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章节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原子构成
B.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碳酸钙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形成酸雨
2.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A.Cu B.Zn C.Al D.Mg
3.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氦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5.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
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D.给某些部位涂油
6.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7.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4P+5O22P2O5 B.Fe+2HCl=FeCl2+H2↑
C.2H2O2H2↑+O2↑ D.Na2CO3+MgCl2=MgCO3↓+2NaCl
8.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中只含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滤渣中含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C.滤渣中含有Zn时,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NO3)2
D.滤渣中含有Cu时,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没有AgNO3
9.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N、P点时,溶液的pH:N>P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
10.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11.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12.现有32g某种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将其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50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 )
A.FeO
B.Fe3O4
C.FeO与Fe3O4的混合物
D.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
二、简答题
13.以煤为原料获得的化工产品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是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2)煤加工得到的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原料中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_。
②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进入高炉前要粉碎成小颗粒,其原因是____。写出高炉内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图中出铁口低于出渣口,说明生铁的密度比炉渣_______(填“大”或“小”)。
(3)生铁的含碳量比钢_______(填“高”或“低”)。
14.怎样用简单的物理方法鉴别铁粉和石墨粉___________?
15.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
(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标号)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变小
(2)表1是部分物质在20℃时的溶解性;表Ⅱ是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离子 OH- Cl- CO32- SO42-
K+ 溶 溶 溶 溶
Mg2+ 不 溶 微 溶
.Ba2+. 溶 溶 不
温度 (℃) 0 10 20 30 40
氯化钠(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g) 6 10 18 36.5 50
表1空格中应填写________;分析表Ⅱ可知,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___。
(3)简单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 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 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A_____;B_____;
②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7.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和-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离子是______。
(2)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18.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OH、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推断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
(3)能区别K2CO3溶液和NaCl溶液的试剂是______(填标号)。
A NaOH溶液
B 盐酸
C 酚酞溶液
D NaNO3溶液
19.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C与D反应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兴趣实验能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实验,某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两种溶液快速全部推入,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液体是NaOH溶液,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
(2)cd段压强变大,其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
(3)实验反思:欲证明C点处反应后的生成物,除了用盐酸还可以用不同类别的物质是什么?(写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
21.实验室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制取时将 A 中的药品混合):
(1)制取并收集不同的气体,填写下表空白:
固体 M 溶液 N 制取气体 收集装置(填写字母)
大理石 ___ CO2 ___
锌粒 稀硫酸 ___ B 或___
___ ___ O2 ____或 C
(2)收集干燥的 CO2 还需要用装置 E,E 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
(3)用上述装置 A 制取 O2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2.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食醋、食盐和纯碱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称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固体。
(1)醋酸和纯碱中属于无机物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醋酸中,C、O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3.用6.5g金属锌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4.冶炼2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多少吨?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C
6.D
7.D
8.B
9.D
10.B
11.C
12.C
13. 不可再生 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 产生CO 将矿石中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氧化铁反应更充分 3CO+ Fe2O3 2Fe + 3CO2 大 高
14.取上述两种粉末少许,用手触摸,有滑腻感的是石墨粉,没有的是铁粉(或分别用磁铁吸引两种粉末,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粉,不能被吸引的是石墨粉).
15. A、C 不 30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16. B C Fe2O3 3C+2Fe2O34Fe+3CO2↑ Fe+CuSO4=FeSO4+Cu
17. 、、 、、、
18. K2CO3 BC
19. CaO CO2 + Ca(OH)2 = CaCO3↓+ H2O
20. 依据气压图像,CO2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含有Ca2+或Ba2+盐溶液
21. 稀盐酸 C H2 D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B 浓硫酸
22.(1)Na2CO3;(2)3:4
23.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0.2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24.生铁中铁的质量为2000t×(1-3%)=1940t
设需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x,则
4CO+Fe3O43Fe+4CO2
232 168
x 1940t
即=
解得x≈2679.05t
所以需磁铁矿的质量为2679.05t÷90%≈2976.72t
答:需要磁铁矿2976.72t。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