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6分)
1.一份报纸,对折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1帕 B.2帕 C.4帕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 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
C.图乙:水的沸点为100℃ 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小于1标准大气压
4.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
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A、B是两容器液体中离容器底相同高度的两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容器中装的是水,乙容器中装的是酒精;②A、B两点的压强相等;③A点压强小于B点压强;④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相等。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
A.p甲<p乙,p甲=p乙 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 D.p甲>p乙,p甲=p乙
7.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底面积之比,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的质量之比是4:3②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③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④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8.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A和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SA=SB),甲物体浸没在水中并沉底,乙物体放在B上,且V甲>V乙。现将甲、乙两物体位置互换后,乙在水中也沉底。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p水、B物体对水平桌面压强的变化量△p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ρ甲>ρ乙,△p水一定大于△p桌 B.若ρ甲>ρ乙,△p水可能等于△p桌
C.若ρ甲<ρ乙,△p水一定大于△p桌 D.若ρ甲<ρ乙,△p水可能等于△p桌
二、填空题(14分)
9.如图所示,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8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3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是底面积为0.25m2、高2m的均匀柱状体,乙是边长为1m,密度为2103kg/m3的正方体,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不同高度的甲物体,并平稳地放在乙物体上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随截取的长度x的变化如图丙所示,甲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图中p1:p2______。
1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个铝制实心的圆柱体,质量分别是100g、500g,它们对桌面的压力F甲_____F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_____ p乙(选填“>”、“<”或“=”).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 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 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B。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_____为(选填“一定”或“可能”)F甲_____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在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截去的高度之比h甲∶h乙为______。
14.如图甲是自制气压计,小红拿着它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红又将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如图乙.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会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玻璃瓶的_____.
三、作图题(4分)
15.如图,一个球A被一挡板B挡在斜面上。请你在图中画出球A所受到力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画出物体A对传送带的压力和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四、实验题(18分)
17.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小刚找了这些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和相同的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实验中,小刚是根据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下列研究事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_____;
A.用压强计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牛顿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C.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2)通过实验图(b)、(c),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3)通过观察比较图______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则pb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e,原因是______。
18.小明同学在学习压强知识后,回家自制了几个简易装置探究压强的特点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锥子在塑料瓶的左右两侧同一高度各扎1个小孔,灌满水后拧紧瓶盖,在不挤压瓶身情况下,发现瓶中的水不会流出,水不会流出的原因是 ______的作用;
(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另一个塑料瓶上扎了1个小孔a,灌满水后拧紧瓶盖,在不挤压瓶身情况下,也发现瓶中的水不会流出,随后他再在此孔的上方再扎一个小孔b,如图丙所示,则此时 ______;
A.a孔会有水流出 B.b孔会有水流出 C.a、b孔都会有水流出 D.a、b孔都没有水流出
(3)完成(2)的操作后,小明把如图丙所示的瓶盖拧开,发现小孔 ______(选填“a”或“b”)中流出的水喷射得更远,由此证明水的内部压强与 ______有关;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换用一个硬塑料瓶,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的半径r,计算出瓶底面积S为40cm ,瓶高h为20cm,如图丁所示,灌满水,瓶内水的体积为500mL,则瓶内水受到的重力为 ______N,水对瓶底的压力为 ______N。
19.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目的是______。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___;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______;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不定项选择,填写序号);
(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什么 ______。
五、综合题(18分)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重9N;上下两部分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5,高度均为10cm;容器中倒入2kg 水,深度为8cm。(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Pa?____________
(2)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少Pa?____________
(3)容器上部分的横截面积是多少cm2?____________
(3)往容器内加水,水的深度为____________m时,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21.我们在吹气球时,开始感觉特别困难,但当把气球吹到一定体积后,反而比较轻松。一个探究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充入不同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测量了气球内气体的体积V与对应的压强p,得到了如图(a)所示的p-V图象,其中p0为标准大气压。把不同量的上述理想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气球,此时,甲、乙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甲和V乙,且V乙>V甲>VG,甲、乙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现把甲、乙两气球以及一个容积为VG的钢瓶用带阀门的三通细管(容积可忽略)连接,如图(b)所示。初始时,钢瓶内为真空,阀门K1和K2均为关闭状态。所有过程,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1)打开阀门K1,甲气球体积将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甲气球内压强的变化是_____(填“变大”“先变小后变大最后不变”或“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不变”),乙气球内的压强变化是______(填“先变大后不变”“先变小后不变”或“一直不变”),在整个过程中______气球压强变化快;
(2)当K1和K2同时打开的瞬间______有气体流向钢瓶(填“只有甲球”或“只有乙球”或“甲、乙球同时”);
(3)若V乙【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B 6.B 7.A 8.D
9. 3×l03 5×l03
10. 2103 4:5
11.< =
12. 2.0×103 大于 大于
13. 一定 大于 h乙∶h甲
14. 升高 变小 升高 形状
15.
16.
17. 海绵的形变程度 A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d 大于 由于压力相同,b的受力面积较小
18. 大气压 A a 深度 5 8
19. 排尽筒内的空气 刻度尺 0.625 1.2×105Pa ①④ 测出摩擦力,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0. 800Pa 1160Pa 0.005m2 0.145
21. 变小 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不变 先变小后不变 甲 只有甲球 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