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游在森林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游在森林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2-12-26 23:0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森林水车》唱:《绿色的祖国》拓展:护林工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感受独唱、重唱、轮唱等演唱形式的表现力,并能用适当的演唱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如在《森林水车》每句结尾处准确加入水车转动声的伴唱。 2、能比较投入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采用视唱、听唱结合方式学习歌曲演唱,感受歌曲更丰富的层次感。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说一说 师:绿荫是妈妈敞开的胸怀,绿荫是妈妈捧起的爱心,绿荫是妈妈付出的辛劳,绿荫是妈妈给我的亲吻。绿荫中我们幸福地歌唱,绿荫中我们读懂了爱心,绿荫中我们茁壮地成长,绿荫中我们学会了做人,绿荫织成了美丽的童话,绿荫化作明天的星辰。我们的祖国需要绿荫,需要我们去开垦绿色的家园。 播放录音范唱《绿色的祖国》。 二、学习歌曲《绿色的祖国》——唱一唱 1、教师请学生想象自己生活在绿色的祖国中的情绪。(自豪、轻松、愉快) (1)跟着录音做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绪。 (2)跟着教师的琴声,学生用“蓬”轻声哼唱的方法演唱歌曲旋律。 2、用视唱、听唱结合的方式学习歌曲演唱 ①1——8小节采用视唱的方法学唱。 ②9——19小节采用听唱法学唱。 3、完整演唱歌曲。 4、引导学生用明朗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绪(形象地描绘了植树造林因后的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自己生活在绿色祖国中的自豪感。 5、请学生回顾以下所了解的演唱形式。(合唱、重唱、独唱……) (1)分组讨论这首歌曲适合用何种演唱形式来表现。 (2)由学生个体设计合适的演唱形式演唱。 (3)请于同伴合作表演,比一比哪种演唱形式更适合表达歌曲的意境、情趣。 三、欣赏歌曲《森林水车》——听一听 师:这里是一座大大的森林,这里有一片浓浓的绿荫,这里是小鸟快乐的天堂,这里有家给我永远的温馨。下面请你们欣赏歌曲《森林水车》。 1、请学生聆听歌曲第一遍。 听听两个版本的演唱,比较它们在听觉上有何不同。说出它们的演唱形式。 (男声独唱、男声四重唱) 2、再听,学生说说歌曲表达的意境。 (描绘了宁静的森林情景,“咕噜咕噜咕噜”来描绘水车轮子和磨盘的转动,形成欢乐的气氛,歌唱劳动,歌唱春天)。 3、请学生观察课本中两幅插图,比较它们在视觉上有何不同。 (1)依据痛感原理,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两种插图与两种演唱形式。 (2)说说插图与演唱方式中,谁与谁的表现方式是一致的。 4、采用歌曲中的两种演唱方式唱一唱歌曲。 5、在歌曲第一部分每乐句的长音处按5?5?5?5??1?5?(咕噜咕噜??咕噜?)加入伴唱,感受歌曲更丰富的层次感。 四、拓展:护林工人的故事——找一找 请学生在课后找一找有关的故事或其它形式的作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