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读美文 滋养心灵
读人物 知人知情
背名句 烂熟于胸
写法领悟借鉴
素材发现应用
领读课文
精读课文
全解课文
第四单元
晨读识记板块
第14课
语篇全解板块
领悟发现板块
落实应用板块
责 任
[英国]威廉·巴克莱
责任是滋养万物之泉,只要一开始流出来,就源源不断。在奉献的协约上,它是良知的那一章,盖有“责无旁贷”四个字。
对于自己,你别无他物。有人帮你,是你的造化。无人帮你,是别人的本分。没有人应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要为自己负责。这就是人对自己的责任。
责任是认为世界和人生欠我们多少的时候,也感觉到我们欠世界和人生究竟是多少。而对别人的责任,是当你用手按住自己的伤口时,不为自己的生死所限制,在为受伤的别人分担着所有的痛苦。
应该让孩子知道,如果他们犯了什么错误,责任就要由他们自己拿出勇气来承担。这样,他长大了,便会慢慢懂得: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他的责任是什么。同时,我们也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尽到了教育的责任。
责任是国家让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而公民对国家又负有什么责任呢?不能忘记责任这两个字。对他人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人是家庭的一分子,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人如果在这两个方面都尽到了责任,那么当死神倏尔降临时,也就问心无愧而少有遗憾。
责任不会理睬厄运的压力。就是喝下了许多苦汁,它也不会杂乱无章。责任的格言是:“如果某一件事的原状是如此,那就是如此,不容变更。”
生活让人感到美好。创造这种美好生活的就是那有责任感的一类人。由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爱,才认识到自己,而在努力地向社会做出贡献,以尽到自己的责任。
责任的全部意义,就是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要你去做,尽管你不一定喜欢。
现实有许多风险的事,人难保不会有心碎的可能。不想选择担惊受怕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拿出责任感来。
一、人物档案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樊川先生”。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江西、淮南等地军府
任幕僚多年。后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最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的文学创作中,诗歌的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作比,称他为“小杜”;又将李商隐与他合称为“小李杜”。
二、人物轶事
杜牧未考先中
大和二年(828),大唐帝国的又一次科举考试即将开始。今年与往年不一样的是,考试在即,从各地涌来的士子们却不是埋头苦读准备考试,而是争相传看一篇文章,凡看过者,无不赞不绝口。这篇文章就是杜牧的《阿房宫赋》。文章也传到了太学博士吴武陵手中,吴武陵看后大为赞赏,马上拿着文章找主持科举考试的崔郾,说:“我近日看到无数文人争相传看这篇文章,作者的确是不世之
材,希望大人能点他为状元!”崔郾说:“不行,从状元到第四名已经内定了,这事恐怕难办。”吴武陵有些动怒了,说:“如果不行,那请你点他为第五名,如果还不行,就请你把这篇文章还我!”崔郾无奈,只好答应了吴武陵的请求。吴武陵走后,有人说杜牧举止轻佻、行为放浪,请崔郾再考虑考虑。崔郾坚定地说:“我已经答应吴先生了。杜牧就算是个小商小贩,也不能更改了!”考试结束,杜牧果然中了第五名进士。
1.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2.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奈何取之尽锱铢, ?
3.使负栋之柱, ;架梁之椽,
。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千万人之心也
人亦
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多于南亩之农夫
多于机上之工女
4.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
5.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
6.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多于九土之城郭
多于市人之言语
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
不鉴之
一、背景链接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写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的。当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唐敬宗李湛即位后,更是荒淫无度,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唐敬宗与秦始皇之间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写作《阿房宫赋》借古讽今,正像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二、主旨领悟
《阿房宫赋》运用丰富的想象,极力形容阿房宫的壮丽和宫廷生活的奢侈荒淫,进而指出秦朝不惜民力,只知穷搜民财,终于亡国,意在以秦警唐,提醒唐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表现了一个正直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三、行文脉络
四、相关知识
赋
“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赋非常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完结,灭亡
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古今异义词,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丝绸
古今异义词,古义:宫室群参差分布,彼此回环
掩抱,飞檐交错连接;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的样子
萦绕曲折的样子
所,座
名词用作动词,起云彩
名词用作动词,出现龙
古今异义词,古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这
里是“天气”(雨雪阴晴)的意思;今义:一定地区里
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
道有几千几万座。
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彩怎会有龙飞起?宫殿
楼阁之间凌空的通道跨越天空,不是雨过初晴,怎么出现
了彩虹?高高低低令人迷蒙,分不清是西还是东。
[环节二 分析文理]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表现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一句
是 ( )
A.六王毕,四海一
B.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C.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解析:A项,交代阿房宫建造的时代背景。
答案:A
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用了
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阿房宫里桥梁和复道的奇丽壮观。
解析:D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是比喻的手法。
答案:D
名词用作状语,乘辇车
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名词用作动词,弹琴
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动词,去,到
美丽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译文:
( )
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
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杳然无声,
不知道它驶向什么地方。
判断句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译文:
( )
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
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
水河上飘起一层油脂,(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
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
判断句
(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译文:
( )
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容,都极尽娇美。
(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能被皇帝宠幸。
被动句
C.梳妆台前镜子的闪烁、黑发纷纷的姿态、漂浮胭脂
的流水,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椒兰香,组成一幅绮艳的画面。
D.作者突出描写了车轮声驶过所发出的极具震撼力的
声音以及渐行渐远的声音,揭示了宫女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解析:D项,揭示的是秦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
答案:D
古今异义词,古义:搜集的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
奢侈
露天谷仓
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
骄奢顽固
名词用作动词,成为焦土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译文:
( )
(2)戍卒叫,函谷举。
译文:
( )
使那支撑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函谷关被刘邦攻破了。
状语后置句
被动句
D.段末作者简练概括地揭示出秦王朝无道导致农民起
义,阿房宫成为一片焦土是无可避免的历史结局。“可怜”一词,对秦王朝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解析:D项,“‘可怜’一词,对秦王朝给予了深深的同情”说法不当。
答案:D
名词活用作动词,灭族,杀尽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译文:
( )
灭掉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国灭
族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
判断句
解析:B项,作者指出的是爱民和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答案:B
1.想象、比喻与夸张
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活现出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
本文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
3.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课内素材
阿房宫绵延几百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六国粉黛齐聚一宫,天下珍宝倚叠如山。但是这美丽壮观的宫殿最终化为焦土。由此杜牧发出千古一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即六国被自己打败了,秦也被自己打败了。
相关素材
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刘邦原来是一个“贪于财货,好美姬”的地痞无赖。但当他发现要成就大事,必须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时,就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攻下关中后,他“籍吏民,封府库,还军霸上”“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最终走向了成功。有所作为的人大都先战胜自己,再战胜别人。
共性发掘 歌德说:“谁不能克制自己,他就永远是个奴隶。”善于克制自己,战胜自己,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拥有完美无憾的人生。而克制不住激情和欲望的魔力,被它们所牵制,扬其波逐其流,就难以成就事业,甚至会走向自取灭亡的可悲境地。
上述素材可以应用到与“克制欲望”“战胜自我”“居安思危”“爱民”等相关的作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