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2 10: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916年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115年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温故知新
“屈辱、软弱”——靖康之耻,北宋灭亡时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宋还需给西夏和辽乃至后来崛起的金岁币。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史学家 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余秋雨
这个看似“不争气”的朝代究竟有何吸引力?
情境思考
新课导入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1.掌握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以及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通过回顾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总结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
教学目标
一、农业的发展
1.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大量南迁。
农业的发展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2、南方农业发展原因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合作探究
《耕获图》
牛耕
灌溉
插秧
收获
扬场
入仓
看图识农事。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 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
湖州
丰收
富足
重要粮仓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北宋:
广东 福建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种植的推广
“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
宋朝织机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手工业的发展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南宋棉毯
黄道婆,又
名黄婆或黄
母,宋末元
初知名棉纺
织家。由于
传授先进的
纺织技术以
及推广先进
的纺织工具,
而受到百姓
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瓷 器
宋孩儿瓷枕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郎图》(局部)
商业贸易的发展
模拟情境
经商管理
技能
临安
居住地
现代商人穿越到宋代
身份
北方
祖籍

姓名
我穿越后想去南宋最繁华的大都市旅游,他可以到哪旅游呢?在那他可能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可以从城市及其布局、货币的变化等方面考虑)
西市
东市
晓市
夜市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商业都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布局: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夜市
我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请问他可能会装载什么样的货物?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进行对外贸易港口有?商船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商业贸易的发展
我到四川经营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他的烦恼怎样解决呢?
使用纸币
商业贸易的发展
1、纸币的名称?产生的时间?地点?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3、今天的商品交易除人民币外还有哪些新的支付方式?
交子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
方便携带,成本低
商业贸易的发展
商业中心
制瓷中心
世界商港
观察图标:这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
纺织中心
苏湖粮仓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
魏晋南北朝
唐代中后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过程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知识小结
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知识小结
1.(2018 江苏镇江句容二模)“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准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这段材料指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
A.南方相对稳定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政府重视农业
D.北方汉人南迁
2.(2018 黑龙江大庆模拟)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下列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一半胡风似汉家”
D
A
随堂练习
3.(2018 怀化中考)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A.“无微不成商” B.“扬一益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熟,天下足”
4.(2018 大庆中考)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机构 B.“蕃坊”
C.“蕃学” D.宣政院
5.(2018 泰安中考)“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