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2.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3.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质有KNO3、NaOH、X、BaCl2,其中X可能是
A.CuSO4
B.K2CO3
C.NaNO3
D.MgCl2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煤用于发电
B.铜丝作导线
C.氮气作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发酵
5.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Fe2O3 C.CO2 D.NaOH
6.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
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
7.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小明对某溶液溶质成分的几种猜测中合理的是( )
A.H2SO4 NaOH NaCl B.KNO3 NaCl CuSO4
C.Na2CO3 NH4Cl HCl D.MgCl2 Na2SO4 KOH
8.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 Mg2+、 CO32- B.H+、 Cu2+、 NO3-
C.NH4+、 Fe3+、 SO42- D.K+、 Ba2+、 Cl-
二、简答题
10.农业上适时适量的使用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亮同学家种植蔬菜大棚,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她向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1)施用碳酸氢铵的同时不能施用草木灰,理由是______.
(2)他认为“使用化肥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赞同他的观点吗?______ ,理由 是_______.
11.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三、推断题
1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产汽水;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
(2)B→D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OH、NaCl、CuCl2、Mg(OH)2、CaCO3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取样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操作Ⅰ和操作Ⅱ相同,其名称是_______。
(2)无色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原固体粉末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丁为单质,则此类反应一定属于____(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2)若丁为水,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丁为蓝色沉淀,则甲可能为_____(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四、实验题
15.“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操作B中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
(3)用提纯后精盐配制3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D 装瓶时,有部分溶液流出瓶外
16.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滴入稀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此时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B中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滴入稀盐酸后,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
(3)C中观察到______的实验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位于铜前。
五、计算题
17.小明同学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对回收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以下实验:取2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8.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为:,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C
6.D
7.B
8.A
9.D
10. 草木灰显碱性,二者能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使化肥肥效降低 不赞同 如果无限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引起“赤 潮”“水华”等现象
11. 分别取少量的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固体溶解后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其中一个试管中溶液颜色变红,另一个试管中溶液颜色仍为无色透明;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
12. CaCO3 CaO 化合反应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13. 过滤 CO2 NaCl+AgNO3=AgCl↓+NaNO3 NaCl、Mg(OH)2
14. 置换反应 CuSO4(合理均可)
15. ACB 有较多固体出现时 AC
16. NaCl(或NaCl和酚酞)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锌的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7.(1)10;
(2)解:设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x
x=3.65%
答: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
18.(1)22
(2)解: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62.5%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