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1 21: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金属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的是( )
A.Na B.Zn C.Ag D.Au
2.下表是部分金属被开发的年代,从化学视角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熔沸点高低
C.金属的导热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
3.将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锌和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再加入铁粉,无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不一定有铜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滤液中可能有硝酸铜 D.滤液中有硝酸锌,硝酸亚铁
4.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5.将等质量的Zn加粉和Fe粉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稀硫酸的烧杯中,剩余金属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请根据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金属质量:Zn>Fe
B.反应后两烧杯内溶液质量:Zn=Fe
C.产生氢气质量:Zn=Fe
D.产生氢气速率:Zn>Fe
6.向硝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关于得到的滤渣或滤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硝酸钠和硝酸锌
B.若反应后所得滤液是无色的,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镁、铜
C.若滤渣中不含锌,则滤液中至少含有四种溶质
D.反应后所得滤液质量一定小于反应前混合溶液的质量
7.运用数字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向250mL的烧瓶中注入25mL浓度为10%的稀硫酸,分别加入打磨后的镁、铝、锌、铁、铜片,迅速寨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图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
B.C中气压变小的原因是反应停止后恢复至室温
C.反应后的物质全部混到一起,物质种类最多有7种
D.将a和c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可能出现的现象为蓝色溶液变成无色,有红色固体析出
8.已知:某二价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很容易找到单质X B.Z能将Y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C.X的硝酸盐化学式可表示为X(NO3)2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Y>X>Z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B.向铁锈中加入稀盐酸,振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
C.氧化铜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后,固体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0.取5.6g样品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0.5g氢气。若铁中只含有两种杂质,这两种杂质可能是( )
A.Mg和Zn B.Al和Cu C.Zn和Cu D.Mg和Cu
11.在历史上铜的使用比铁早,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引起金属大规模使用的先后顺序不同的原因是( )
A.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B.金属的导电性不同
C.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不同 D.在自然界中是否存在游离态单质
12.下列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试剂不正确的一组是( )
A.Zn、Cu、AgNO3溶液 B.Zn、Ag、CuSO4溶液
C.Zn、Cu、稀盐酸、AgNO3溶液 D.Cu、Zn(NO3)2溶液、AgNO3溶液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实验室中的相关药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用到的三种金属丝均已打磨干净):①稀盐酸、铝、铜、银 ②硫酸铝溶液、铜、银 ③硝酸银溶液、铝、铜 ④硫酸铜溶液、铝、银 ⑤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铜;其中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4.金属活动性实际上是金属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的能力大小。下列事实可以判断 M、N 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①M 能和盐酸反应而 N 不能
②把 M、N 分别放入盐酸中比较反应快慢
③常温下M 比N 更耐腐蚀
④M 能从 N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N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铜片投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休
C.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冒黑烟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金属性质的一些基本实验。
(1)实验1: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有明显划痕,说明______。
(2)实验2:在引燃的火柴快燃尽时将细铁丝插入集气瓶中,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该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3:当观察到______现象,验证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自然条件下,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金属是_________(填序号);
A.Na B.Fe C.Cu D.Ag E.Au
(2)一定量Fe粉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B.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C.滤渣中一定有Ag、Cu,滤液中只有Fe(NO3)2
D.滤渣中一定有Ag、Cu,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3)小明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Cr),好奇的小明想探究Cr、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查阅资料】
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并完成实验】
①Cr片放入FeSO4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②Cu片放入Cr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③Fe片放入稀H2SO4中,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不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结论】
Cr、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知识运用】
将Cr片放入AgNO3溶液中,如果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如果不能发生反应,说明理由_____。
18.金属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材料。
(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比纯铝的的硬度_____;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Fe、Cu及未知金属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A实验中只有铁片上产生气泡;在B实验中只有一片金属上覆盖了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结合A、B两组实验中的现象,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19.向含有 AgNO3 Cu(NO3)2和 Al(NO3)3的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固体乙
(1)固体乙一定含有______
(2)滤液甲中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
三、简答题
20.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瓶内温度变化忽略不计) 。
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填①或②)_____,推断依据是______;由此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______。
(2)若a和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可获取的信息是(写出一点)______。
(3)a、b和d三点处瓶内的溶质成分相同,它们的化学式是______。
(4)写出锌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1.为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深度理解,体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李老师对九年级化学教材课后习题“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做以简单实验创新,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铜丝灼烧冷却后一端下沉的原因。
22.为了探究Fe、Cu、Ag、R(R为未知金属)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的溶液里,只观察到①中铁丝表面出现气泡,②中铁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丝进行实验,观察到①中R丝表面出现气泡,②中R丝表面无明显现象。“”“”””为相应金属丝插入烧杯前,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
(1)图乙所示的②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从“”“”“”中选填)。
(2)Fe、Cu、Ag、R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B
6.C
7.A
8.C
9.B
10.B
11.A
12.A
13.C
14.B
15.C
16.(1)黄铜比纯铜硬度大(答出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也可给分)
(2) 铁丝未打磨光亮,铁丝表面有铁锈(或氧气浓度低)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试管①中无明显变化,试管②中铁表面出现紫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慢慢变成浅绿色
17. DE B ②③ Cr、Fe、Cu或Cr>Fe>Cu
18.(1)大
(2) Fe>Cu>R
19.(1)Zn Cu Ag(或锌、铜、银)
(2)Zn(NO3)2 Al(NO3)3(或硝酸锌、硝酸铝)
20.(1) ② 锌粉比锌粒反应速率快(合理即可) 反应物接触面积
(2)两个锥形瓶达到相同压强时,锌粉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合理即可)
(3)ZnCl、HCl
(4)
21.(1)2Cu+O22 Cu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铜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氧化铜的质量比铜大,所以加热的一端下沉
22.(1)
(2)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