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1 21:35:37

文档简介

初一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共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简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试卷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以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以下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以上植物分为①④与②③⑤两类,则分类依据是有无种子
B.⑤类植物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因此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④属于裸子植物,我们吃的“松子”是它的果实
D.③类植物可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紫菜营养丰富可供人类食用 B.蕨类植物的根、茎含较多的脂肪
C.水体中的藻类植物过多不会形成赤潮 D.大量的古代苔藓植物形成了煤炭
3.从孢子到种子,一亿年的跨越,昭示着生命的繁衍,在变迁和突破中成就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下列关于孢子和种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结构层次看,孢子是细胞,种子是器官
B.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都能产生果实
C.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环境
D.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生产者
4.杉叶蕨藻是一种能长到30厘米长的绿藻,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多核单细胞生物,它有蕨叶状的结构能增大其表面积,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另外它还可以释放有毒物质,对其他海生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杉叶蕨藻也被称为“杀手藻”。下列有关杉叶蕨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杉叶蕨藻生活在海底,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杉叶蕨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C. 杉叶蕨藻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能够独立生活
D. 杉叶蕨藻对其他海水植物有杀伤作用,因此应该将其全部灭绝
5.黄瓜花属于虫媒花,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提高大棚黄瓜的结果率的是
A.喷洒农药灭虫 B.引入适量蜜蜂 C.加大昼夜温差 D.施农家肥
6.乳山崖子特产大樱桃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果实紫红、色鲜、单果重10克左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在全省享有很高的声誉。特点是成熟早,素有“春花第一枝”之称。现对正在开放的四朵樱桃花进行了如下实验:甲花摘除雄蕊,乙花摘除雌蕊,丙花摘除花瓣,丁花摘除萼片。则肯定不会发育成果实的花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如图甲是传粉、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1是花药,成熟后散放出花粉
B.图甲中4表示花粉管,内有精子
C. 图乙中的①由图甲中的2子房壁发育而成
D. 图乙中的②由图甲中的5受精卵发育而成
8.下列关于玉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是双子叶植物
B.我们吃煮玉米时掉出来的“小芽”是胚根
C. 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D. 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组成
9.立春之后,我国很多地方开始春耕播种。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A.适量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宜的光照
10.取三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如图),各放入10粒花生种子。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加入相同适量的水,密封。其中丙杯内真空,乙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实验结果是
A.甲、乙内的种子几乎同时萌发
B.乙、丙内的种子几乎同时萌发
C.甲、丙内的种子几乎同时萌发
D.甲、乙和丙内的种子几乎同时萌发
11.常吃的蔬菜:豆芽菜、菠菜、胡萝卜的主要食用部分依次是由种子的什么结构发育成的
A.胚芽、胚芽、胚根 B.胚芽、胚轴、胚根
C.胚轴、胚芽、胚根 D.胚芽、胚根、胚轴
12.科研人员研究了小麦播种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如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播种量越大,小麦产量越高
B.合适的播种量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D.合适的播种量可以增加小麦中蛋白
质的含量
13.下列对于移栽树木的建议,与其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A.要傍晚时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黏在根上的土不要清除﹣避免损伤根部结构
C.剪掉部分枝叶﹣帮助茎内的水上升至叶片
D.移栽后不要立即施高浓度的肥料﹣避免根部的水分流失
14.图甲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图甲中虚线处将种子横切,并画出了横截面的示意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中①②③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B.图乙中①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C.图乙中的②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D.图乙中③表示子叶
15.如图所示的四种零食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请你判断其中属于种子的是
16.对如图所示枝条和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1表示幼叶,可发育成叶
B. 图中2表示芽轴,可发育成茎
C. 图中3最突出的特点是有保护组织
D. 按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b为顶芽,c为侧芽
17.人们发现,植物在磷缺乏的土壤中,常会在靠近土壤表层长出大量平行的侧根。不同的植物,侧根形态结构略有差异,例如有些植物长出短而密集的侧根,甚至会紧密到形成毛刷状的结构(如图C)。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需要含磷的无机盐
B.与A相比,B植物生活的土壤可能更缺乏磷元素
C.毛刷状结构增大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D.根的不同形态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8.某同学在测定“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实验中,发现在水中揉挤完的面团 变成了一种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滴加碘液不变蓝。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该物质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19.选取干重相等的4份黄豆种子,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下不同处理后,分装在密闭的保温容器内。一段时间后,瓶内温度最高的是
A.A B.B C.C D.D
20.验证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实验装置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③和④
21.为控制柳絮给人们带来的困扰,我市计划开始试点给柳树注射药剂,药水与水、无机盐一起到达树冠,为抑制柳絮产生,则药剂注入树干的部位是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髓
22.小强同学于4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探究:从早上6点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6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取了4片(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后再滴加碘液,颜色(蓝色)最深和最浅的依次是
A.甲、丙 B.乙、丁 C.丙、甲 D.乙、甲
23.“火勺”口味独特香而脆,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制作火勺时用的面粉来自于小麦
A.根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B.根细胞吸收水和无机盐合成
C.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
D.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小麦穗果实中的
24.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 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25.下列关于苹果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26.关于萝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萝卜的食用部分是它的根
B.萝卜根部的所有细胞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C.若在夜间适当降低种植萝卜的大棚内温度,可以提高萝卜产量
D.萝卜可以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下贮存保持其口感
27.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生长的过程中,记录下二氧化碳释放量数据,绘制曲线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的萌发是一个消耗大量能量的过程
B.能量释放的过程可以用氧气产生量来表示
C.在阶段3,呼吸作用非常旺盛
D.在阶段4,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28.关于呼吸与呼吸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就是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肺
C.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所以呼吸作用旺盛对植物生长不利
29.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合理密植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B.适时松土有利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C.白天,在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
D.农作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了有机物的生产
30.为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下列叙述不属于
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A.控制水土流失 B.缓解旱涝灾害
C.丰富植物种类 D.增加粮食产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0分。(无特殊标明,[ ]内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写文字。)
31.(9分)下图是辣椒生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辣椒发育的起点是   ,其形成部位是图一中的[ ] 。
(2)从图二可以看出,1个辣椒果实内有许多粒种子,这是因为  。
(3)图四中的a和b分别是由   、   发育形成的。
(4)辣椒幼根的长长与根尖结构中的  有关。
(5)为探究辣椒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纸巾,在纸巾上面都放上25粒辣椒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表中所示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种子萌发的情况记录如表,请回答: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3 0 24 0
①根据上述实验设计推测,本实验探究了   是否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②根据实验  组的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
32.(7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种下去的“瓜”和收获得到的“瓜”分别是 、 。
(2)仔细观察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示意图,你会发现,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菜豆幼苗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成的。
(3)研究人员把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萌发,第6天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成如图所示曲线。则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从第6天以后,干重又逐渐增加,这是主要是因为 。
(4)种“瓜”不会得到“豆”,同样,种“豆”也不会得到“瓜”,这是因为不同的植物具有 。
33.(8分)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后,设计了“红墨水浸泡芹菜叶柄的实验”。
(1)用红墨水浸泡芹菜叶柄,发现其中有些部分变红了(如图2),浸泡一段时间后,叶片也有变红的现象,说明红墨水的运输方向是 (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这与图3所示的 结构有关,该结构具有 的功能。
(2)运输到叶片中的水分,能够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图中[ ] 组成的空腔散失到大气中,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逐渐减弱,甚至停止,大多数空腔的变化过程是
(用箭头和图中的字母表示),蒸腾作用减弱。
(3)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 。降水可以被植物体吸收,与吸收水分最活跃部位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4)请你从植物体保护自身结构角度,说出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
34.(8分)如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2)图中①装置处理的目的是   。
(3)图中③用黑纸片把叶片部分遮盖后再光照,目的是   。
(4)图中⑦把叶片放在酒精中的目的是 

(5)图中⑤叶片的   部分变蓝色,说明   ;而叶片余下部分没有 。上述现象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5.(8分)图一概念图中,A、B表示两种物质,①、②表示绿色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图二广口瓶中是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密闭玻璃罩内是一株盆栽西红柿幼苗;图三是图二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一昼夜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过程②是   ,其表达式是   ;细胞内进行此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
(2)将图二装置放到阳光下,通过漏斗向瓶内注水,一段时间后,盆栽西红柿幼苗的  作用明显加强,原因是  。
(3)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的水珠,这能否证明盆栽西红柿幼苗进行了蒸腾作用? 。
(4)图三曲线A、B、C、D四个点中,  点时玻璃罩内氧气浓度最高,过程①强度高于过程②强度的是   段。初一生物参考答案
2020.07
说明:以下仅为参考答案,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可判为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5 AABCB 6-10 BDCCA 11-15 CBCAC 16-20 BDCBC 21-25 BCDBC 26-30 BBCDD
二、简答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9分)【答案】(1)受精卵;1胚珠(2)一个子房中有许多个胚珠(3)胚芽;胚芽(4)分生区和伸长区(5)①水分和光照;②甲和丙;在潮湿和23℃下,有光无光种子都能萌发
32.(7分)【答案】(1)种子 果实  (2)胚根 胚   (3)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储存在子叶中的有机物 展开后的幼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不同的遗传物质
33.(8分)【答案】
(1)由下至上 导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2)1 保卫细胞 A→B
(3)水循环 着生有大量根毛 (4)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34.(8分)【答案】
(1)①③②⑦④⑥⑤ (2)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和耗尽 (3)形成对照
(4)脱色; (5) 见光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 淀粉产生(或变蓝) 光
35.(8分)【答案】(1)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线粒体(2)光合;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加强;(3)不能 (4)D BD
附:卷面分评分标准
卷面分可分四档:建议全市卷面平均得分为7分。
优:9-10分(不超过20%):卷面整洁、美观,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基本没有乱涂乱改现象;
中:6-8分(不超过40%):卷面比较整洁,书写比较规范,字迹比较工整,乱涂乱改现象较少;
差:1-5分:卷面不整洁,书写混乱,字迹潦草,乱涂乱改现象明显。
(特殊情况:如果没写答案,则卷面判为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