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章末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中,对应的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不相符合
A.火碱 氢氧化钠 NaOH B.纯碱 碳酸钠 Na2CO3
C.熟石灰 氧化钙 CaO D.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2.翻译《化学鉴原》并创造出氢、氧、钠等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我国近代化学先驱是
A.徐寿 B.徐光启 C.侯德榜 D.门捷列夫
3.下列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 B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C实验证明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D滴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硬水
A.A B.B C.C D.D
4.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会造福人类,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干冰用于食品冷冻保鲜 B.食品袋内冲入氮气防腐
C.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污染 D.一氧化碳可做燃料
5.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D.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
6.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熟石灰
A.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7.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酸溶液中都含有H+,则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
8.取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工业废水 100g,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 过滤,得到滤液 95.6g,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液体蒸干,得 到固体 23.4g,则原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A.5.4% B.8% C.16% D.50%
二、简答题
9.某园林工人配制波尔多液时,将胆矾(CuSO4·5H2O)晶体、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胆矾溶于水得到CuSO4溶液),然后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配制波尔多液不用铁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在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所配的波尔多液中是否还含有CuSO4,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测定碳酸钾和氯化钾混合物的组成情况,同学们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列出求解第二次所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
(3)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
(4)滤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配制上述实验时所用的氯化钙溶液,需要22.2%的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6)若将567t上述样品完全转化为氯化钾,则能得到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
三、推断题
11.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素的氯化物,发生以下反应:
(1)A,B的溶液混合后,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B,C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氯化钠溶液。
(3)C,D的溶液混合后,出现红褐色沉淀。试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12.现有 A~E 五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 是红色固体,B 是人体胃液中常见的酸,E 常用于除油污。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
(1)C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2)A 转化为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D 转化为 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3.A、B、C.D、E均为初中化学学过的常见物质,并且都含有地壳中最多的元素,其中C为单质。
(1)物质C为______。
(2)D的用途之一是______。
(3)D→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E→B的转变可以是分解反应 B.B→C转变的反应途径只有一种
C.E→D转变的反应途径只有一种 D.C→D的转变一定放出热量
14.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成功地探究出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和程度(包括“没有变质”、“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请回答问题:
(1)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2)能确定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甲同学说,若步骤Ⅲ的现象是溶液C呈无色,则说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情况是______(填“没有变质”、“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4)乙同学说,该方案的开放度大,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其原因是______。
四、实验题
15.兴趣实验能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实验,某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两种溶液快速全部推入,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液体是NaOH溶液,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
(2)cd段压强变大,其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
(3)实验反思:欲证明C点处反应后的生成物,除了用盐酸还可以用不同类别的物质是什么?(写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上图1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① 写出仪器a的用途______;
②实验室通常用A装置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中能够用于收集较纯净氧气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③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同),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2)小伟设计了上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① 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 小伟观察到乙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请写出可能使其变红的原因,(用文字表述)______。
17.某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结果如下表。
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1)若不慎将“洁厕灵”滴到大理石地面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彩漂液”有效成分H2O2的漂白性进行探究,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已知: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1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①通过以上4个实验发现影响H2O2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___________。
②通过对比实验Ⅲ、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③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将红色布条浸泡到___________℃25mL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五、计算题
18.(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需要水______mL.配制时用到玻璃仪器有______、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2)用配得氢氧化钠溶液与某硫酸溶液反应,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象。
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 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溶液中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实质为______。
③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④若8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恰好中和50g硫酸溶液,试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19.将40g由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100g足量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Ca的相对原子质量:40),试回答:
(1)沉淀质量m= 。
(2)A点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B
6.A
7.C
8.B
9. 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或Fe+CuSO4===Cu+FeSO4) Ca(OH)2+CuSO4===CaSO4+Cu(OH)2↓ 将一根光亮的铁丝插入波尔多液中,观察铁丝表面是否变红
10.(1)
(2)
(3)由(2)可以解得x=11. 1g,那么第一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就应该为22. 2g,共22. 2g+11. 1g=33. 3g,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y。
解得:y=41. 4g,
答: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41. 4g;
(4)溶液b中溶质只有氯化钾,设碳酸钾反应生成的氯化钾质量为z。
解得:z=73. 5g,原样品中还含有56. 7g-41. 4g=15. 3g,此时滤液b中溶质质量为735.g+15. 3g=88. 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此时溶液质量为153. 3g+56. 7g+300g-30g=470g,滤液b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滤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 9%;
(5)150g
(6)888t
11. AgNO3 HCl NaOH FeCl3
12.(1)灭火等
(2)等
(3)
13.(1)氧气##O2
(2)灭火、气体肥料
(3)
(4)AD
14.(1)CaCl2(或BaCl2或Ca(NO3)2或Ba(NO3)2)
(2)步骤Ⅱ生成白色沉淀,步骤Ⅲ溶液C呈红色
(3)完全变质
(4) 不同意 若D为气体,则甲为过量的酸溶液,干扰Ⅲ的实验现象,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变质
15. 依据气压图像,CO2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含有Ca2+或Ba2+盐溶液
16.(1) 盛放反应物 D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已满
(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水形成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17.(1)有气泡产生
(2)
(3) 过氧化氢浓度和温度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过氧化氢浓度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50
18. 190, 量筒 B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Na2SO4、NaOH 9.8%
19.(1)15g
(2)NaCl、CaCl2
(3)解: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y=21.2g
z=23.4g
原混合物中NaC1的质量:40-21.2=18.8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