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2 20: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单元质量检测
一、单选题
1.(2022届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下)3月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题)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用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新篇章。火箭在点以速度进入椭圆轨道Ⅰ,之后立即关闭发动机沿轨道Ⅰ运动到点,此时速度为,然后在点点火加速,以速度进入半径为的圆形轨道Ⅱ,如图所示,则(  )
A. B.
C.火箭刚到点的加速度为 D.火箭从运动到的时间大于
2.(2022·安徽·芜湖一中一模)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开始对火星进行探测。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二分之一,自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37分钟,则火星的同步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
A.2 B.3 C.0.5 D.0.3
3.(2021·江苏省黄埭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心,卫星C的运行速率等于物体A的速率
B.相对于地心,卫星C的运行速率小于物体A的速率
C.卫星B在P点的运行加速度等于卫星C在该点的运行加速度
D.卫星B在P点的运行加速度大于卫星C在该点的运行加速度
4.(2022·浙江·模拟预测)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飞船的某段运动可近似为如图所示的情境,圆形轨道Ⅰ为空间站运行轨道,设圆形轨道Ⅰ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的自转周期为,椭圆轨道Ⅱ为载人飞船运行轨道,两轨道相切于A点,椭圆轨道Ⅱ的半长轴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若要进入轨道Ⅰ,需要在A点减速
B.根据题中信息,可求出地球的质量
C.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
D.空间站在圆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与载人飞船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5.(2022·河北·高三学业考试)建造一条能通向太空的电梯(如图甲所示),是人们长期的梦想。材料的力学强度是材料众多性能中被人类极为看重的一种性能,目前已发现的高强度材料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是钢的100倍,密度是其,这使得人们有望在赤道上建造垂直于水平面的“太空电梯”。图乙中r为航天员到地心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图像中的图线A表示地球引力对航天员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图线B表示航天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关于相对地面静止在不同高度的航天员,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取,地球自转角速度,地球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随着r增大,航天员受到电梯舱的弹力减小
B.航天员在r=R处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图中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D.电梯舱停在距地面高度为6.6R的站点时,舱内质量60kg的航天员对水平地板的压力为零
6.(2022·广东高州·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为近地轨道卫星,c为同步轨道卫星,d为高空探测卫星。若a、b、c、d绕地球转动的方向相同,且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  )
A.a、b、c、d中,a的加速度最大
B.a、b、c、d中,b的线速度最大
C.a、b、c、d中,c的周期最大
D.a、b、c、d中,d的角速度最大
7.(2022·云南·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7月和10月,SpaceX公司星链卫星两次侵入中国天宫空间站轨道,为保证空间站内工作的三名航天员生命安全,中方不得不调整轨道高度,紧急避碰。其中星链-2305号卫星。采取连续变轨模式接近中国空间站,中国发现且规避后,该卫星轨道又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已知中国空间站在高度390千米附近的近圆轨道、轨道倾角,而星链卫星在高度为550千米附近的近圆轨道,倾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空间站的运行速度约为11.68千米/秒
B.星链卫星在正常圆轨道需减速才能降到中国空间站所在高度
C.星链卫星在正常轨道时周期比中国空间站的小
D.星链卫星保持轨道平面不变,降至390公里附近圆轨道时,其速度与中国空间站速度接近,不会相撞
8.(2022·浙江·嵊州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对接后飞行轨道高度与“天宫二号”圆轨道高度相同。己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对接前“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周期为T。由此可知(  )
A.“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追上“天宫二号”完成对接的
B.地球的质量为
C.对接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的运行周期等于T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9.(2022·青海·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三开学考试)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同步卫星中星9A时出现异常,卫星没有进入预定的静止轨道。通过我国研究人员的努力,经过10次轨道调整,终于在7月5日将中星9A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101.4°的静止轨道,完成“太空自救”。如图所示是卫星自救过程的简化示意图,近地轨道和静止轨道是圆轨道,异常轨道和转移轨道是椭圆轨道,P、Q、S三点与地球中心共线,P、Q两点是转移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近似认为P、Q间的距离为地球半径R的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可以不重合
B.卫星在静止轨道上经过S点与在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相同
C.卫星在异常轨道上经过Q点速率大于在静止轨道上经过S点的速率
D.卫星在近地轨道上的周期与在转移轨道上的周期之比约为1∶4
10.(2022·河南·信阳高中高二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有、、三颗地球卫星,处在地球附近轨道上运动,在地球椭圆轨道上,在地球的同步卫星轨道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卫星a、c比较,相同时间内卫星转过的弧长最长
B.、、三颗卫星运行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D.卫星的动能一定大于卫星的动能
1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球分别位于圆环、半圆环和完整圆环的圆心, 圆环、半圆环分别是由与丙图中相同的完整圆环截去和一半所得,环的粗细忽略不计,若甲图中环对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 则乙图、丙图中环对球的万有引力大小分别为(  )
A.F,2F B.F,0
C.F,2F D.F,F
二、填空题
12.(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发现未知天体
(1)海王星的发现: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______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______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德国的______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2)其他天体的发现:海王星的轨道之外残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遗留的物质,近100年来,人们发现了______、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
13.(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校高一期中)已知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星体的轨道半径为r ,运行周期为T。
(1)若中心天体的半径为R,则其平均密度ρ=______。
(2)若星体在中心天体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平均密度ρ=______。
14.(2021·陕西金台·高一期中)如图所示,若忽略其他星体的影响,天体A、B可看做“双星系统”。已知天体A、B的质量分别为、,引力常量为G,它们绕O点运动的周期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天体A、B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2022·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假设该卫星在距离地球表面高为h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体积为V=πR3,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求:
(1)地球的平均密度ρ;
(2)该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16.(2020·河南信阳·高三阶段练习)某同学的梦想是能登上月球。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于测定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他登上月球后,站在月球表面上,手握轻绳一端,轻绳的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拉力为,在最低点时绳子拉力为。不计一切阻力,请帮这位同学求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17.(2021·湖南·武冈市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天文观测到某行星有一颗以半径r、周期T环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已知卫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的质量M是多大?
(2)如果该行星的半径是卫星运动轨道半径的,那么行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大?
(3)如果该行星的半径为R,行星与其卫星之间的引力势能表达式为,r为行星与卫星的中心间距。求在该行星上发射一颗刚好脱离此行星的卫星,发射速度应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B
7.B
8.C
9.C
10.A
11.B
12. 亚当斯 勒维耶 伽勒 冥王星
13.
14. 相等 m2:m1
15.(1); (2)
16.
17.(1);(2);(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