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第一讲 古诗文阅读
1.课标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1)古诗文名句默写。(2)考查个别字词的读音与含义。(3)考查古诗文的主旨思想及文学技巧。
2.命题要求:(1)能够正确默写课本所学古诗文名句。(2)掌握关键字词的读音含义等。(3)能够从文学和意境两个方面赏析古诗文或者重点句子。
3.考试题型:(1)填空题(默写课本所学古诗文)。(2)以阅读为主,经常会出课本以外的古诗或者文言文,要求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
4.应考策略:熟读甚至背会课本所学古诗文,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对古文常用的字词要背会。点滴积累,必然能提高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考 点 1 古诗文积累
背诵并能默写小学课本中指定的古诗文;积累并能运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文名篇名句。
考 点 2 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在古诗词中,有些字是常见到的,有些是不常见的。对于不常见的字,我们就要通过查字典来读准字音。比如《题临安邸》中“邸”读“dǐ”。同样,古诗词中有些字词,有古义,和现在的意思不同,这些我们就需要记住。比如,古诗《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因为”。古诗文中的通假字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孰为汝多知乎?”中“为”同“谓”,说,读“wèi”。“知”同“智”,智慧。读“zhì”。
考 点 3 理解诗词意境,并学会作答
古诗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赏析古诗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古诗赏析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推敲字词;(2)理解诗句;(3)体会思想感情;(4)赏析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多角度理解古诗的内容;(2)了解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3)了解并归纳古诗的题材特点。
考 点 4 了解特殊字词的变化
古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字词,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上表中是一些常见的特殊字,像其中的“者”,在“北山愚公者”中是“……的人”,在“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中是“……的时候”。这样的特殊词在句子中的变化很大,但是作用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轻视这样的字词。
考 点 5 学会赏析文言文
1.字词理解:字词理解主要考查常用实词和虚词。注意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记住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
2.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不用翻译,文言文中有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要适当调整。句子中省略的成分要增补出来。
3.文言文的停顿:能正确朗读并简单划分长句停顿。
4.文言文内容理解的考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括主要内容;(2)概括人物形象;(3)概括中心思想。在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共13张PPT)
第五讲 阅读听力与名著类阅读
阅读听力部分
1.课标要求: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2.命题要求:(1)考查对语音的感受能力;(2)考查准确理解语义的能力;(3)考查对文段的概括品评能力。
3.考试题型:(1)填空题(与听读文章要点相关的内容);(2)选择题(与听读文章要点以及主题相关的内容);(3)判断题 (与听读文章要点以及主题相关的内容)。
4.应考策略:(1)听读前熟悉题目考点,画出题目要点;(2)播放听力时,集中注意力,捕捉考点;(3)播放第二遍听力时,检查完善答题。
考 点 1 语音感受能力
分辨语音是听话能力中最基本的。
听音辨字。汉语里面有很多同音字,发音一样但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在听读时,稍有疏忽就会误解意思。如:甲说:“最近怎么没有见到你大哥呀?”乙说:“他上调了。”甲吃惊地说:“什么?上吊!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上吊啊?”乙解释道:“你听错了!是上调到中央工作了!”这样的对
话在相声中经常作为“包袱”出现,但在小学听力填空题目中,往往有很多同学就会出现同音错别字。
听音辨义。汉语中还有很多多义词。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听的时候不仔细辨别,不根据语境去判断推测说者采用的是何种含义也会出错。如:妈妈在厨房忙活着,对闺女说“闺女,去帮妈妈把面盆拿来!”闺女拿着洗脸盆送去,得到的是妈妈的责备。
“哪个要洗脸盆,我要的是和面的面盆,和面包饺子嘛!”小孩子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原因就是不会根据语境的变化去判断语义的使用,缺乏的正是敏锐的语音感受力。
考 点 2 语义理解能力
在听的过程中准确理解语义,应该做到“正确、全面、深入”。正确,就是听者将说者所说的内容,经过大脑的处理,将它们转换成相应的字词句,跟说者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吻合;全面,则是不管说者接二连三地说出多少话语,所表达的意思听者都要完全明白并吸收。深入,是指对说者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本质的意思具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即对常说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要做到了然于心。
考 点 3 品评概括能力
对听到的文段进行品评概括,是听者在了解话语意图之后的反应。需要听者具备快速捕捉所听话语中关键词句的能力,边听边分析迅速归纳话语主题或中心的能力,明确话语中心含义之后对其作出判断进而组织语言对其进行品评的能力。这不再是简单的理解所听话语的片段内容,而是在把握话语内在逻辑之后,进行的更高一层的言语理解活动。
名著类阅读部分
1.课标要求:拓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2.命题要求:(1)关于名著的文学常识;(2)名著中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
3.考试题型:(1)填空题,(2)选择题,(3)连线题,(4)判断题,(5)问答题。
4.应考策略:在平时养成阅读的习惯,认真读好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书,做好读书笔记,学会用做批注的方法细读精彩文段,注重积累,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书中内容,多交流读书感受,提高阅读品质。
考 点 1 关于名著中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见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总共推荐各类好书近40本,列表如下:
年级 推荐书籍
一年级 童谣、儿歌
二年级 《小鲤鱼跳龙门》《小狗的小房子》《孤独的小螃蟹》《歪脑袋木头桩》《一只想飞的猫》《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一起长大的玩具》《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三年级 《稻草人》《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精选》
四年级 《中国古代神话选编》《山海经选编》《希腊神话故事》《细菌世界历险记》《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十万个为什么》《穿过地平线:李四光讲地质》
五年级 《中国民间故事》《列那狐的故事》《一千零一夜》《非洲民间故事》《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六年级 《童年》《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鲁滨孙漂流记》《爱丽丝漫游奇境》《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
考 点 2 名著中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的分析
对名著阅读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除了对文学常识有所了解外,要学会边阅读边批注,做好读书记录,对名著中经典的文学人物形象和主题进行鉴赏、评价,联系实际生活读出自己的感悟。(共3张PPT)
第四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课标要求:(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2)认识说明书、时刻表、地图、图表等几种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3)能了解并关注各种非连续性文本的不同功能。(4)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2.命题要求:(1)解读图表。(2)材料探索、写对联。(3)活动类题目。
3.考试题型:以填空、选择、判断、概括和推论为主,要求直接从文本中提取显性信息,准确汲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整合、总结、推论。
4.应考策略:关注文本的标题、内容,准确提炼信息并进行整合。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相应阅读方法。(共10张PPT)
第三讲 文学类文本阅读
1.课标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4)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命题要求:(1)能够理解阅读文本,概括文本。(2)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3)能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能够了解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3.考试题型:(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赏析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4)明确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人物形象。(5)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文章。
4.应考策略:多积累,多阅读,掌握叙事性作品的知识要点、写作顺序和人物描写方法。掌握修辞手法的作用。
考 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无论做什么阅读题,首先要理解文章,解答时要做到“字不离段,段不离章”。根据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和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考 点 2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故事情节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四种,包括段意综合法、摘句归纳法、文题扩展法、串联要素法等。
考 点 3 把握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特点:对人物的容貌、体态、服饰等进行描写。
作用:以“形”传“神”,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
神态描写 特点:对人物面部神情的描写。
作用:更加凸显人物个性,给读者以真实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心理描写 特点: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作用: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思想感情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
人物描写 动作描写 特点:对人物个性化的举止动作的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语言描写 特点:对人物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进行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活。
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 考 点 4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和内涵。具体是说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共6张PPT)
第二讲 说明文、议论文
1.课标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新课标》中,小学阶段没有提及议论文教学,但在苏教版和人教版、部编版中,编排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人民服务》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等议论文,虽然议论文的数量极少,但编入即存在,存在即有其理由。
2.命题要求:
说明文:(1)需要了解说明文的表达顺序,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抓住文章的要点;(2)能够体会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准确、简明的特点,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要性;(3)初步认识说明文中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下定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议论文:认识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领悟围绕中心句分层论述的表达方式,体会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让学生从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出发去关注现象,思考问题。
3.考试题型:(1)填空题、选择题。(2)以阅读为主,要求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
4.应考策略:
说明文:(1)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事物特征;(2)理清说明顺序,抓住文章的条理。一般来说,说明或介绍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等;(3)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即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议论文: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认识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文:①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概括段意;②说明方法的判断;③品味语言;④说明顺序;⑤把握段落结构;⑥开放性试题。
议论文:①确定中心论点;②论据知识的考查;③考查文章或段落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④议论文的段落作用:结构加内容;⑤议论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准确、严密。⑥开放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