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江苏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江苏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2 15:1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9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江都·八年级期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经济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外交方针不同
2.(2021·江苏高邮·八年级期末)被称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深圳
B.厦门
C.珠海
D.汕头
3.(2021·江苏吴江·八年级期末)1988年,有外媒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即将诞生!这一特区的设立无疑展示了中国人持续打开国门的坚定决心!”材料中所说的经济特区是
A.上海 B.厦门 C.海南岛 D.大连
4.(2021·江苏东海·八年级期末)某同学绘制了这样的年代尺,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A.改革开放 B.一国两制 C.西部大开发 D.外交工作
5.(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6.(2021·江苏涟水·八年级期末)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岛 D.上海浦东
7.(2021·江苏句容·八年级期末)邓小平指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所”。“他”指的是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自由贸易区
8.(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下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也被誉为 “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9.(2021·江苏太仓·八年级期末)下图是海南1987-198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举行博鳌论坛
B.成为经济特区
C.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D.“四部大开发”实施
10.(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为解决广东居民偷渡到港澳的历史难题,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助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东临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此后,中共中央在广东首先尝试这一主张的措施是
A.创办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加入世贸组织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1.(2021·江苏·如皋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广东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厦门
12.(2021·江苏赣榆·八年级期末)“处在中国对外战略格局中的前哨阵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它的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特别行政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13.(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属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放内陆省会城市
14.(2021·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1984年,我国开放了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设立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上述决策说明
A.上海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 B.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完全形成 D.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
15.(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经济特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16.(2021·江苏江都·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7.(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2017年4月1日,中国官媒向外界发布了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称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上述材料( )
A.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
D.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18.(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19.(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 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
A.要对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C.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要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20.(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记忆是( )
A.斗地主全民炼钢票证 B.绿军装工业学大庆两弹一星
C.大包干个体户下海经商 D.QQ微信支付互联网
21.(2021·江苏吴江·八年级期末)2013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该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旨在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材料现象主要说明我国( )
A.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B.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程度提高
C.将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22.(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1992年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C.开放上海浦东 D.开放内地省会
23.(2021·江苏宝应·八年级期末)下图中位于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台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浦东得到开发始于( )
A.1980年 B.1984年 C.1990年 D.1992年
24.(2021·江苏句容·八年级期末)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25.(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央决定兴办4个经济特区
B.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D.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
26.(2021·江苏姜堰·八年级期末)下图是2000-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图。2001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设置了5个经济特区 B.开放了陆地边境城市
C.开放了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7.(2021·江苏高邮·八年级期末)2001年我国加入的一个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这个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东盟 C.二十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28.(2021·江苏涟水·八年级期末)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信峰会 D.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9.(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下表为《1980 - 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其中2000年以后出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直接推动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促进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30.(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庆祝中国加入某世界组织发行了志号为“特3-2001”的特种邮票。该世界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综合题
31.(2021·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八年级期末)综合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制度确立】
材料二:______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请将材料二中________的内容补充完整。2019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63周年,请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出现失误】
材料三 1958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大约出动9000万人,大搞“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炼铁)、群(群众运动)”。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4)材料四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源于哪次重要会议?“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人物是谁?
32.(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1978年农村的变革在困境中逐渐开始,通过变革实现了所有制和经营权的分离,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但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应民心,得民意……邓小平称之为“农民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材料三:中国入世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难的过程,……从1986年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一直谈到1992年没有任何进展,为什么?人家就问你一句话:你究竟是搞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当时情况下没有人能、也没有人敢回答这个问题.一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世谈判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因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与WT0接轨.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的名称?
(2)材料二中邓小平称为“农民的伟大创举”的是什么制度?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入世谈判取得实质进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于哪一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社会制度不同,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是二者最大的区别,排除;故选C。
2.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建立了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迅速,被称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988年……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即将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选项C符合题意;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A排除;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B排除;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D排除。故选C。
4.A
【详解】
依据题干年代尺和所学知识可知,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因此对应的主题应是改革开放,A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没有体现一国两制、西部大开发或外交工作,排除BCD项。故选A项。
5.D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经济特区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还引进了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可知,材料反映经济特区的建立引进了外资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体现的是经济特区发挥的作用,所以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在题干信息中未体现出来,排除。故选D。
6.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A项正确;珠海、海南岛和上海浦东都不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排除BCD项。故选A项。
7.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它们是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A项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8.C
【详解】
根据材料“拓荒牛”“这座城市也被誉为 ‘一夜崛起之城’”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汕头、珠海、厦门都是我国开放的经济特区,享受国家优惠的经济政策,积极吸收和借鉴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但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深圳,而不是汕头、珠海、厦门,排除A、B、D项;故选C项。
9.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这有力的促进了海南岛的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所以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南被设立为经济特区,故选B;博鳌论坛是2001年才出现的,排除A;自由贸易试验区是2018年才开始建设的,排除C;西部大开发与海南无关,排除D。
10.A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79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进行对外开放的试点,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A正确;1984年我国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排除;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排除;1985年我国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D排除。故选A。
11.A
【详解】
据所学可知,广东深圳在改革开放后由“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这是由于其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A正确;据所学可知,上海不属于“广东地区”,B排除;据所学可知,广州在开放前就是大城市,且其始终不是经济特区,C错误;厦门属于福建省,不属于“广东地区”,故D不符题意
12.C
【详解】
依据“处在中国对外战略格局中的前哨阵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和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实验场,C正确;特别行政区是针对港澳台回归,不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A排除;1984年,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这发生在经济特区设立之后,B排除;1985年,我国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这发生在经济特区设立之后,D排除。故选C。
13.B
【分析】
【详解】
1980年我国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是在1984年之后,D明显错误。故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4.D
【详解】
依据题干“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设立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决策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我国改革开放又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D选项符合题意;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这些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A选项不符合题意;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选项不符合题意;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完全形成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又开放内地,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③-①-②-④顺序正确,B项符合题意;ACD排列顺序错误,排除。故此题选B。
16.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实行对外开放。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后又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如今对外开放已经扩展到内地。此后,我国开放格局的形成了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的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符合题意;BCD三项描述的顺序不正确,排除;故选择A。
17.C
【详解】
依据材料“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结合课本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首先设立经济特区,然后又设立沿海城市,沿海开放区,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对外开放又深入发展,开放内地省会边境城市等,河北雄安新区是内地,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发展。C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A排除;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排除;D表述是错误,我国还不是发达国家,排除;故选C。
18.D
【详解】
根据“中国东部经济发展”可以看出,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符合题意的应该是上海的浦东,浦东的地理位置与材料主旨相符,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D项正确;ABC项都是在中国的南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19.B
【详解】
依据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国家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强调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B项正确;A项属于对内改革方面,排除A项;C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在乡镇个体户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下海经商的热潮,C符合题意;斗地主出现在土地改革时期,A排除;大庆油田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B排除;QQ微信支付互联网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相关,D排除。故选择C。
21.A
【详解】
根据材料“旨在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成立自由贸易区更加便利了上海对外的贸易,这比上海作为经济开发区更能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体制改革,B排除;将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排除。故选择A。
22.D
【详解】
根据“对外开放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我国开放内地省会,D符合题意;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A排除;1984年开放沿海开放城市,B排除;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C排除。故选择D。
2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1990年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国家开始开放浦东新区,故C正确;1980年国家开放深圳特区,故排除A;1984年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故排除B;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C。
2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选项A符合题意;中国于1945年加入世界银行,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B排除;1991年11月,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排除;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D排除。故选A。
25.D
【详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开放融入世界。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应该发生在2001年,A项是1980年,B项是1992年,C项是2008年,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26.D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体系,我国进出口总额急剧提高,D项正确;设置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陆地边境城市、开放了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是2001年以后,排除ABC三项。选D项。
27.D
【详解】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D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二十国集团都不属于国际组织,排除ABC。故选D。
28.B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B项正确;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排除A项;亚信峰会是定期召开的会议,不是组织,排除C项;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也是会议,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9.D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80 - 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中国进口贸易的增长,故选D;A是1990年,排除;B是1991年,排除;C是1992年十四大,排除。
30.C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C项正确;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排除A项;欧盟是欧洲地区的区域性集团,不是世界组织,我国也没有加入欧盟,排除B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成立的区域性组织,并不是世界组织,我国也没有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排除D项。故选C项。
31.(1)工业落后,一五计划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3)大跃进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水平及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制定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根据材料三“1958年,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可知,材料三反映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大炼钢铁是大跃进运动的特点之一。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人物是邓小平,邓小平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3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001年。
【分析】
(1)
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2)
根据材料二“1978年农村的变革在困境中逐渐开始,通过变革实现了所有制和经营权的分离,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但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
根据材料三“…….一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世谈判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因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与WT0接轨”可得出中国入世谈判取得实质进展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据所学知识,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