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8《 土地的誓言》(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8《 土地的誓言》(共3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2 16: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土地的誓言
1.揣摩、品味本文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松花江上》
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作家。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碾 挚痛 嗥鸣 山涧 谰语
怪诞 亘古 镐头 污秽 田垄
zhì
háo
lán
dàn
gèn
huì
jiàn
gǎo
niǎn
lǒng
【挚痛】诚恳而深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污秽】肮脏的东西。
【斑斓】灿烂多彩。
【亘古】远古。
阅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热血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我要回去!”
“我要战斗!”
1.文章第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
(1)结构:总领第一段。
(2)内容: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挚痛的热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表达情感?
(1)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在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情感正如那决堤之水,不可遏制的四下泛滥奔流,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汹涌激荡。
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
思念家乡;
热爱、赞美家乡;
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
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
(2)“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①在列举东北景物时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②在形容景物、物产时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词。
③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充沛,使景物描绘更形象、生动。
④从听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3)“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和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4)“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战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
(5)“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我的手印。”
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6)“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
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7)“我永不能忘记……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3.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1)结构相同: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内容相同: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
(2)内容不同: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4.所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景物?
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应用排比,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
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但没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没有前者来得热烈。它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述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述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理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暖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情感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仿佛使人谛听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到热血的沸腾。
暗含忧伤和愤怒
思念故乡
发出誓言
色彩斑斓
美丽丰饶
挚痛的热爱
深情的赞美和怀念
为故乡而战斗牺牲
土地的誓言
zhì
lán
lán


ɡèn

zhà měng
lǒnɡ
bēn
bèn
投奔
jiě
jiè
解元
xiè
解数
二、重要词语
1.    :诚恳而深切。
2.嗥鸣:
3.斑斓:
4.    :没有根据的话。
5.怪诞:
6.亘古:
7.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8.污秽:
挚痛
(野兽)大声嚎叫。
灿烂多彩。
谰语
荒诞离奇,古怪。
远古。
默契
肮脏的东西。
A.挚痛(chì)  胸膛(tánɡ)  喷涌(yǒnɡ)
B.仰望(yánɡ) 白桦(huā)  呻吟(yīn)
C.斑斓(lán)  召唤(zhào)  缠绕(chán)
D.默契(qiè)  山涧(jiàn)  浆液(jiānɡ)
C
【解析】A项中,“挚”应读zhì; B项中,“仰”应读yǎng,“桦”应读huà,“吟”应读yín; D项中,“契”应读qì。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汇合 燃烧 喷涌 
B.泛滥 惊醒 跳跃
C.嗥鸣 孤仙 碧绿 
D.呼唤 皮鞭 土壤
C
【解析】C项中,“孤仙”应为“狐仙”。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挚痛:诚恳而深切。  标直:笔直。
B.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亘古:远古。
C.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污秽:肮脏的东西。
D.怪诞:鬼怪的诞生。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D
【解析】D项中,“怪诞”的意思是荒诞离奇;古怪。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D
【解析】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A.句中“她”指的是土地,隐含将土地当作“母亲”的意思。
B.这句话运用了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抒情。
C.这句话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了。
D.“我答应过她”是指“她”曾经请求过“我”。
D
【解析】“她”并没有请求过“我”。
5.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积累拓展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文章多次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请选择下列一组词语说一段话表达出你对某事物的依恋。
A.“当我……当我……当我……”
B.“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
C.“在……在……在……”
示例:
A.当我疑惑的时候,他为我指明方向;当我开心的时候,他为我鼓掌;当我难过的时候,他和我分享;当我成功的时候,他却默默地离开。
B.当小草慢慢穿上新衣的时候,当杨柳缓缓抽出新芽的时候,当风中弥漫着醉人花香的时候,我想起白居易的“浅草才能没马蹄”,我想起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我想起“踏花归去马蹄香”。
C.在那弯曲的小路上留下过我的欢笑,在那清澈的小河里我捉过鱼虾,在那翠绿的稻田里我尽情歌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