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3.3《自己之歌节选》(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3.3《自己之歌节选》(课件3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2 07: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
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契诃夫
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可以说他迷失了自我,也可以说他找到了自我。
从道家来看,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指的不是“我”与万物是如何一致的问题,而是说“我”是万物中的一个分子,同根和一体指的是共同的生存环境状态,物与我,是同环境而影响,不同状态而得到自我的认知。道家强调的是如何认识“我”,并不是“无我”,说的是“我”在何处的问题。所以说随顺自然、体合于道。
在佛法也有类似的概念,佛法是说一切有情万物的本质是自性,认识自性的基础是真如,也就是意识的最基础点。这里强调的是意识对自我判断,而不是如何看外物。而且特别应该说明的是意识的一切概念只应用于有情众生。简单说也就是认识事物是依靠意识判断思维,没有意识上的见闻觉知则对外物毫不觉察。
结合在一起来说,“我”这个概念是自然万物通过自我意识的认知而后形成的统一概念。因此“我”的一切其实都是万物的综合,万物的化现也都可以表示或者象征着“我”的本性。
自己之歌(节选)
美国 惠特曼
作 者 简 介
美国诗歌之父——惠特曼
沃尔特·惠特曼(英语: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出生于纽约州长岛,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Leaves of Grass)。
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长岛。父亲务农,因家贫迁居布鲁克林,以木工为业,承建房屋;他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民主思想家潘恩的作品很感兴趣,这使惠特曼也深受影响。惠特曼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童年时还当过信差,学过排字。后来在报馆工作,又成为编辑。他喜欢游荡、冥想,喜欢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更喜欢城市和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演讲术,喜欢阅读荷马、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1846年2月至1848年1月任《布鲁克林之鹰》的编辑。
1848年去新奥尔良编辑报纸,不久回到布鲁克林。此后的五、六年中,他帮助年迈的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自由散漫,随意游荡;与少年时一样,尽情地和船夫、领航员、马车夫、机械工、渔夫、杂工等结交朋友。
1855年《草叶集》的第1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其中最长的一首,即后来被称为《自己之歌》的那首诗。共1336行。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的普通人。这薄薄一册划时代的诗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只有爱默生给诗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惠特曼从这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
《草叶集》是惠特曼诗集最重要的著作,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集中的诗歌便像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们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写 作 背 景
惠特曼创作《自己之歌》的时候,美国刚刚摆脱了英国的禁锢,获得了独立,美国开始独立发展经济,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还是依赖着英国,比如文化方面还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特色文化。他生活在美国,目睹和感受着美国的独立、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也有这么一批文化工作者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化努力着,而惠特曼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时代赋予了他特殊的任务,在美国百姓心中唱响“自我之歌”,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己之歌》应时代的号召,引领着美国人找到“自我”。本诗节选自《自己之歌》第31节。
整 体 感 知
朗读诗歌,理清节选部分的脉络




我对待世间万物平等
我出身平凡,但能量巨大
我不受拘束且无所不能
认识自我
赞美万物
颂扬自我
意识觉醒,重视自我
意 象 分 析
《自己之歌(节选)》选取了哪些意象?在意象的选取上有什么特点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星星、蚂蚁、砂砾、黑莓、
火成岩、爬虫、大的怪物、麋鹿等
平凡、渺小、宏大、奇特
神奇的意象,抒发了对个体价值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开放、独立的个性的追求。
问 题 探 究
1.《自己之歌(节选)》这首诗歌第一节借助“草叶、星星、蚂蚁、沙、鹪鹩的卵、雨蛙、藤蔓四延的黑莓”这些意象营造了诗歌什么样的意境?
生命因为独特而美。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称颂的。无论多么渺小的生命都是宇宙的宠儿。每一个生命都是绚丽的风景,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奇迹!作者笔触细腻,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写起,从看似细小的景物里抒发伟大的情感。
2.《自己之歌(节选)》中“我看出我是和片麻石、煤、藓苔、水果、谷粒、可食的菜根混合在一起,并且全身装饰着飞鸟和走兽”这两句充满意境的诗具有怎样的含意?
  在诗人的眼中,万物浑然一体,个体的区别只是表象,表象之下隐藏的是生命统一的本质。
诗 歌 主 旨
诗歌中的我,表面上似乎是诗人自己,实际上是诗人在借用“自己”二字表现一个大“我” ,即改造大自然、开拓新大陆的美国广大的劳动群众。诗中的“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具体的我,二是象征群体的我,我是一个综合形象。诗人置身于劳动者之中,诗中的“我”也是美国式“新人”形象。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