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历史 第25课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历史 第25课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27 07:0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5课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一、【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重、难点】欧洲的复兴、日本的崛起、世界格局的形成
二、自主学习体系
原因: ;经济的发展要求政治地位的提高; 高 只有 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
过程:1951、1958、1967合并为
影响:对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对美:经济上竞争,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冲击其 冲击其 霸主地位
原因:美国的扶持;日本政府推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技 技与教育;制定经济计划
表现:
影响:(1)改变了日本的外交政策:由一边倒到以美日关系为 轴心的的全方位外交
(2)出现了 三足鼎立的局面,
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 两极格局的冲击
背景
含义:第三世界内部不是盟国关系;不与大国结盟
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原则:
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两极对峙格局。
三、课堂探究
材料一: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
1、请回答材料中丘吉尔的话反映了二战后出现的什么现象?
材料二:"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2、材料中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请回答:概述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家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材料四:所有的日本人都认为,日本要作为一个军事强国而复兴,那就是愚蠢的;人民的生活恢复到战前水平也是对遥远的将来的一个梦幻。但是,到1948年(后),亚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美国不得不把日本重新建设成为一个反对苏联和中国的堡垒,盟军最高司令部在占领政策上实行了一个较大的转变。
4、请回答: 美国“较大的转变”指什么?促使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多边自主外交”。1982年中曾根康弘首相多次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5、依据材料说明日本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变化?
材料六:1971年,尼克松曾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进入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同美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请回答: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7、结合现实、感悟人生
以史为鉴,你认为今天中国的发展,能从西欧或日本的崛起中获取哪些有益的启示?
四、知识小结
五、课本[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较,体现出美国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材料一声称美国领导资本主义世界(自由世界),表明了美国当时的霸主地位。材料二强调的是美国拒绝与中国交往。材料三中,尼克松明确表达了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目标。材料四表明美国要与欧洲建立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四段材料表明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两个变化:一是从领导西方世界到与西欧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一是从拒不与中国交往到力求中美关系正常化。21世纪教育网
原因是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西欧的联合和实力的增强,长期以来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当时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的形势。
[自我测评]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尼克松的话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趋势?
提示: “二战”刚结束时,是典型的两极格局,美苏两国的抗衡决定着世界的形势。70年代以后,多极化的趋势日渐显露,形成了一些新的力量中心,冲击着旧的两极格局。
【疑难解析】全面理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原因:(1)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3)大批发展中国家组成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的冲击着两极格局
(4)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影响: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抑制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六、巩固练习
1、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2、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中学历史教学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
3、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达(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5、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6、针对训练2  针对训练2 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美苏对峙削弱了实力②世界两极格局解体③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8、来自世界115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15个观察员国、31个特约国和23个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在开幕式上致辞说,不结盟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强团结,维护国家发展的权利。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日益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21世纪教育网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9、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52年
1958年
1963年
1968年
1972年
1976年
产值21世纪教育网
173
320
680
1438
2942
5544
材料二: 高收入国家中的三种类型
年份
全世界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年
2003700
698900
317570
9129121世纪教育网
100%
34.88%
15.85%
4.26%
1973年
231125666
6259899
6279762
4214204
100%
27.08%
27.17%
18.023%
(1)据材料一说明日本经济发展呈什么趋势?并简述其经济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二说明这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并据此指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将发生何种影响?
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答案
课堂探究:1、西欧战后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为了经济的发展,摆脱美国的控制
3、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4、较大的转变”指:由占领到扶植。原因:把日本建设成反对苏联和中国的堡垒
5、变化: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全方位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6、历史现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原因: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霸权地位的严重削弱。
7、(参考答案)坚持对内改革,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坚持对外开放、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建设和谐社会
巩固练习:1-5:DDCCA 6-9:CBAB
10(1)趋势:迅速持续增长;原因:美国的扶植;进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明治维新以来的封建残余;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
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较快,欧共体经济实力比重超过美国。
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堂探究:1、西欧战后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为了经济的发展,摆脱美国的控制
3、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4、较大的转变”指:由占领到扶植。原因:把日本建设成反对苏联和中国的堡垒
5、变化: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全方位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6、历史现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原因: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霸权地位的严重削弱。
7、(参考答案)坚持对内改革,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坚持对外开放、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建设和谐社会
巩固练习:1-5:DDCCA 6-9:CBAB
材料题
(1)趋势:迅速持续增长;原因:美国的扶植;进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明治维新以来的封建残余;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
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较快,欧共体经济实力比重超过美国。
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