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新教材)粤教版物理选择性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含参考答案
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机械波
一、选择题。
1、在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块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地向外传播,当波传播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
A.随波纹漂向湖岸 B.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 D.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
2、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波,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3、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一定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的措施是( )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B.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C.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4、关于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比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
B.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比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小
C.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D.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小
5、(多选)一列波正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波的振幅为A,波速为v,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传播方向前进了λ
B.质点P完成了次全振动
C.质点P此时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
D.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5A
6、当波源远离观测者时,观测者所接收到的频率f′和波源振动的频率f的关系为( )
A.f′=f B.f′f D.无法确定
7、(双选)把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在玻璃罩外仍然可以听到闹钟的铃声。但如果将玻璃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出去,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 )
A.声波是纵波
B.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后,闹钟就不再响铃了
C.气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图乙描述的是( )
A.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B.b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C.c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D.d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9、如图所示,在空旷的广场上有一堵较高大的墙MN,在墙的一侧有一个正在播放男女合唱歌曲的声源O,某人从A点走到墙后的B点,在此过程中,如从衍射的角度来考虑,则会听到( )
A.声音变响,男声比女声更响
B.声音变响,女声比男声更响
C.声音变弱,男声比女声更弱
D.声音变弱,女声比男声更弱
10、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当警车向你驶来时,你听到警笛声的音调会变低
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11、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其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质点O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时,形成的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8 m/s,波源O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0.4 s,B是沿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则( )
A.图中x轴上O、A之间的距离为3.2 m
B.波源O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C.在一个周期内,质点A将向右运动一个波长的距离
D.图示时刻质点B所受的回复力方向沿y轴正方向
12、如图所示,一小型渔港的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 m,在防波堤后A、B两处有两个小船进港躲避风浪,某次海啸引起的波浪沿垂直于防波堤的方向向渔港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 m,则A、B两处小船完全不受波浪影响
B.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 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C.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 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
D.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 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二、填空含实验题。
13、如图1所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c和f分别为ae和bd的中点,则:
(1)在a、b、c、d、e、f六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
(2)若两振源S1和S2振幅不相同,此时位移为零的点是________。
(3)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ace连线上,以a为原点的一列完整波形,标出e点。
14、21世纪初某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已知地震波分三种:横波(S波),波速vS=4.5 km/s;纵波(P波),波速vP=9.9 km/s;面波(L波),vL<vS。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弹簧振子B(如图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明显振动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
(2)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三种波形各对应的地震波类型:a为________波,b为________波,c为________波。(均填“S”“P”或“L”)
(3)若在地震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 s,则地震台距震源约为________km。
三、作图题。
15、某同学在t=0时刻手抓绳子左端(右端绳头固定)将其上下抖动,经过形成的绳波如图所示,试画出再经过形成的绳波。
四、计算类综合题。
16、(计算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像。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17、(计算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0和x=0.6 m处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6 m,求其波速和波长。
18、(计算题)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25 cm,速度为340 m/s,当发生折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变为80 cm,求:
(1)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频率;
(2)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2022春(新教材)粤教版物理选择性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含参考答案
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机械波
一、选择题。
1、在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块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地向外传播,当波传播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
A.随波纹漂向湖岸 B.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 D.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
【答案】D
2、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波,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答案】D
3、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一定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的措施是( )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B.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C.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答案】D
4、关于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比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
B.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比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小
C.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D.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小
【答案】A
5、(多选)一列波正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波的振幅为A,波速为v,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传播方向前进了λ
B.质点P完成了次全振动
C.质点P此时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
D.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5A
【答案】ABC
6、当波源远离观测者时,观测者所接收到的频率f′和波源振动的频率f的关系为( )
A.f′=f B.f′f D.无法确定
【答案】B
7、(双选)把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在玻璃罩外仍然可以听到闹钟的铃声。但如果将玻璃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出去,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 )
A.声波是纵波
B.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后,闹钟就不再响铃了
C.气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CD
8、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图乙描述的是( )
A.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B.b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C.c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D.d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答案】B
9、如图所示,在空旷的广场上有一堵较高大的墙MN,在墙的一侧有一个正在播放男女合唱歌曲的声源O,某人从A点走到墙后的B点,在此过程中,如从衍射的角度来考虑,则会听到( )
A.声音变响,男声比女声更响
B.声音变响,女声比男声更响
C.声音变弱,男声比女声更弱
D.声音变弱,女声比男声更弱
【答案】D
10、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当警车向你驶来时,你听到警笛声的音调会变低
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答案】D
11、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其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质点O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时,形成的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8 m/s,波源O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0.4 s,B是沿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则( )
A.图中x轴上O、A之间的距离为3.2 m
B.波源O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C.在一个周期内,质点A将向右运动一个波长的距离
D.图示时刻质点B所受的回复力方向沿y轴正方向
【答案】D
12、如图所示,一小型渔港的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 m,在防波堤后A、B两处有两个小船进港躲避风浪,某次海啸引起的波浪沿垂直于防波堤的方向向渔港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 m,则A、B两处小船完全不受波浪影响
B.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 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C.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 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
D.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 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答案】D
二、填空含实验题。
13、如图1所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c和f分别为ae和bd的中点,则:
(1)在a、b、c、d、e、f六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
(2)若两振源S1和S2振幅不相同,此时位移为零的点是________。
(3)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ace连线上,以a为原点的一列完整波形,标出e点。
【答案】(1)a、c、e b、d、f (2)c、f (3)见解析。
【解析】(1)由题图1可知,a点是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而b、d点是波峰与波谷的相遇点,e点是波峰与波峰的相遇点。由于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加强点的连线上的c点也是振动加强点;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所以振动加强点是a与e,振动减弱点是b、d;c在振动加强点的连线上,f在振动减弱点的连线上,因此c是振动加强点,而f是振动减弱点。
(2)若两振源S1和S2振幅不相同,波峰与波谷相遇处点的位移不为零,平衡位置相遇处点的位移为零,此时刻位移为零的点是:c、f。
(3)完整波形如图所示:
14、21世纪初某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已知地震波分三种:横波(S波),波速vS=4.5 km/s;纵波(P波),波速vP=9.9 km/s;面波(L波),vL<vS。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弹簧振子B(如图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明显振动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
(2)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三种波形各对应的地震波类型:a为________波,b为________波,c为________波。(均填“S”“P”或“L”)
(3)若在地震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 s,则地震台距震源约为________km。
【答案】(1)B (2)P S L (3)62.7
三、作图题。
15、某同学在t=0时刻手抓绳子左端(右端绳头固定)将其上下抖动,经过形成的绳波如图所示,试画出再经过形成的绳波。
【答案及解析】由题意可知,经过,波沿绳传播到第5个质点,再经,波沿绳传播到第17个质点,且质点刚要向下振动,质点1回到平衡位置刚要向下振动,此时绳波如图所示。
四、计算类综合题。
16、(计算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像。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解析】(1)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36 cm ①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T=2 s ②
所以波速v==18 cm/s。 ③
由图(b)知,当t= s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xP、xQ。由图(a)知,x=0处y=-=Asin(-30°),因此xP=λ=3 cm。 ④
由图(b)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过Δ t= 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xQ-xP=vΔt=6 cm ⑤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xQ=9 cm。 ⑥
【答案】(1)18 cm/s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9 cm
17、(计算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0和x=0.6 m处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6 m,求其波速和波长。
【答案】2 m/s 0.8 m
【解析】由题图可知,周期T=0.4 s
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于波长大于0.6 m,结合题图可知,波从A点到B点的传播时间Δt=0.3 s
波速v=,代入数据得v=2 m/s
波长λ=vT,代入数据得λ=0.8 m。
18、(计算题)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25 cm,速度为340 m/s,当发生折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变为80 cm,求:
(1)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频率;
(2)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答案】(1)1 360 Hz (2)1 088 m/s
【解析】(1)声波由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
由v=λf得f== Hz=1 360 Hz。
(2)因频率不变,有=
得v′= v=×340 m/s=1 088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