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热力学定律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从的基本规律.
2.知道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知识点一、探索能量守恒定律的足迹
(1)所有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2)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有描述热运动的内能、描述机械运动的机械能、描述光辐射的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知识点二、能量守恒定律
(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①自然界中能量的存在形式: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具有原子能等,可见,在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
②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
归纳小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不论是什么形式和过程,都必须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2)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3)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①在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如物体做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物体具有内能等。
②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③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4)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第一,能量守恒定律是整个自然界中运动、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学习这个定律,不能满足于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从能量形式的多样化及其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事实出发,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及其普遍联系,并树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的观点,作为以后学习和生产实践中处理一切实际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第二,宣告了第一类永动机的失败。
知识点三、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1)第一类永动机
概念:不消耗能量的机器。
结果:无一例外地归于失败。
原因: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2)永动机给我们的启示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特别提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部机器,只要对外做功,都要消耗能量,都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的物体,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能量。不消耗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1.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此时汽车的功率为P,已知汽车的总效率为,所使用的汽油的热值为q(每完全燃烧单位质量的燃料产生的热量叫热值),现油箱中还有质量为m的汽油,则汽车还能行驶多远?(设汽车的质量为M)
【答案】
【详解】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设汽车匀速行驶的距离为,则需要的能量
而
设汽油用完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距离为,则由动能定理知
又
汽车行驶的距离
以上各式联立解得
2.某地强风的风速约为,设空气密度为,现有一横截面积的风车(风车车叶转动形成的圆面面积为),能利用该强风进行发电,并将其动能的转化为电能。
(1)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发电功率的表达式;
(2)发电功率大小约为多少?(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1);(2)
【详解】
(1)时间内吹到风车上的空气的质量
这些空气的动能
由题意知动能转化成的电能为
所以发电功率
(2)代入数据得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的原因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C.对于确定的液体和确定材质的毛细管,管的内径越细,毛细现象越不明显
D.晶体均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答案】B
【详解】
A.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如果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则其温度可能降低,故A错误;
B.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第一类永动机指的是不消耗能量就能做功的机器,因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造成,故B正确;
C.对于确定的液体和确定材质的毛细管,管的内径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故C错误;
D.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耗散的说法与能量守恒定律是互相矛盾的
B.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将势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电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答案】D
【详解】
A.能量耗散的过程中能量向品质低的大气内能转变,但是总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但有方向性,所以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不矛盾,故A错误;
B.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而热传递很小,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知:轮胎内气体内能突然减小,温度降低。故B错误;
C.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错误;
D.由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可知,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故D正确;
3.在一个密闭隔热的房间里,有一电冰箱正在工作,如果打开电冰箱的门,过一段时间后房间的温度会( )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无法判断
【答案】C
【详解】
冰箱只是把冰箱内的热量移到外面,但在绝热的密封舱中,冰箱门打开,整个房间内的热量应该是不变的,由于整个过程中只有电在做功,产生焦耳热,电能转化为内能,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室内温度升高了。
故选C。
4.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是守恒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能量的耗散反映了能量是不守恒的
C.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D.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小,形成“能源危机”
【答案】C
【详解】
A.能量是守恒的,能源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A项错误;
B.能量的耗散是一种形式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之一,所以B项错误;
CD.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形成“能源危机”,自然界的能量不变,所以D项错误,C项正确。
故选C。
5.为了探究能量转化和守恒,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如图所示. 让该装置从不太陡的斜面上A处滚下,到斜面上B处停下,发现橡皮筋被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B处自动滚了上去.下列关于该装置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从A处滚到B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从A处滚到B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从B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B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D
【详解】
试题分析:A、铁罐从不太陡的斜面上A处滚下,到斜面上B处停下,A处与B处动能相同,重力势能减少,橡皮筋被卷紧了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即从A处滚到B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A选项错误
B、理由同A选项,B选项错误
C、从B处滚到最高处,重力势能增加,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减少,即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选项错误
D、理由同C选项,D选项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弹簧处在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 )
A.Ep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
B.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C.Ep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
D.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答案】D
【解析】以活塞为研究对象,设气体压强为p1,活塞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末态时压强为p2,初态F弹>mg+p1S,由题意可得末态位置必须高于初位置,否则不能平衡,则由ΔU=W(绝热).W为正,ΔU必为正,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活塞重力势能增加,末态时,由力的平衡条件知F弹′=mg+p2S,仍然具有一部分弹性势能,故D正确ABC错误.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3 能量守恒定律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遵循的基本规律。
2、通过能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认识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知道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及其不可能制成的原因。
一、能量守恒定律
1.探索能量守恒的足迹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能量的存在形式及相互转化
(1)各种运动形式都有对应的能:机械运动有机械能,分子的热运动有内能,还有电磁能、化学能、核能等.
(2)各种形式的能,通过某种力做功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利用电炉取暖或烧水,电能转化为内能;煤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列车刹车后,轮子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能量守恒的两种表达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二、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1、第一类永动机由于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
2、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分析
如果没有外界供给热量而对外做功,由ΔU=W+Q知,系统内能将减小.若想源源不断地做功,在无外界能量供给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三、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从物理、化学到地质、生物,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核内部,只要有能量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工程技术,这一规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对各种能量,如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水能、风能、核能等的利用,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一、单选题
1.17世纪70年代,英国赛斯特城的约翰·维尔金斯设计了一种磁力“永动机”,如图所示,在斜坡顶上放一块强有力的磁铁,斜坡上端有一个小孔,斜面下有一个连接小孔直至底端的弯曲轨道,维尔金斯认为:如果在斜坡底端放一个小铁球,那么由于磁铁的吸引,小铁球就会向上运动,当小球运动到小孔处时,它就要掉下,再沿着斜面下的弯曲轨道返回斜坡底端,由于有速度而可以对外做功,然后又被磁铁吸引回到上端,到小孔处又掉下。下列关于维尔金斯“永动机”,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可能实现
B.如果忽略斜面的摩擦,维尔金斯“永动机”一定可以实现
C.如果忽略斜面的摩擦,铁球质量较小,磁铁磁性又较强,则维尔金斯“永动机”可以实现
D.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不可能实现
2.图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p-V图像,图中ba的延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V轴,ac平行于V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a→b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B.b→c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
C.c→a过程中,气体放热大于外界对气体功
D.a→b→c→a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总功为零
3.大约在1670年,英国赛斯特城的主教约翰·维尔金斯设计了一种磁力“永动机”。如图所示,在斜坡顶上放一块强有力的磁铁,斜坡上端有一个小孔,斜面下有一个连接小孔直至底端的弯曲轨道,维尔金斯认为:如果在斜坡底端放一个小铁球,那么由于磁铁的吸引,小铁球就会向上运动,当小球运动到小孔P处时,它就要掉下,再沿着斜面下的弯曲轨道返回斜坡底端Q,由于有速度而可以对外做功,然后又被磁铁吸引回到上端,到小孔P处又掉下。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里,维尔金斯的永动机居然改头换面地出现过多次,其中一次是在1878年,即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确定20年后,竟在德国取得了专利权。关于维尔金斯“永动机”,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
A.符合理论规律,一定可以实现,只是实现时间早晚的问题
B.如果忽略斜面的摩擦,维尔金斯“永动机”一定可以实现
C.如果忽略斜面的摩擦,铁球质量较小,磁铁磁性又较强,则维尔金斯“永动机”可以实现
D.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不可能实现
4.关于热学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应使用纯油酸滴到水面上
C.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3.0×105 J,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2.2×105 J,则空气从外界吸热5.2×105 J
5.高空形成的冰雹加速下落,并有部分熔化,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重力做功,冰雹下落时机械能守恒
B.冰雹的势能转化为冰雹的动能
C.冰雹的内能增大
D.冰雹的机械能不守恒
6.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动物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B.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停地减少,能量不守恒
C.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在一定范围内不再适用
D.能量守恒说明人类不用担心能源的减少,不必节约能源
二、填空题
7.如图所示,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A、B的底部由带有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阀门,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最后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大气压对水做功为______,水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
8.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活塞P缓慢地向外拉动,则甲、乙的内能如何改变?
(2)若隔板B绝热但可以自由移动,当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时,甲、乙的内能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维尔金斯“永动机”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铁球上升过程中,磁场力对铁球做正功,使铁球增加了机械能;但铁球下落时,同样也受到磁场力,而且磁场力做负功,这个负功与上升过程的正功相互抵消,可见,维尔金斯“永动机”不可能源源不断向外提供能量,所以,维尔金斯“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故选D。
2.C
【详解】
A.a→b过程中,p与V成正比,根据可知,p增大,V增大,可知T升高,故A错误;
B.b→c过程中,V不变,则为常量,又因为p下降,故温度也下降,故B错误;
C.c→a过程中,p不变,为常量,V减小,则T减小,可知气体放热大于外界对气体做功,故C正确;
D.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对做功,p-V图象的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气体对外做功,即三角形abc围城的面积表示对外做的总功,所以气体从a→b→c→a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做的总功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如果忽略摩擦,那么铁球返回斜坡底端Q时速度为零,无法对外做功,如果在返回的过程中对外做功了,将无法返回到底端Q。所以该“永动机”不可以实现。
故选D。
4.C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小颗粒的运动,只是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应使用油酸溶液滴到水面上,便于稀释后紧密排列在水面上,故B错误;
C.第一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D.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空气向外界散出0.8×105J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AD.除了重力做功,还有阻力做功,所以冰雹下落时机械能不守恒,则A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冰雹的势能转化为冰雹的动能与内能,所以B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
B.能量耗散是指能量的可利用率越来越少,但是仍然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各自成立范围,故C正确;
D.能量守恒,但是随着可利用能源的使用,能量的可利用率越来越少,故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7.0 增加
【详解】
[1]打开阀门K后,据连通器原理,最后A、B两管中的水面将相平,如下图所示
即A中水面下降,B中水面上升;设A管截面积为S1,水面下降距离为h1,B管截面积为S2,水面上升距离为h2,由于水的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有
A管中大气压力对水做的功
B管中大气压力对水做的功
大气压力对水做的总功
[2] 由于水的重心降低,重力势能减小,由能量守恒定律知水的内能增加。
8.(1)均减小;(2)均增加
【详解】
(1)若将活塞P缓慢向外拉动,则气体乙对外做功,乙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这时甲要将热量传递给乙,故甲、乙的内能均减小。
(2)若隔板B绝热但可以自由移动,则当活塞P缓慢向B移动时,乙气体压强增大,隔板B向里移动,甲气体也被压缩,故甲、乙气体的内能均增加。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