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新教材)粤教版物理选择性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含答案
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
一、选择题。
1、(多选)机械波传播的是( )
A.介质中的质点 B.质点的运动形式
C.能量 D.信息
2、关于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某一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B.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C.表示各个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D.表示各个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3、关于波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波都能发生折射现象
B.发生折射时,波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不是所有的波都能发生折射
D.波发生折射时,波长、频率和波速都会发生变化
4、关于多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C.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5、(双选)对于介质中正在传播的一列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播速度等于波中某质点的振动速度
B.某质点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波长
C.波的周期等于波源振动的周期
D.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6、下述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质点,振动的振幅最大,振动减弱的质点振幅可能为零
C.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所走过的路程等于波长
D.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波长和频率均增大
7、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B.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相同
C.形成纵波的质点随波一起迁移
D.形成横波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一起迁移
8、如图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动图像。绳上有A、B、C、D、E、F、G、H、I九个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E、F、H具有相同的位移
B.A、C位移相同,H、F位移方向相反
C.B、I振幅相同
D.A、B振幅相同
9、一块小石子投入河水中激起一列水波,遇到障碍物后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障碍物是( )
A.静止在河面的渔船 B.静止在河面的货船
C.竖立在河中的竹竿 D.竖立在河中的桥墩
10、(双选)火车上有一个声源发出频率一定的音乐。当火车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观察者听到并记住了这个音乐的音调。以下情况中,观察者听到这个音乐的音调比原来降低的是( )
A.观察者静止,火车向他驶来
B.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向着火车运动
C.观察者静止,火车离他远去
D.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远离火车运动
11、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三个质点从图示时刻起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先后次序是( )
A.b,c,a B.c,b,a C.a,b,c D.a,c,b
12、关于波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波的波长一定等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B.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C.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大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D.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二、填空含实验题。
13、如图1所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c和f分别为ae和bd的中点,则:
(1)在a、b、c、d、e、f六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
(2)若两振源S1和S2振幅不相同,此时位移为零的点是________。
(3)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ace连线上,以a为原点的一列完整波形,标出e点。
14、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其开始沿y轴做振幅为8 cm的简谐运动,在t=0.25 s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cm/s;在t=________s时,位于x2=45 cm处的质点N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
三、解答题。
15、(计算题)地震时,震源会同时产生两种波,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3.5 km/s 的S波,另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7.0 km/s的P波。一次地震发生时,某地震监测点记录到首次到达的P波比首次到达的S波早3 min。假定地震波沿直线传播,求震源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x。
16、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5 s时刻的波形图。
(1)求该简谐横波的振幅与波长;
(2)若2T>t2-t1>T,波速可能为多大?(T为周期)
17、(计算类综合题)一列简谐波在t1=0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波中质点M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且t2=0.45 s时质点M恰好第3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试求:
(1)此波向什么方向传播;(回答“向左”或“向右”)
(2)波速是多大;
(3)从t1=0至t3=1.1 s时间内波中质点N运动的路程和t3时刻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2022春(新教材)粤教版物理选择性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含答案
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
一、选择题。
1、(多选)机械波传播的是( )
A.介质中的质点 B.质点的运动形式
C.能量 D.信息
【答案】BCD
2、关于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某一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B.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C.表示各个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D.表示各个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答案】B
3、关于波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波都能发生折射现象
B.发生折射时,波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不是所有的波都能发生折射
D.波发生折射时,波长、频率和波速都会发生变化
【答案】A
4、关于多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C.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答案】D
5、(双选)对于介质中正在传播的一列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播速度等于波中某质点的振动速度
B.某质点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波长
C.波的周期等于波源振动的周期
D.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答案】CD
6、下述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质点,振动的振幅最大,振动减弱的质点振幅可能为零
C.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所走过的路程等于波长
D.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波长和频率均增大
【答案】B
7、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B.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相同
C.形成纵波的质点随波一起迁移
D.形成横波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一起迁移
【答案】D
8、如图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动图像。绳上有A、B、C、D、E、F、G、H、I九个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E、F、H具有相同的位移
B.A、C位移相同,H、F位移方向相反
C.B、I振幅相同
D.A、B振幅相同
【答案】A
9、一块小石子投入河水中激起一列水波,遇到障碍物后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障碍物是( )
A.静止在河面的渔船 B.静止在河面的货船
C.竖立在河中的竹竿 D.竖立在河中的桥墩
【答案】C
10、(双选)火车上有一个声源发出频率一定的音乐。当火车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观察者听到并记住了这个音乐的音调。以下情况中,观察者听到这个音乐的音调比原来降低的是( )
A.观察者静止,火车向他驶来
B.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向着火车运动
C.观察者静止,火车离他远去
D.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远离火车运动
【答案】CD
11、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三个质点从图示时刻起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先后次序是( )
A.b,c,a B.c,b,a C.a,b,c D.a,c,b
【答案】B
12、关于波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波的波长一定等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B.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C.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大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D.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
【答案】A
二、填空含实验题。
13、如图1所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c和f分别为ae和bd的中点,则:
(1)在a、b、c、d、e、f六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
(2)若两振源S1和S2振幅不相同,此时位移为零的点是________。
(3)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ace连线上,以a为原点的一列完整波形,标出e点。
【答案】(1)a、c、e b、d、f (2)c、f (3)见解析。
【解析】(1)由题图1可知,a点是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而b、d点是波峰与波谷的相遇点,e点是波峰与波峰的相遇点。由于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加强点的连线上的c点也是振动加强点;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所以振动加强点是a与e,振动减弱点是b、d;c在振动加强点的连线上,f在振动减弱点的连线上,因此c是振动加强点,而f是振动减弱点。
(2)若两振源S1和S2振幅不相同,波峰与波谷相遇处点的位移不为零,平衡位置相遇处点的位移为零,此时刻位移为零的点是:c、f。
(3)完整波形如图所示:
14、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其开始沿y轴做振幅为8 cm的简谐运动,在t=0.25 s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cm/s;在t=________s时,位于x2=45 cm处的质点N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
【答案】20 2.75
三、解答题。
15、(计算题)地震时,震源会同时产生两种波,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3.5 km/s 的S波,另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7.0 km/s的P波。一次地震发生时,某地震监测点记录到首次到达的P波比首次到达的S波早3 min。假定地震波沿直线传播,求震源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x。
【答案】1 260 km
【解析】设P波的传播时间为t,则x=vPt,x=vS(t+Δt)
解得x=Δt,代入数据得x=1 260 km。
16、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5 s时刻的波形图。
(1)求该简谐横波的振幅与波长;
(2)若2T>t2-t1>T,波速可能为多大?(T为周期)
【答案】(1)5 cm 8 m (2)见解析。
【解析】(1)根据题图可以求出,振幅A=5 cm,波长λ=8 m。
(2)若波向右传播,从t1=0到t2=0.05 s,有t2-t1=T+nT,
解得周期T= s,因2T>t2-t1>T,所以n=1,T= s=0.04 s,
波速v==200 m/s;
若波向左传播,从t1=0到t2=0.05 s,
有t2-t1=T+nT,
解得周期T= s,因为2T>t2-t1>T,
所以n=1,T= s= s,
波速v==280 m/s。
17、(计算类综合题)一列简谐波在t1=0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波中质点M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且t2=0.45 s时质点M恰好第3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试求:
(1)此波向什么方向传播;(回答“向左”或“向右”)
(2)波速是多大;
(3)从t1=0至t3=1.1 s时间内波中质点N运动的路程和t3时刻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答案】(1)向右 (2)2 m/s (3)110 cm -2.5 cm
【解析】(1)分析题图,M点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根据波动规律可知,波源振动,带动临近质点振动,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先振动的质点的运动情况,可知此波向右传播。
(2)在t2=0.45 s时,质点M恰好第3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
根据时间关系可知,T=0.45 s
解得周期T=0.2 s
分析题图可知,波长λ=0.4 m
根据波长、周期和波速的关系可知,
波速v==2 m/s。
(3)在t1=0至t3=1.1 s这段时间内,质点N经过了5个周期
走过的路程s=22×5 cm=110 cm
t3时刻的位移为-2.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