为半圆的光滑柱体,用细线拉住
的小球静止靠在接近半圆底端的M点。通过细线
将小球从M点缓慢向上拉至半圆最高点的过程中,
细线始终保持在小球处与半圆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对柱体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柱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D.柱体对竖直墙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设小球所在位置沿半圆柱体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沿切线方向有FT=mgcos θ,沿半径方向有FN=mgsin θ,通过细线将小球从M点缓慢向上拉至半圆最高点的过程中θ增大,所以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减小,小球对柱体的压力增大,故A、B错误;以柱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有F地=Mg+FNsin θ=Mg+mgsin2θ,水平方向有F墙=FNcos θ=mgsin θcos θ= mgsin 2θ,θ增大,柱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柱体对竖直墙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当θ=45°时柱体对竖直墙面的压力最大,故D正确,C错误。
答案:D (共39张PPT)
物理观念 (1)知道形变的概念及常见的形变,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2)理解劲度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劲度系数的因素;知道胡克定律的
内容、表达式。
科学思维 (1)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方向。
(2)会应用胡克定律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科学探究 能完成“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能根据已有实验方案,使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收集数据;通过作图或其他方法分析数据形成初步的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弹力的探究,能认识实验对物理研究的重要性;有学习物理的兴趣,知道实事求是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问题驱动]
如图所示,一辆起重机正通过起重臂上的钢丝绳将一块
石头“吊起”。钢丝绳上产生的弹力方向如何?起重臂呢?
提示:钢丝绳上产生的弹力方向沿钢丝绳所在直线,指向绳收缩的方向;起重臂上产生的弹力方向并不沿起重臂所在直线。    
条件法 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法多用来判断发生明显形变的情况(弹簧、橡皮条等)
假设法 可以假设将与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撤去,判断物体还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则无弹力;若不能,则存在弹力
状态法 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规律(如二力平衡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
替换法 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如将侧壁、斜面用海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来替换(共30张PPT)
物理观念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科学思维 (1)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会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重心。
(3)体会力的两种表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 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体会引入重心概念的意义;有学习物理的兴趣,知道物理学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共34张PPT)(共25张PPT)(共26张PPT)
大小:G=mg,g一般取9.8N/kg
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
三大性质力
弹力:胡克定律F=kx
产生、方向
静摩擦力
大小:0摩擦力

产生、方向
互作
滑动摩擦力
大小:f=uFN
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
和分解
合力范围:|F1-F2|≤F≤F1+F2
遵守的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共点力的平衡
平衡条件:F合=0
Fr
F1
F2
30°
F2
F=50N(共42张PPT)
30
30°


L

30°
XON
30
30
F
2B
F
B
0:000
C
C
图1
图2
F1
I
I
I
I
B
I
I
I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