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天下第一楼》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鼎胜 窝囊 冤枉 达官显贵
B.喧哗 衣襟 伺候 商贾名流
C.标致 隶属 能耐 珠联壁合
D.规矩 憋闷 麻利 百年好和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幌子(huǎnɡ) 怯懦(qiè) 雕梁画栋(dònɡ)
B.忌讳(huì) 拾掇(duo) 骂骂咧咧(liě)
C.侦缉(jī) 捣蛋(dǎo) 咬牙跺脚(duò)
D.凄惨(cǎn) 耷拉(dā) 另请高明(mínɡ)
3.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B.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C.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D.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0年7月4日,随着林丹的退役,给国际羽坛“四大天王”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B.《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D.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二、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街头,矗立着名为“沉没的国家图书馆”的巨大雕塑。这个曾经恢弘的建筑似乎正被周围环境所掩埋,只露出写着“LIBRARY”(图书馆)的一角。
6.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雕塑这样设计的含义。
7.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将在4月份开展读书月活动。请为活动设计一条标语发动同学们爱上阅读吧。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的选文,回答问题。
福聚德的伙计们头脸干净,新鞋新帽,面带笑容,垂手而立,迎接着新年里的第一批客人。
王子西 福顺,盯着点门口,胡同口,有要紧的主顾先喊一声。
福 顺 (已经长成个大小伙子)放心吧,二掌柜!(下)
王子西 过了正五过初六,过了初六还照旧,说话这年就过完了。
常 贵 咱们大开张,对过儿大关张。
王子西 全赢德那掌柜的就不是发家的样儿,伙计多吃半个馒头,他都耷拉脸子。
常 贵 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一下。
王子西 这事他想得到,别忘了,他爹也当过伙计。
常 贵 这十来年了,我都没敢问过,玉升楼掌柜的真干过那么缺德的事
王子西 就为丢了几两金子,用这样的大秤(指墙上挂着的丈把长的大秤)把柜上的伙计,出门秤一次,进门秤一次。
常 贵 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
王子西 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
8.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9.王子西嘱咐福顺“盯着点门口,胡同口”,其中“盯”字改成“看”或“望”好不好?为什么?
10.选文中通过人物对话交代“对过儿大关张”相关情况对表现卢孟实有何作用?
11.从选文看,常贵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 怎么了?
男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 嗯?
男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 那,咱们喊喊?
男孩 喊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12.“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男孩为什么“踌躇”又“垂头丧气”?试分析其原因。
13.上文中对小男孩的语言及动作刻画,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14.“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15.“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体会一下男孩娘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精读下面的独幕剧,完成问题。
错?对?
(涵静趴在书桌前,四周昏暗,台灯明亮。涵静一边写,一边推推宽边眼镜。音乐逐渐响起,舞蹈演员在昏暗的四周跳舞,他们是涵静作品的再现。涵静脸色愉快时,他们轻快地跳;涵静脸色沉重时,他们抑闷地跳。最后,涵静在书桌前入睡了。灯光暗,舞蹈演员和涵静下。)
(白天,在教师办公室,涵静跟着李老师上)
李老师:(先坐下,喝口水)你今年多大?
涵 静:(噤立)十六。
李老师:几年级?
涵 静:初三,老师,我……
李老师:你为什么不完成作业?
涵 静:(不语,扯衣角)
李老师:我承认你有写作天分,你的小说很感人。可是现在是初三,你知道吗?初一初二,你写多少我都不管你,初三毕业后,你怎样写都是对的,不过初三,你还把心思泡在这上面,这就是大错特错了!你自己考虑吧!
涵 静:我……
李老师:让你妈妈打个电话给我。(灯光暗,涵静和李老师隐于黑暗中,李下)(一束柔和的光由上而下铺在台中央的涵静身上,她蹲在地上,脸埋在手臂中。)
涵 静:(抬头)错,对,对,错。老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说我错了,可是编辑姐姐、同学、朋友,却说我是对的,写作究竟是对还是错?(站起)为什么有初三?为什么有中考?为什么有六门课等我去过?为什么我不能继续写小说?为什么?为什么?向右走两步。灯光变白些,(涵静的脸越发苍白了)王姐姐说我再努力些,或许就能出一期专号,可是,我初三了……(涵静下)
(白天,办公室)
涵 静:我考虑过了,我决定休学。
李老师:你说什么?你疯了!
涵 静:我想我是对的。
李老师:你父母怎么说,他们也疯了?
涵 静:他们反对,可是我会使他们明白,我是对的。(涵静转身走下)
李老师:(望着涵静)唉……
16.本文的戏剧冲突是什么?
17.从涵静的内心独白你能看出什么?
18.可否删掉开篇的舞台提示?为什么?
19.读了这一独幕剧,结合自己初三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满河鸭子嘎嘎叫
张学鹏
①河滩村背靠沙河,这里绿树环绕,花草丛生,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由于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村里贫困人口较多。我们的扶贫工作队就驻扎在沙河滩村。
②这次我和村主任去贫困户老虎家查看帮扶情况。老虎姓白,叫白虎,父母走得早,家里又穷,一直是一个人过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老虎其实不老,才30多岁,因为长相“着急”,又沉默寡言,所以村里人都叫他“闷老虎”。
③我们进院时,老虎正在槐树下喝酒,喝得晕乎乎的。见到我们,老虎特意给村主任倒了一杯酒,一脸苦相。
④老虎和村主任交流时,我在院子里转了一下,发现我们送给老虎的50只鸭苗就剩4只了。鸭子被关在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笼子里,全身糊满了泥巴,神情倦怠。看到我站在鸭笼前,老虎发话了:“别瞅了,上次下暴雨,沙河猛涨,鸭子被水冲跑了,就剩这4只了,不卖了,留着下酒吧。”
⑤“眼看就要卖钱了,你说我咋恁倒霉呢?1000多块呀!”老虎说着话,一仰脖,一杯酒喝了个精光,一副一醉解千愁的样子。
⑥其实,老虎家坐落在沙河滩上,沙河从门前缓缓流过,多好的养鸭条件,我就是想让老虎养鸭子来摆脱贫困。
⑦有村民说,你让老虎养鸭子,鸭子养不大,就让他喝酒吃完了。
⑧开始老虎也信心不足,说自己懒散惯了,养鸭费时费财费精力,有空还不如玩牌喝酒痛快。我鼓励他:“你就放心养吧,有困难,找工作队,我们会帮助你。”
⑨我又说,“脱贫致富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你总不能一辈子受穷吧?人穷志短,人人看不起你,哪个女人愿意跟你受苦,你总不能打一辈子光棍吧!”也许我的话刺激了老虎,老虎看了看我,点了点头。
⑩就这样,第一批扶贫项目,50只鸭苗发放到了老虎手中。谁能想到,一场大雨竟让老虎两个月的辛苦付诸东流。
我对老虎说:“鸭子没了,我们也有责任,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没能帮你看护好鸭子。你不要灰心,以后机会多得是。”那天中午,老虎喝醉了,哭得像个孩子。
我们帮助老虎在沙河边重新固定了围栏,扶贫款下来后,我又给老虎发放了80只鸭苗。这次老虎更加用心养护,就像看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天天守着鸭子。沙河水草丰美,鱼虾又多,鸭子长得飞快,鸭子在水中拍打着翅膀,嘎嘎乱叫。老虎望着河里的鸭子,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第一批鸭子卖出后,老虎不是用钱赌博喝酒,而是主动找到我,要求再购200只鸭苗。我拍了拍老虎的肩膀说:“双手是英雄,只要干,肯定行!”老虎说:“再卖了这200只鸭子,我请工作队喝好酒,感谢工作队对我的帮助。”
虽然老虎长相木讷,其实很聪明,自己学会了给鸭子打疫苗、配饲料,他养的鸭子很少生病,因此,许多村民都向老虎请教养鸭技术。
老虎养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鸭子由200只变成了400只,400只变成了1000只、2000只……满河鸭子嘎嘎叫,成了沙河滩上美妙的乐曲。我们给老虎的鸭场竖了一块牌子——沙河滩养鸭扶贫基地。
老虎成了沙河滩村脱贫致富标兵,还上了报纸。记者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沙河滩里养鸭王”。
鸭子多了,忙不过来,老虎就想找个人能来帮助自己。附近村里一位30多岁的小寡妇荷花经常来河边看老虎养鸭子,且一看就是半天,看着看着,两人就看对了眼。
要想富,先修路,村里的路真该修一修了。捐资修路时,老虎第一个捐款,而且捐款最多。老虎说:“我嘴笨,不会说,我觉得,没有扶贫工作队,就没有我的今天。国家帮我脱贫致富,做人不能忘本,我也要给咱村做一点贡献。”老虎的话赢得村民们的一片掌声。
通路那天,县、乡两级负责扶贫工作的领导都来祝贺、剪彩。有个领导问村主任:“你村那个养鸭大王白老虎呢?我想见见他。”
村主任笑了,说道:“他现在可是个大忙人,没时间来这里凑热闹,他正和荷花在河滩里听鸭子唱歌呢。”
(选自2020年7月14日《农民日报》)
20.这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写出与第⑨段画线句相照应的两个句子。
(1)
(2)
21.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括号里的问题。
(1)见到我们,老虎特意给村主任倒了一杯酒,一脸苦相。(老虎为什么会“一脸苦相”?)
(2)满河鸭子嘎嘎叫,成了沙河滩上美妙的乐曲。(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2.小说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23.村民对老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塑造老虎的形象有何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4.同学们对“谁是小说主人公”议论纷纷,对此你怎么看?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A.“胜”应写作“盛”;C.“壁”应写作“璧”;D.“和”应写作“合”。
2.B
骂骂咧咧(liě)应读为“liē”。
3.D
仔细阅读各个句子可知,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④句。再初步分层归类。统观这几句,除①②⑤外,③⑥两句也明显不适于作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这样,经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B、D两项了。然后连缀排列顺序。根据②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②必接于④后,即顺序为④②;根据①和⑤两句中的关联词“则”,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①⑤,并且应当在②后对②中的“不同景观”进行解说,然后③句过渡,⑥句指明原因。最后检查调整并确定。D项符合提出问题(④②)——列举现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这一思路。故选D。
4.A
A.“这不会错”中“这”指前面说的“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话没有说完,后面应用逗号。正确为: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故选A。
5.B
A.成分残缺,应删去“随着”;
C.成分残缺,应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D.搭配不当,应在“措施”后面加上“在不断加强”;
故选B。
6.示例一:知识的获取渠道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我们面前应有尽有,却又一无所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雕塑的存在提醒着每个人: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和历史中,沉淀下的最经典的观念和思想,透过文字,我们能够了解世界是什么样,以及为何是这样。
示例二:时代巨变,当我们被碎片化的知识淹没。不要忘记阅读图书馆的经典,它会让你形成知识体系,塑造观念,学会独立思考,从而掌握能够真正理解时代,与世界相处的钥匙。
7.示例一:腹有诗书气自华。
示例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8.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伙计们的精神面貌好,侧面表现出掌柜的管理有方。
9.不好。因为“盯”有“看”和“望”的意思,且比“看”和“望”更长久,更用心,更专心,更能表现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饭店经营者谨小慎微的艰难处境。
10.引出卢孟实父亲的遭遇,交代卢孟实“咬牙跺脚”地干的原因——争口气。
11.常贵是个善良、有同情心的人。
12.“踌躇”是想走又想留,“垂头丧气”是因为自己刚才说了假话,更是因为爸爸有了新家,不回来了。表现了小男孩的孤独。
13.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14.叫作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本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15.戏剧语言,有时候含蓄蕴藉,有丰富的潜台词,即言外之意。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16.初三了仍坚持写作究竟是对还是错。李老师认为初三了还泡在写作上是大错特错的;涵静认为自己是对的,并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17.涵静在学习上的迷惘,这也是当代中学生的困惑。
18.不行。因为此处描写得当,对表现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这段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到涵静爱好写作,有写作天分。
19.(示例一)涵静的选择是对的。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分来发展自己,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这样才能成功。再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非在一棵树上吊死呢?(示例二)涵静的选择是不明智的。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没有过硬的基础,不要谈什么写作。即使能写一点文字,也是昙花一现。
20.(1)附近村里一位30多岁的小寡妇荷花经常来河边看老虎养鸭子,且一看就是半天,看着看着,两人就看对了眼。(2)他现在可是个大忙人,没时间来这里凑热闹,他正和荷花在河滩里听鸭子唱歌呢。
21.(1)眼看就要卖1000多块钱的鸭子被洪水冲跑,仅剩下4只,面对工作队老虎既惭愧又自责。(2)把“满河鸭子嘎嘎叫”比作“美妙的乐曲”,生动贴切地表达出老虎满心喜悦之情。
22.开篇交代了河滩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和社会环境的劣势,既表明工作队扶贫任务的艰巨,又为下文工作队找准扶贫项目和老虎养鸭作铺垫。
23.由讥讽到认可,再到赞赏。从侧面烘托了老虎勤劳致富和不忘本这一典型农民形象,使他的形象更饱满。
24.老虎(白老虎)。小说主要篇幅都在塑造老虎这一脱贫致富的典型形象且贯穿始终。通过这一形象,讴歌了当代农民锐意进取、勤劳致富的愚公精神。
或:扶贫工作队。小说主要篇幅写以“我”为代表的扶贫工作队,进驻沙河滩村,扶持老虎脱贫致富,成为村里致富标兵。通过树典型、修路,带领全村脱贫致富,讴歌了新时代国家脱贫致富的好政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