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2 13:4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层训练】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培优卷)含答案 部编版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那个小伙子头上缠着bēnɡ dài( ),shānɡ shì( )很重,神志已经不qīnɡ xǐnɡ( )了。
(2)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pǔ sù( )的生活,从没有 shē chǐ( )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chóu jí( )的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的。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 jīn chí bù gǒu( ),shě jǐ wèi gōng( ),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①jiāng ②jiàng 将领( ) 将军( ) 将要( )
(2)①yūn ②yùn 晕倒( ) 晕车( ) 眩晕( )
(3)①chēng ②chèn 对称( ) 堪称( ) 称心( )
三、形近字组词。
剂( ) 龄( ) 拒( ) 醉( ) 拖( )
挤( ) 玲( ) 柜( ) 碎( ) 施( )
四、词语练习。
1、将句中带下划线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不改变句子意思的词语。
①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________
②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________
③沃克医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________
④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神情 ________的大脑 ________的男子汉
________的脸色 ________的目光 ________的白床单
五、按照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并完成练习。
“拟”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画。“拟”在字典中有多个意思,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拟”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①设计;起草 ②打算;想要 ③模仿 ④相比 ⑤猜测;假设
1.写字台上,放着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
2.童话故事虽然都是虚拟的,但是我们希望能多看到一些美好的故事。( )
六、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失:①丢;②没有掌握住;③错误,疏忽;④没有达到目的;⑤改变常态。
(1)他失足掉到了河里。 ( )
(2)人们见了他都大惊失色。 ( )
(3)要是再不下去,你可要坐失良机了。 ( )
(4)你不能把别人的功劳当过失。 ( )
七、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 )见( ) 青筋( )( ) 一( )不( ) 汗如( )( )
肃( )起( ) ( )有( )思 ( )( )之躯 舍( )为( )
1.在三伏天里,工人们在工地上 。
2.我们要学习雷锋 的精神。
3.黄继光以 挡住了敌人的枪眼,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4.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让人 。
八、下面句子中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B.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是父母所生?
C.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的。
D.没有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九、读句子,选择对应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填空
(1) 选出下面句子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①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 )
②“岸英!岸英!”毛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
③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
(2) _______________ 作者通过以上细节描写, 反映了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表现了毛主席 丧子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和对儿子毛岸英的 __ 之情
十、课文直通车。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吟诵赞美 她,如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2.我们从王昌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悟到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从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朋友情深。
3.沃克医生夸________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________!堪称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在____________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知道这个噩耗后极度__________的心情和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的情感和__________的胸怀。
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
十一、按要求,写句子。
1.白白的礁石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像一片白云在天边浮着。(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注视着动静。(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
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十三、课内阅读。(12分)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zhuǎn zhuàn)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wū wù)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yǐ qǐ)不要叫那些富翁 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划去选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2分)
2.兵士在“我”身上搜寻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找出选文中的关键词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传世宝”的意思,并说说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
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
这一句中“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这一切”是指________。
(2)“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4)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第三部分 写作天地
十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请用上动作描写,以“正在 的人”为题,来写一篇文章吧。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绷带 伤势 清醒 (2)朴素 奢侈 筹集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二、(1)② ① ① (2)① ② ② (3)② ① ② 第(1)题,“将”在指就要、快要或带领时,读“jiāng”,如“将要,即将,将军”;在表示“搀扶”“保养”“繁殖”等意时,也读“jiāng”。指军衔名或泛指高级军官时,读“jiàng”,如“将领”。第(2)题,“晕”主要指昏迷时,读“yūn”,如“晕倒,晕厥”。当“晕”指头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有要跌倒的感觉时,读“yùn”,如“晕车,晕船,眩晕”。第(3)题,当“称”是叫、叫作、名称、说、赞扬、举的意思时,读“chēng”,如“自称,堪称”;指适合、相当时,读“chèn”,如“对称,匀称,称心”。
三、【答案】麻醉剂 年龄 拒绝 喝醉 拖地 挤开 玲珑 衣柜 破碎 实施
四、1、镇静;竟然;温和;神色
2、惊疑;清醒;真正;苍白;柔和;崭新
五、N ni 扌 四 1.① 2.⑤
六、(1)②(2)⑤(3)①(4)③
七、针 血 暴起 声 吭 雨下 然 敬 若 所 血肉 己 公
1.汗如雨下 2.舍己为公 3.血肉之躯 4.肃然起敬
八、答案 B 解析 A 项是反问句, D 项是双重否定句,都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 是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 B 项是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 C 项是陈述句,陈述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所以本题选 B。
九、
(1)答案 ①B ②A ③C 解析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 描写、心理描写等。语言描写一般用引号表示人物直接说的话,如第 ②题中的“‘岸英!岸英!'”。动作描写是用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 如第①题“吸” 这个动词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则是对人物面 部表情的描写,如第③题中的“目光中流露出” 。 (2)答案 悲痛 怀念
十、1、黄河远上白云间 三万里河东入海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刘伯承 钢板 军神
4、青海长云暗雪山 不破楼兰终不还
5、抗美援朝 悲痛 岸英的遗骨是否运回国内安葬 常人 超人
十一、1.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一样挂在空中。
2. 土是背来的。
3. 队长说:“我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
4.战士们冒着大雨,踏着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
5. 夜深了,人们注视着学校周围的动静。
十二、(1)B
(2)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3)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是欣喜之泪。
(4)D
十三、1.zhuàn fèng wū yǐ
2.毫无所得。 失望。
3.动作描写。 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兵士贪婪的丑恶嘴脸。
4.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贝。 选文中的“传世宝”指的是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5.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十四、【参考答案】
(1)想不到;作者没想到这位失明的乞讨者能知晓孩子给他钱;小男孩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
(2)作者被盲人所感动或乞讨者的举动让“我”振奋。作者的心因此开朗了许多。自己以前受过的挫折算不了什么,觉得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3)他是一位正视挫折,敢于、乐于庄重地行使自己劳动权利的人。
(4)要热爱生活,珍惜我们的一切。
【解析】(1)第一空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第二空带着问题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点评】(1)第一空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第二空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第三空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