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件(粤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2.6 《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件(粤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27 09: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0张PPT。晨读识记板块语篇全解板块领悟发现板块落实应用板块读美文?滋养心灵读人物?知人知情背语基?厚积薄发领读课文精读课文深读课文写法领悟借鉴素材发现应用[读美文·滋养心灵] 做个自由散漫的可爱农民  
见过袁隆平的人,都说他是个“好玩的可爱老头”。
他最热衷的投资是买皮鞋和摩托车,皮鞋大多是一两百元的,大部分已经送人了;各种型号的摩托车已经买了十来辆,几乎也是买一辆送一辆。70来岁的年纪,他还喜欢骑摩托车在田间飞奔,“我每天都要去试验田,从播种开始直到收获为止,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不去心里不踏实。一来一回大概有4公里路,骑摩托车方便。”
袁隆平的小院里,常常会飘扬出美妙的音乐——袁隆平拉小提琴,老伴邓哲弹电子琴,俩人一起弹唱。在一次国际会议的间歇时间,科学家们各展除了科研以外的种种才艺,大家轮番表现后,把目光投在了穿着“老土”、坐在角落不吭声的袁隆平身上,非要中国的科学家“来一个”。袁隆平站起来,用纯正的英文和浑厚的男低音演唱了一首黑人老歌《老人河》,把全场都“震”住了。
他和年轻人打麻将,不赌钱,输了钻桌子底,“有一次他们想把我钻桌子的镜头拍下来,可我身手麻利,一下子就钻过去了。”和年轻人打排球,他是“主攻手”,动作到位毫不含糊。冬天到海南搞研究,夜深了还会去海里游泳舒展筋骨,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魔鬼身材”,他拿出一张合影,“看看,这里面除了我,其他人都是大肚子。”
“可惜现在玩的时间太少了,人怕出名猪怕壮啊”2003年,袁隆平相继辞去了“隆平高科”董事和湖南农学会会长等职,可依然整天忙得团团转。“大学毕业时填表,同学开玩笑说我应该在‘爱好’一栏里填‘自由’,在‘特长’一栏里填‘散漫’。我就是喜欢自由散漫,但现在不自由了,没时间搞研究,没时间指导博士生。我今年76岁了,时间多宝贵呀!”
“现在很多人说我是什么‘新神农’,我是不敢当的。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顶多在农民前面加两个字的定语:知识。我还有两个愿望没实现:一是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稻的目标要实现实验田亩产900公斤。到那时,我正好80岁,腿脚还能动,应该没问题;第二个愿望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大概需要5到10年时间,”袁隆平顿了顿,眉毛扬起来,抬头纹交织成道道沟壑,“我想我能够看到这一天。”
[读人物·知人知情]一、人物档案
二、人物颂歌
你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你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你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你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你已经具备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你名满天下的时候,你依然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你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背语基·厚积薄发]shūdōuruǐnièjǐnyùnxiānkānɡbiǎnyūjīngyǐnɡfāfàlǒnglóngzāzhāzhábóbòbáo温瘟愠蕴稻滔韬舀屏瓶摒谨瑾槿馑饼淑菽孽蘖三、熟语积累
(一)熟语释义
1.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2.义无反顾:为正义勇往直前,不犹豫退缩。
3.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4.力排众议:敢于排除别人的异议,有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二)熟语运用
1. 朱镕基敢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
将一往无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 尽管帕切科看好凯塔的实力并最终 将他收入帐
下,但这位塞内加尔前锋的运气却远没有罗贝托好。
3. 中国足球每一次 的失败之后,都会有媒体痛心
疾首地站出来披露“黑幕”。
4. 平心而论,詹姆斯的天赋 ,他在常规赛中所打
出的数据甚至不逊色于当年的乔丹。
义无反顾力排众议刻骨铭心无与伦比退化蜕化四、词语辨析
1.退化 蜕化
摸索探索2.摸索 探索[本课考点提炼] 一、背景链接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泥腿子院士”。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和世界粮食基金会“2004年世界粮食奖”等9项国际奖励。2004年被评为“感
动中国十大人物”。
1959年到1961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此时身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下定决心,要拼尽毕生精力,用科学来战胜饥饿,因此,他开始了艰苦的跋涉之旅。1965年10月,当袁隆平写出第一篇论文的时候,由于论文和当时的经典学说相背离,学术界并不认同,有人甚至嘲讽他异想天开。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推翻了当时国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念,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文明。 二、主旨领悟
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行文脉络
一、阅读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为这则新闻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提示:交代了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事实,指出其研究成果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点明袁隆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阅读“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部分,思考并回
答下面的问题:
2.文章是如何一波三折地回顾袁隆平“在实践中发现真
理”的?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文章先写他发现奇特稻禾欣喜万分;接着写他播种稻禾种子,满怀希望;又写到他发现稻禾秧苗参差不齐,掠过失望;最后写他详细研究,反复计算证明,发现真理。一波三折地叙述的目的是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袁隆平成功背后的艰辛付出与不懈努力。
3. 这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如何刻画袁隆平的
形象的?
提示:通过描写袁隆平的动作,“眯起”“打量”“跨过”“迈步”“蹲”“挽起”“走下”等,突出他工作之认真细心。这段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
[对应考点二] 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
解读: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指津:通讯中的人物,如果加入几个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人物的形象就会更加鲜明突出,人物就可以“站”起来。细节在人物通讯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细节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
(2)细节能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细腻、生动。
(3)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通讯的可读性和新闻的可信度。
总之,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后面[落实应用板块]中第7题。
三、阅读“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部分,思考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4. 袁隆平的研究与国际权威的矛盾之处体
现在哪里?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1)体现:①袁隆平认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而国际上的知名权威则认为“杂交水稻无优势”。[对应考点一] ②袁隆平培育雄性不育系,然后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的观点与国际上著名学者的“不可能”的断言相矛盾。
(2)作用:紧扣小标题“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突出了袁隆平极大的勇气与超凡的自信,彰显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阅读“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部分,思考并回
答下面的问题:
5. 有人说杂交水稻是“三不稻”,袁隆平是
如何反驳这一说法的?
提示: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面对贬斥杂交稻的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袁隆平心平气和,写了一封信寄给人民日报社,这封信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他用事实和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充分地否定了那些谣言,以事实捍卫了科学的原则。
[对应考点一]五、阅读“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部分,思考并回
答下面的问题:
6.“在一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上,主持人问作为特邀嘉宾
的袁隆平是不是也做梦”中的“梦”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梦”有两方面的含义,表面是指现实的梦境,深层的含义是理想和梦想。
7.袁隆平谈“梦”的细节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从袁隆平谈“梦”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袁隆平是一个有着高尚品德的人,他有着为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追求的精神。
1.说说本文标题的特点。
明确:这篇通讯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自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突出了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深切赞叹之情。副标题“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交代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要人物——袁隆平。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
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明确: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把内容分成四个部分,“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分别从工作态度和方法、学术品格、道德操守、理想志向四个方面刻画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光辉形象。3.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
贯串全文的中心线索。
明确:文章综合运用了倒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方法,详略得当,将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育种、植株,应用中的困难、希望、失望、成功等事件进程,安排得一波三折;叙事又能紧紧围绕人物的精神品质层层展开,线索清楚,衔接自然。贯串全文的中心线索: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写法归纳
1.使用小标题,观点鲜明,事迹醒目
文章为“总——分”结构,首先总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然后用四个小标题,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他的事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记叙、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地插入了议论和抒情,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如文中“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等句子就是作者的议论。
3.多角度刻画,选材典型
整篇通讯都是来写袁隆平的,作者为了写好这则通讯,在宏观上作了仔细的考虑,把袁隆平对科学的追求分成了几个方面,多角度刻画人物,写得既全面又具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文中袁隆平反驳不实报道、反对推广“玉米稻”等事例的选用,就是作者选材典型的代表。
4.细节描写形象生动
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具体可感,如在文中,有这样几句话:“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蕊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很好地表现了袁隆平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时异常喜悦、兴奋的心情。
写法精讲
细节描写的方法
1.简墨白描画细节
用白描的手法描摹细节,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其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事物的动态和风貌,使其不仅逼真而且传神,有意蕴。
2.个性动作显细节
富有个性的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的主要方法。 3.特色语言现细节
细节描写还可以重点描述人物具有特色的语言,以其语言细节反映人物性格。
? 针对练笔
请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表现母爱的片段。(30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人们都说母爱情深,我觉得他们说得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它会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窗外下着小雨,我起床一看,都七点了。
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嫌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轻轻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似乎想帮着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出门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我的鞋带还是没系完,她索性就蹲下来,帮助我系好了没系完的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工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我匆匆下了楼,走到小区的拐角处,回头一看,妈妈正在阳台上向我这里张望。我能感觉到,那眼神将一个字悄悄地写进了我的心里。
?
? 素材发现
? 应用范例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圣-埃克苏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著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
——选自2011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点击下图片进入“落实应用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