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东海·八年级期末)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斌家的1974、1980、1985年贴出的三副春联。这三副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5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民的辛勤劳动
C.农业经济的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增加投资,培养地力,实行集约经营。承包地\自留地都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或其他非农用地。”材料表明( )
A.鼓励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B.保持联产承包的延续性
C.农民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D.恢复集中劳动与平均分配
3.(2021·江苏赣榆·八年级期末)“一年后,小岗村就成为当地的‘冒尖村’,全年粮食产量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小岗村“冒尖”的原因是()
A.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首先开始兴办经济特区
C.首先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D.最早创办沿海开放城市
4.(2021·江苏广陵·八年级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沿海 B.农村 C.内陆 D.城市
5.(2021·江苏东海·八年级期末)观察图片,分析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改革开放政策②民众首创精神③矿产资源丰富④地近沿海优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6.(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建国后某个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你穷我 也穷,生产大糊弄”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推行精准扶贫政策
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开展大生产运动
7.(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研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选用的一手史料是( )
A.电视剧《大江大河》 B.小说《平凡的世界》
C.漫画《承包拉富》 D.照片: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8.(2021·江苏太仓·八年级期末)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当年就获得粮食丰收。当时农民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反映出此时我国
A.农民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
C.农村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D.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势在必行
9.(2021·江苏宝应·八年级期末)对联“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形容的是中国农民首创的( )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开辟了一条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迅速发展,主要因为
A.乡镇企业形成了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 B.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C.国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经济投入 D.乡镇企业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11.(2021·江苏吴江·八年级期末)影片《你好,李焕英》中,女主回到1981年的国有企业,浓浓的80年代国企工厂怀旧风吸引了很多观众。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松绑”指的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12.(2021·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八年级期末)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13.(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小印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增强企业活力”等资料。据此判断她研究的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民主与法制建设
14.(2021·江苏广陵·八年级期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发展生产力 B.坚持改革开放 C.发展非公有制 D.增强企业活力
15.(2021·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国有企业改革
C.政企分开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2021·江苏高邮·八年级期末)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联产承包 D.企业全面私有化
17.(2021·江苏靖江·八年级期末)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扩大企业权力 C.实行按劳分配 D.废除公有制
18.(2021·江苏赣榆·八年级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9.(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提高职工收入
C.建立市场经济 D.实行政企分开
20.(2021·江苏海州·八年级期末)小张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外开放
21.(2021·江苏海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解放、土改、抗美援朝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22.(2021·江苏句容·八年级期末)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23.(2021·江苏广陵·八年级期末)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式体制”,也就是要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2021·江苏高邮·八年级期末)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25.(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制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按劳分配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2021·江苏靖江·八年级期末)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
27.(2021·江苏赣榆·八年级期末)“大会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材料中的 “大会”召开于( )
A.1982年 B.1987年 C.1992年 D.1997年
28.(2021·江苏海州·八年级期末)"改革不仅是一场破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
A.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艰辛探索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二、填空题
29.(2021·江苏吴江·八年级期末)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就。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在全国推开,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三、综合题
30.(2021·江苏江都·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建设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2)材料二中讲述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八大以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什么严重挫折?
材料四 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城市全面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1.(2021·江苏高邮·八年级期末)一个国家土地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这场运动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冒头、争取农业专业化,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1)材料一中涉及的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哪一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运动”的宗旨是什么?
(3)观察材料三,从1978到1997年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实行了哪一种土地政策?该政策在哪一个地区首先开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土地政策与国家发展有何关系?
32.(2021·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析上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哪一年完成?完成后产生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
林料二 见下表 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表
1980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1981年粮食产量 6.70亿千克
1982年粮食产量 7.15亿千克
(2)依据材料二分析,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33.(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新中国历史发展就是不断面对挑战和问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对于成立仅一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材料二 要想短期内消除“文化大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造成的严重混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加上受到“两个凡是”的限制,拨乱反正每往前一步都十分艰难。
材料三 1978年,全国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农村存在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和分配中的严重平均主义等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比较缓慢。
——以上均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当时新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巨大挑战”?中共中央最终作出了怎样的决策?
(2)据材料二,文革后禁锢人们思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概述此后中共中央是如何在政治和思想上消除混乱的?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为解决农村存在的弊端,我国在农村推行了怎样的改革?由此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新中国面对挑战、克服问题的过程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34.(2021·江苏东海·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的振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材料二:(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2)为了实现材料中邓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的一次讲话
(3)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请指出以1992年为界,我国改革的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5.(2021·江苏涟水·八年级期末)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中宣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材料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断、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图一所示的法律受到农民拥护是因为确立了怎样的土地所有制?图二中现象的出现源于哪一制度的推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过渡时期我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何时完成的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哪一工程的高度评价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该“目标”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回答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建设的认识。
36.(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并最终走上了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请问建国初期国家实行的什么方案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这一时期我国取得许多经济建设成就,请列举一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这场伟大革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013年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的讲话
(3)据材料三指出“这场伟大革命”始于哪一会议?并写出“这场伟大革命”在农村最先开始的地方。
材料四 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部编《中国现代史》
(4)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最终走上了哪条正确道路?
37.(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大国重器之徐工
材料
1943年 徐工集团的前身华兴铁工厂(八路军鲁南第八兵工厂)诞生,生产土地雷、维修枪械等
1957年 成功试制出第一台塔式起重机,徐工开始涉足工程机械产业
1978年 改革开放后,全国基建(基础设施建设)大潮再起;各施工现场成了德、美、日、韩等外国机械的天下
1989年 作为全国集团化改革样板组建徐工集团
1996年 徐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0年 徐工深化“用工、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债转股、主业归核、结构优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2002年 徐工率先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营业收入、销售收入双超百亿的集团
2012年 徐工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5位
2014年 徐工首个海外全资生产基地—徐工巴西制造基地竣工投产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工开始涉足工程机械产业,与我国当时执行的哪一经济发展规划有关?这一规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据材料说明,改革开放后,徐工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徐工先后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它体现了徐工人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代后徐工集团的改革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一方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
(4)从材料中找出徐工“走向世界”的措施。请你为徐工集团的持续发展提两条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说明改革开放前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也是变化的原因,但是归根到底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排除BC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才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
依据题干“延长土地承包期,……承包地\自留地都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或其他非农用地。”反映的了延续土地的承包,不能买卖、出租、转用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反映了,联产承包的延续性。B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在农村,A排除;承包土地农村拥有的是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土地的所有权。C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为单位,不是集中劳动,D排除;故选B。
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去的突破性进展,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A正确;最先兴办经济特区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排除B;国有企业改革与“小岗村”“全年粮食产量”不符,排除C;小岗村不是沿海开放城市,排除D。故选A。
4.B
【详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B项正确;沿海主要进行的是开放,排除A项;内陆的开放是随着沿海开放之后慢慢推行,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1984年全面推开,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
根据图片“1980年的小岗村”“2008年的小岗村”可知,小岗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因此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民众首创精神,①②正确;小岗村矿产资源不丰富,地处内陆,也不是地近沿海,③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A
【详解】
依据题干“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你穷我也穷,生产大糊弄”,可知农业生产中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改革开放后为了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项正确;推行精准扶贫政策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1953-1956年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发生在人民公社建立之前,排除C项;开展大生产运动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
依据题干“研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8户农民私立力量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首先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央的支持和倡导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行。D正确;电视剧、小说、漫画都是文学作品,经过作者加工,通常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彩。ABC排除;故选D。
8.A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人民公社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农民赞成包干到户,这是推动改革的巨大力量,故A符合题意;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农村土地所有制变仍是公有制,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9.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材料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描述,D正确;土地改革与责任制无关,A排除;农业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集体经营,BC排除。故选D。
10.A
【详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商品生产发展的灵活的经营机制,这种灵活的经营机制形成了乡镇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优势,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题干问的是原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自身形成了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国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经济投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自身形成了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乡镇企业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自身形成了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
由题干中的“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所以A项符合题意;题干无法体现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乡镇企业,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说明的是对国有企业更好的管理,而不是放弃,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12.D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D项正确;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没有涉及到政府、企业的关系,排除AB两项;“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涉及到企业管理、分配方式,与民主、法制建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
小明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和“增强企业活力”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C项正确;土地改革与“政企分开”无关,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实行,与“政企分开”无关,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民主与法制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选项D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排除A项;坚持改革开放是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决策,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规定,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
1984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的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A正确;国有企业改革、政企分开是城市经济改革的具体内容,而非中心环节,BC排除;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排除。故选A。
16.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A项正确;为企业包销产品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故排除B项;实行联产承包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故排除C项;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企业全面私有化,故排除D项。故选A。
17.A
【详解】
题干“1984年、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反映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A符合题意;扩大企业权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实行按劳分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C不符合题意;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企业全面私有化,因此废除公有制的理解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D项评价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故D正确;ABC都是对历史事实的记述,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D。
19.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A正确;提高职工收入是城市改革的一个目的,B排除;建立市场经济是城市改革的深化,C排除;实行政企分开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手段,D排除;故选A。
20.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1992年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了企业的改革步伐,故C正确;AB是针对农村的政策,与企业无关,故错误;题干是改革开放对内改革的内容,与对外开放无关,故D错误。综上故选C。
2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实行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出现新的面貌,“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正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流行语,故D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的社会情景,不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流行语,故A项错误;B项,体现的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间段为20世纪50、60年代,不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故B项错误;C项,此项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流行语,不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情景,故C项错误。综上答案D。
2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来实行粮票、油票供应,主要是因为人民公社时代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发行票据是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而后来取消粮票、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象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来临。D项符合题意;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指的是1953-1956年,排除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国开始了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至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排除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与题干“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不符,排除C;故选D。
2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大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D项符合题意;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前,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24.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B项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D项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故选C。
25.D
【详解】
根据题干“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后用来描述其经济形式的官方术语。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整个社会分配是按劳分配为基本形式。D项正确;按劳分配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一种分配方工手段,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一种经济体制,而不是经济特区及具体的国有企业改革,排除BC项。故选D项。
26.C
【详解】
1992年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符合题意;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A排除;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B排除;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排除。故选C。
2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项C符合题意;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排除;1987 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排除;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排除。故选C。
28.B
【详解】
根据材料中“这 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当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目标的确定是在,1992年的十四大,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故A错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是1956年至1966年,还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故C错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错误。综上答案B。
29.武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其中交通运输业的成就,有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人均有很大提高。因此填写武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0.(1)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三大改造;公私合营或赎买;
(3)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 “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可知“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建设使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可知是指1953-1956年间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公私合营,有步骤地和平赎买的办法,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八大以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说明对当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结果造成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城市全面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31.(1)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2)农业合作化;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冒头、争取农业专业化,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3)上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4)一个国家土地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依据材料二的“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材料二的“这场运动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冒头、争取农业专业化,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可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冒头、争取农业专业化,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3)观察材料三“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可以看出从1978到1997年我国粮食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综合题干材料,我认为土地政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国家土地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32.(1)三大改造的完成 1956年 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包产到户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详解】
(1)分析材料一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56年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大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据材料二可知,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直接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使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
33.(1)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两个凡是”的限制;“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详解】
(1)根据材料“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对于成立仅一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巨大挑战”是 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入侵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根据材料“由于“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加上受到“两个凡是”的限制,拨乱反正每往前一步都十分艰难。”可分析得出文革后禁锢人们思想的主要因素是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两个凡是”的限制;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向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被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农村存在的弊端,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实行分田保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推广到全国,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4.(1)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
(2)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经济方面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在政治方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邓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用事实和理论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以1992年为界,我国改革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同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由此进入新的阶段。
35.(1)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公私合营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4)国家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要重视经济发展……
【详解】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法律受到农民拥护是因为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根据“农民签署承包合同书”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是源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7年完成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武汉长江大桥的评价;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的。
(3)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可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可知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的要求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要重视经济发展等。
36.(1)工业化 实施“一五计划”
武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2)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凤阳小岗村
(4)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详解】
(1)根据“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可得出是工业化。根据所学可得出当时实施“一五计划”。根据所学,一五计划的成就主要有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二条铁路: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三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四家工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从材料中的公私合营等内容可得出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根据所学可得出,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根据“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得出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可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
(4)根据“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得出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结合材料的内容和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7.(1)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机遇:国内出现基础建设热潮;挑战:面临国外企业竞争。组建集团;挂牌上市;深化“用工、人事、工资”制度改革;推进债转股、主业归核、结构优化等改革。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改革、实事求是。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
(4)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加强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企业管理等。
【详解】
(1)根据材料“1957年成功试制出第一台塔式起重机,徐工开始涉足工程机械产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徐工开始涉足工程机械产业,与我国当时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1953-1957年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根据“改革开放后,全国基建(基础设施建设)大潮再起”可归纳出机遇:国内出现基础建设热潮;根据“各施工现场成了德、美、日、韩等外国机械的天下”可归纳出挑战:面临国外企业竞争改革措施,根据“作为全国集团化改革样板组建徐工集团。”可归纳出组建集团;根据“徐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可归纳出挂牌上市;根据“徐工深化‘用工、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债转股、主业归核、结构优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可归纳出深化“用工、人事、工资”制度改革;推进债转股、主业归核、结构优化等改革。它体现了徐工人身上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改革、实事求是等精神。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年代后徐工集团的改革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第一小问,根据“徐工首个海外全资生产基地—徐工巴西制造基地竣工投产”可归纳出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加强科技创新;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企业管理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