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夸张的脸》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夸张的脸》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11 22:5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夸张的脸》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通过夸张脸型、五官、表情画或做一件“夸张的脸”的作品。
2.欣赏夸张而精彩的美术作品,研究夸张的绘画方法。
3.体会夸张的手法带来的艺术魅力。体会绘画创作的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绘画的能力。同时通过画自己的亲人、朋友增进情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掌握对人物进行夸张的艺术手法。
难点:掌握五官整体与脸型、眉毛等局部和谐的夸张画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看一看。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有趣,好笑,惊恐等等。
2.说一说。图片中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脸型变长,下巴变长,眼睛变大,嘴角下拉等
3.想一想。这是对人物的脸进行了怎样的变化呢?夸张,变形。
总结:通过夸张变形,人物的脸提升了辨识度,变的更加生动传神,也更有感染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夸张的脸》
(二)发展阶段。欣赏分析不同类型作品。
1、欣赏雕塑作品,感受夸张魅力。分析讨论看到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小组推选代表回答。
(1)《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脸鼓得异常饱满,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下颌,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族的形态。
(2)《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青铜器,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耳朵比现代人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突出,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历史依据。
(3)《北方多闻天王》——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视前方,眉毛异常厚实,额头处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显示了天王的尊严与不可侵犯。艺术家们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事物本身的特征,但并不是无限制的夸张,使事物失去真实。所以,夸张不是恶搞,也是有限制的。
2、分析漫画作品,探究表现夸张的方法。
(1)姚晨。抓住嘴巴大的人物相貌特征,进行夸张,变得更大。(板书:夸大)
(2.)马三立脸部有什么特征?耳朵大,眼睛小,脸型长,这是他的人物特征。漫画家对马老先生的艺术表现。耳朵像招风耳,眼睛也更小了,脸也拉得非常长,这也是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板书缩小)我们在夸张脸部时,只要突出表现脸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脸型,额头,颧骨,下巴等,进行夸大,缩小,变形,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板书变形)(出示学习提示学习框)
(3.)傅园慧模仿一下傅园慧的表情。这是对什么进行了夸张?(板书:表情)除了夸张人物的自身形态特征,我们还可以透过表情的夸张,达到生动有趣的效果。
3、欣赏学生作品。神态表情模仿秀。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几幅学生作品,分析小作者是怎样进行夸张的?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首先,请同学辨别图1是夸张相貌,还是夸张表情?夸张表情。请同学上来模仿一下这几幅图片的表情。第二幅图运用的是卡纸粘贴的方式,表现夸张的脸。不管是五官集中夸张鼻子,还是长脸特征,嘴巴拉开,亦或是方脸尖下巴,夸张眉和眼,都是从人物的自身相貌来表现夸张的脸。
4、教师示范。感受了这么多作品,老师现在以绘画的方法为例,讲解如何绘画夸张的脸。(1)首先心里明确五官需要夸张的部位
(2)然后绘制大概的脸型
(3)第3步,从五官发型依次画起
(4)最后添加细节或者涂色。(示范)
(三)学生创作,出示作业要求。同学们,老师画完了,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自主选择材料和方法表现夸张的脸。现在,请开始你的创作吧。
作业要求:1、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你身边的朋友。2、突出人物主要特征。3、构图饱满。
(四)展示评价。拍照展示和最终展示。
1.自评。 自己说一说:(1)你运用了什么材料手法表现夸张的脸?(2)夸张了人物的哪些部位?
2.互评。(1)是否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2)是否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3.师评
(五)小结拓展。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夸张的脸,同学们你领略到夸张的魅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