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学历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学历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2 21: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材地位、作用
本单元学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六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从 1956 年到 1976 年这一段历史,从中共八大的召开,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其中有探索道路的良好开端, 也有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也有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它可以昭示过去启迪未来,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课标要求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中共八大确立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2) 知道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革” 的发起和结束、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王进喜、 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2) 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 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 运用王进喜、 焦裕禄等人的照片, 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 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是一个长期、 曲折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认识到“文化大革命”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共八大确立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任务二: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革” 的发起和结束、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王进喜、 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资源与建议
准备: 在课前我将收集相关的图片、 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相关预习内容;
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 并搜集整理。
建议:教学方法是多媒体课件法,问题探究法;学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的分析史料,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你们知道这份报纸、这两幅图是哪个时期的报纸和宣传画吗?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原因?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 出示题目及目标(见上)
三、讲授新课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中共八大——良好的开端
1.教师讲述:中共八大的基木背景:
提示: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召开八大,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观看视频, 说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并从中分析归纳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原因?
播放课件素材—影音资料: 中共八大的召开
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原因: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的国情作出正确判断, 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符合实际, 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3.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八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的内容。
提示:
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教师过渡: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阅读教材,回答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
提示:
(1)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一方面它指明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
2.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说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
(1)工业上:大炼钢铁。
小高炉群
提示: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奋,使得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展开,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
(2)农业上:虚报产量。
(3)教师:由于以上的表现,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作出了什么调整?
提示:1961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3.小组合作探究:当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对国情认识不够
(2)、缺少建设经验
(3)、急于求成
(4)、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二、文化大革命:
(一)“文革”的开始与结束:
1.史料展示
材料一:1966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通知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夺取他们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
材料二: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2.阅读教材第1段,分析归纳: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3.阅读教材,说出说出“文化大革命”动乱的表现,结果如何。
提示:
(1)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织中央文革小组,他们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2)各地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3)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4.教师提出问题:“文革”中出现的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分别是什么及结果怎样?
提示:
(1)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他们的阴谋。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文化大革命”中,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逐渐勾结起来,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5.教师讲述“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提示: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桩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了平反。
(二)“文革”的结束:
提示: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三)小组合作:结合教材归纳总结“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危害及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三、建设成就:
1.教师指出: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展示图片:
(2)小结: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了哪些成就?
3.教师讲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展示图片:
4.教师讲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展示图片:
5.请同学们讲述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并说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提示:
艰苦奋斗、 爱国奉献、 爱岗敬业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总结】
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败, 如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但我们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 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如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总揽全局, 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板书设计】
{设计目的}本节课板书, 利用框架结构形象、 直观展示本节课知识, 具有系统性、 概括性特点、 利于学生掌握记忆, 同时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2021 年广东) 如图, 1950-1978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是( )(指向任务一)
A. 快速上升
B. 曲折发展
C. 缓降缓起
D. 持续下滑
【答案】 B
2.(2020 年贵州黔东南) 2020 年“新冠肺炎、 宅在家、 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 1958 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指向任务一)
A. 真理标准、 拨乱反正、 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 四个全面、 公私合营
C.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 D. 阶级斗争、 深圳特区、 和平发展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1958 年召开了八届二中全会,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即“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所以 C 符合题意。
【点拨】 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复习时要关注时代特征。
3.(2020 年贵州黔西南) 从如图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指向任务一)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关键是对两幅历史图表的解读。由材料中的时间“1966-1968 年”可知, 这一时期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出现下降, 这主要是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4.(2020 年湖北孝感)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 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指向任务一)
A.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到 1952 年底, 约 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 分到了约 7 亿亩土地
C.1956 年,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答案】 D
5.( 2020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 历史在曲折中前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指向任务一)
A. 一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要尊重客观规律
C. 一切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D. 要健全民主和法制
【答案】 B
6.(2020 年黑龙江龙东) 文化大革命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文化大革命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指向任务二)
A.朱德 B.彭德怀 C.刘少奇 D.贺龙
【答案】 C
7.(2021 年吉林)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 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被誉为“铁人” 的是( )(指向任务二)
A. 雷锋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王进喜
【答案】 D
8.(2021 年江苏苏州) 如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指向任务二)
A. 艰苦奋斗、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舍生忘死、 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 勇于改革、 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答案】 A
9.(2020 年福建) 如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指向任务二)
模范人物 言论
焦裕禄 不改变兰考面貌, 我决不离开兰考
邓稼先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A.助人为乐 B.勇攀高峰 C.艰苦奋斗 D.身先士卒
【答案】 C
10.(2019年湖南怀化)我们怀化许多学校把每年三月作为学雷锋活动月,主要是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指向任务二)
A.献身科学 B.乐于助人 C.秉公执法 D.创新精神
【答案】B
史料分析题 (指向任务一、二)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 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其中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答案】(1)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典型代表: 王进喜、 焦裕禄、 雷锋。
材料二:
“最美奋斗者”——王进喜: 没有条件, 创造条件也要上! 1959 年国庆, 他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的“煤气包”,便下决心为国分忧、 为民族争气。 次年, 他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 发出了“宁肯少活 20 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 仅 5 天就打完第一口油井, 创造了当时最快纪录。 有一次发生井喷, 他不顾腿伤, 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最终制服井喷, 而两腿已血肉模糊。 他的英雄行为感动了附近乡亲, 称他为“铁人”。
(2) 据材料概括, “铁人”有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2) 为国分忧、 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艰苦创业、 勇于拼搏的优秀品质。
材料三 1956~1966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 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盛故,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 新兴的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 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交通、 水利、 国防事业也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下
(3) 材料三中提到的“弯路"指的是什么? 这一时期(1956~1966 年) 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 其代表性成就是什么?
(4) 你认为新中国前 30 年经济建设成就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
(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 年 10 月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 新中国前 30 年经济建设成就为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学后反思
1.请尝试绘制本节课重要知识的思维导图。
2.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方法 有什么感悟 你还有什么困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