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六国论 课件(苏教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3.9 六国论 课件(苏教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27 09:1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8张PPT。第三专题晨读识记板块
第9课
语篇全解板块领悟发现板块落实应用板块读美文?滋养心灵读人物?知人知情背名句?烂熟于胸写法领悟借鉴素材发现应用全解课文[读美文·滋养心灵]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他为什么成功——成功的根源在过去;别人现在出错,他为什么出错——出错的原因也在过去。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不懂历史,就不懂现在;看不懂历史,就看不懂现在。我们如今已经有开放的心态,懂得要张大眼睛来看别人;但不看别人的过去就等于不看别人的现在,看不懂别人的过去也就看不懂别人的现在。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史不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而且是世界其他民族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历史给人以聪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望自己成功不失败。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是成功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镜子前,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这就是智慧的表现。我还愿意使用另外一个比喻: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但是想听历史,懂历史,首先就必须学历史,读历史,在历史的知识中聆听历史的教诲。[读人物·知人知情]一、作者档案二、人物轶事
苏洵教子
北宋大散文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背名句·烂熟于胸]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
__________,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
将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或未易量。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
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又在
六国下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一、相关知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说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二、背景链接
战国时期的秦国本来是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日益落后。秦国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它们又各有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稳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韩、魏、楚三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三国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北宋中期,国势日衰,民族矛盾十分严重,契丹、西夏不断骚扰,使宋朝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进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在形势如此有利的情况下,真宗却一味求和,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宋的抗敌卫国之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求和,宋反而给西夏银、绢、茶。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给宋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王朝的这种方针路线和战国时代六国对待秦国的方针路线很相像。六国就是由于采取了这样的方针路线而灭亡的,北宋王朝如果不改弦易辙,势必得到和六国一样的下场。关心国家命运的苏洵,针对这种情况,撰写了此文。三、主旨领悟
作者在本文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四、行文脉络名词,兵器名词,原因不定指代词,有的人副词,都,皆介词,由于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动词,在于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 。( )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判断句 [环节二 分析文理]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文章第一句话,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方面作判
断,加强了语言力量。
B.“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第一
段中提出,总领全文,引发后文的议论。.C.第二段中,作者从“不赂者”方面申述,用自问自答的
方式,议论“不赂者”对“赂者”的危害:不赂者失去
“强援”,不能“独完”。
D.课文前两段提出论点,进行初步分析,从“赂者”和
“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解析:课文第二段议论的是“赂者”对“不赂者”的危害。
答案:C介词,用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古今异义词。这里指那实际上;今义,承上文,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多含转折意动词,失去副词,本来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古今异义词。这里指祖辈和父辈;今义指爷爷通“曝”,动词,暴露,引申为冒着动词,看待,对待连词,才连词,既然如此,那么……通“餍”,满足古今异义词。这里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以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文:
( )
(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译文:
( )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拿(土地)来送给别人,好像丢掉小草一样。“暴霜露”即“暴露〈在〉霜露之中”,省略句省略句 [环节二 分析文理]
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诸侯赂秦
的错误做法的一项是 (  )
①大则得城 ②以有尺寸之地 ③举以予人 ④明日割十城 ⑤奉之弥繁 ⑥诸侯之地有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解析: ①指秦国靠诸侯贿赂得到的土地,不是直接表现诸侯赂秦的做法。②指诸侯祖辈父辈艰难获得了土地。⑥客观表述诸侯国的实情,非做法。
答案:C7.对第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
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各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反而助长了秦国的侵
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
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解析:D项此段以散句为主,间杂骈句。
答案:D.副词,最后动词,结交,亲附副词,已经副词,起初名词作动词,坚守道义连词,表转折介词,用动词,招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连词,因为动词,成为副词,近于,几乎动词,用到底,坚持到底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副词,实在以前假使动词,爱惜动词,亲附同“倘”,如果副词,或许9.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文: 。 ( )
(2)赵尝五战于秦。
译文: 。( )
(3)洎牧以谗诛。
译文: 。 ( )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判断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0.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燕国御秦策略
的一项是 (  )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能守其土 ③义不赂秦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 ⑤李牧连却之 ⑥惜其用武而
不终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⑥
解析:①是齐国的做法,⑤⑥是赵国的做法。
答案:B11.下列对这一段文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
法估计了。
解析:C项,齐国灭亡在于“与嬴而不助五国”,燕、赵灭亡是客观形势使然。
答案:C.名词作动词,礼待动词,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胁迫,挟持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一月月地连词,以致动词,治理介词,被介词,表比较介词,凭借连词,表转折前一个为代词,代秦国。后一个为结构助词,的名词作动词,自取下策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旧事、成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13.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文: 。( )
(2)其势弱于秦。
译文: 。( )
(3)苟以天下之大。
译文: 。( )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4.对第五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论古过渡到讽今,点出写此文的现实意义。
B.“呜呼”一句,设身处地,为六国图谋划策:
一是赏谋臣,礼奇才;二是六国联合起来,
并力向西,遏制秦国的侵略势力。.C.“悲夫”一句,叹六国不知道珍惜这样的形式,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以趋于亡”。在记
叙的基础上议论,寄托感慨,很有震撼力。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是警告,也是
提醒,是要当权者牢牢记住教训。“为国者”指
古人也指今人。
解析:C项“悲夫”一句,应该是在议论的基础上抒情,寄托感慨,很有震撼力。
答案:C15.对第六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使用的明比是将“六国”与“秦”相比,
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倘有不赂秦而战
胜的可能。
B.这段使用的暗比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
比,从力量上对比,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
国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C.“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
六国下矣”,这句话传递出统治者沉痛而又愤慨的
感情。
D.作者希望“为国者”从六国因赂秦招致灭亡的命运
中接受历史教训,改弦更张。
解析:C项中的这句话传递出作者沉痛而又愤慨的感情。
答案:C阅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五
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开头“不赂者以赂
者丧”这句话。
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
批评赵错杀良将。C.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其破灭的真正原
因。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可谓智力孤危”。
D.“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各领出一层意思。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
之惨。
解析: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
答案:A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文章开篇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的两类国家进行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本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语言生动形象。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生动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恐慌不安,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有强烈的感叹,有对“以地事秦”的憎恶,有对“义不赂秦”的赞赏,有对“用武而不终”的惋
惜,有对“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动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文章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素材发现点击下列图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