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精准练习
一、单选题
1.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2.泰安市汶河两岸的农田是全市粮食生产的主产区,欲使今冬小麦根系发达,抗寒抗旱,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A.Ca3(PO4)2 B.CO(NH2)2 C.NaNO3 D.K2SO4
3.下列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
B.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纯碱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纯碱是碱,溶液呈碱性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铁具有可燃性
D.滴有红墨水的水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氧化铜 铜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C 铁 铜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钙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 C. D.
6.除去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aCl2溶液(稀盐酸) 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
B.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C.Cu(C) 在空气中灼烧
D.CuSO4溶液(FeSO4) 加足量锌粉,过滤
7.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熟石灰
A.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硝酸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9.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Al3+、、
B.K+、Na+、OH-、Cl-
C.K+、Mg2+、、
D.、Na+、、OH-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pH=2的稀盐酸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用CuFe2O4-x做催化剂,光分解水制氢气与氧气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1.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测其酸碱度、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怎样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____
(2)若得到的白色固体为CaCl2,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____
12.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作为能源有很突出的优点,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目前氢能还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2)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以上三种物质中,不适宜作为治疗胃溃疡严重的病人胃酸过多的物质是什么?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
13.果果在本周被班里的流行感冒传染上,这次她的症状表现得尤为厉害,她家里的小药箱发挥了作用,对症下药,她选择两种药物分别是新康泰克和复方甘草片,三天后彻底痊愈。
(1)新康泰克是一种感冒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药效成分为盐酸伪麻黄碱,主要用于治疗一般性的感冒,而伪麻黄碱是制造冰毒的关键原料,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矛盾的问题的?___
(2)复方甘草片的原料主要是甘草,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为7.2~8.5,我省素有“红土地”的美誉,红土壤偏酸性,则我省____(是否)适宜推广种植甘草,其原因是_____。
三、推断题
14.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C都是氧化物,D是一种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A、B、D、E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若A属于盐,则E属于______,C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2)若A属于酸,则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5.已知A B C 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类的四种物质,其反应关系如图 (部分物质已略去 ) 其中A是红色固体单质,B是黑色固体,C常用于制备农药波尔多液,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其中复分解反应有__________个,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6.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CaCO3、NH4HCO3、NaCl、KMnO4、Fe粉、炭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粉末,微热,没有闻到刺激性气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
(3)用磁铁吸引滤渣,无现象。在滤渣中加足量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不含____。
(4)结合以上实验推测,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____。
四、实验题
17.下图为某小组同学进行的系列实验操作:
(1)欲纠正图甲的操作,应增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欲纠正图乙的操作,应增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3)丙图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当试管中溶液______时表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从能量变化的角度上看,属于______反应。
18.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其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1)说明能采用该气体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_。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①甲同学的方案为: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此方案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
②乙同学的方案为: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气体体积。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使Y形管中的残余溶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除外)。
19.如图三个实验均可验证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
【实验一】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证明化学反应发生,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二】加入 X 可验证稀硫酸与NaOH 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 是______。
A.FeCl3 B. C.Na2CO3 D.
【实验三】用气压传感器测得曲线1 和2,要证明CO2 与NaOH 一定发生了反应,左瓶中应加入______;曲线 1 变化平缓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上述实验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证明______,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五、计算题
20.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3)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21.向盛有一定质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6g白色硫酸铜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0.0g溶液(操作带来的质量损失均忽略不计)。已知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请计算:(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1)过滤得到的滤渣质量;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原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22.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 鸡蛋壳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
150g 6.25g 154.05g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
(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A
6.A
7.A
8.C
9.A
10.B
11.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少许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氢
12. 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3. 限制生产、销售和购买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改变感冒药配方,使用替代品等 否 红土地偏酸性,pH<7
14.(1) 酸 作食品干燥剂(合理即可)
(2)(合理即可)
15. Cu(OH)2 3
16.(1)NH4HCO3 碳酸氢铵
(2)KMnO4 高锰酸钾
(3) CaCO3、C C、CaCO 碳酸钙、碳 Fe 铁粉
(4)NaCl 氯化钠
17.(1)玻璃棒
(2)小烧杯
(3) 刚好变成无色 放热
18.(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2) 不可行 残余液中有MnCl2,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将锌粒加入到残留液中 气体未冷却至室温
19.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A 20mL水 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与水反应的量小 反应物已转化为其他物质
20.(1)39:6:24;(2)8.8g;(3)14.6%
21.(1)0.98g
(2)14.2%
(3)9.38g
22.(1)2.2
(2)解: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x=5g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