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2 09:21:02

文档简介

北斗联盟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共50分)
1-5 AACBB
6-10 CADBB
11-15CCDCB
16 CD 17 BD 18 CD 19AB 20 CD
21 CD 22 AC 23 AB 24 AD 25 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C(2分)
(2)共面性 (2分)
(3)2(或两) 太阳系 (2分)
(4)光球 太阳黑子 耀斑 11年 (4分)
27. (1)四川盆地 (2分)
(2)低纬 高纬 (2分)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太阳辐射强;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 ,太阳辐射弱。(2分)
(3)与海南省相比:西藏自治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污染轻,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任答2点,体现两地比较给4分)
28. (1)峡谷(1分)
(2)喀斯特 石灰 流水溶蚀 (3分)
(3)地下(暗)河 石钟乳 流水沉积 (3分)
原因:地形——山区面积广,多陡坡;
地质——多地震,断裂发育;
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3分)
29. (1)风力沉积(1分)
(2)河流阶地(1分)
接近河流,便于取水;地势较高,免洪涝之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3分)
(3)草方格(高立式沙障)(1分)
(4)冲积扇(1分)
山麓地带,坡度骤降;流速减缓;河流挟带的泥沙大量沉积 (3分)绝密★考试结束前
北斗联盟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Ⅰ选择题部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 均不得分
1.2020 年中国全面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北斗导航系统能提供的服务包括( )
A.测量珠峰海拔 B.监测作物长势 C.估计森林蓄积量 D.辅助商业选址
“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下图示 意汉代石刻“日中足乌”。据此完成 2-3 小题。
2.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 其最有可能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3.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 1.5 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 期的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太古代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完成 4-5 小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5.上图中的 X 处即为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外核交界
下图为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完成 6-7 小题。
6.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海水沉积作用 D.海水侵蚀作用
7.利用地层和化石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某地地层中发现了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 该岩石沉积时的环境是( )
A.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 B.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
C.寒冷干燥的荒漠环境 D.高温多雨的氧化环境 在地势平缓地区,河曲发育,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有弯曲河道被
废弃,形成牛轭湖。下图为牛轭湖自然演化的四个阶段。完成 8-10 小题。
8.牛轭湖自然演变的时间顺序应为( )
A.①④②③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9.图中 a、b、c、d 四地中侵蚀作用最明显的是( )
A.a B.b C.c D.d
10.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读 20 元人民币上的风景图,完成 11-12 小题。
1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为(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12.构成该景观图的最活跃的图层是( )
A.水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
13.下图为我国某处地貌景观图,下列地质作用与形成这一景观的关联性最小的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磨蚀
C.风化作用 D.风力堆积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据此完成 14-15 题。
14.图中所表示的地形地貌景观属于峰林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⑤
15.图中标注有三种山地地貌,按照其形成顺序依次是 ( )
A.①→⑤→③ B.①→③→⑤
C.⑤→①→③ D.③→⑤→①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 3 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 2 分,不选、多选、错选 均不得分)
受“日凌”现象的影响,天问一号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与地球间的通信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 现象,进入“失联”状态。预计到 10 月中旬左右,环绕器和火星车将恢复与地面的通信,继续开展 科学探测。据此回答 16-17 题
16.人类选择首先探测火星而不是金星,是因为火星更适合生命的生存,原 因是( )
A.火星的宇宙环境更安全 B.火星的体积和质量更大
C.火星存在稀薄大气层 D.火星轨道位于太阳宜居带内
17.祝融号经历的“日凌”“失联”是指火星、地球分别位于太阳两侧时,太 阳的强烈电磁辐射对通信信号产生的干扰。下列太阳活动对通信信号影响明 显的是( )
A.太阳黑子增多 B.太阳风强烈 C.日珥增多 D.耀斑爆发 读圈层结构图完成 18-19 题
18.若右图为太阳圈层结构,①②③为太阳大气,则( ) A.①层温度在太阳大气中最高
B.②层中爆发的日珥影响无线短波通信
C.①层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光辉明亮的太阳表面
D.③层中典型的太阳活动会使地球两极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
19.若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①为地壳,则( )
A.①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 B.②圈层是连续不规则的
C.③圈层最为活跃 D.生物圈范围包括①的上部和②③的全部
20.读四幅地貌景观图,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 右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下列有关河曲地段 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
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住宅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 堤)用地
图甲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图乙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 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 22-23 题。
22 下列和泥石流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的是
A.暴雨 B.高温 C.地震 D.洪涝
2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乙图中 O 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 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 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图为全新世(11700 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 序列模式图,图中 a、b 为三角洲。据此完成 24-25 题。
24.a、b 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河流堆积 B.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 D.涨潮时海浪堆积
25.若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A.沙坝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沙坝可能转化为离岸堤 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Ⅱ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26.凌日是指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 个小黑点缓慢移动。2020 年 10 月 29 日,在过去 24 小时中,太阳活动为低水平。日面上有 2 群黑 子。完成下列各题。
(1)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凌日的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D.丁
(2)“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是
。(2 分)
(3)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2 分)
(4)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和 ,太阳活动 极小期的间隔约为 年。(4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贫乏区的地区是 (填地形区名称)。(2 分)
(2)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 向 递减。(2 分)
理由是:
(2 分)
(3)西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纬度较低的海南省的原因是 (4 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西南地区滑坡多发,风景优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西南地区考察,游记中记载该 地区“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
(1)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形成深邃壮观的 地貌。(1 分)
(2)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表水缺乏,跟 地貌广布有关,该地貌是以 岩为主的可溶性岩 石受 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而形成。(3 分)
(3)游记中的“穿穴之流”指的是 ;在“穴”顶多形成向下生长的 地貌,它是 作用的结 果。(3 分)
(4)西南地区滑坡灾害多,从地形、地质、气候角度说明原因。(3 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乙为西安附近的古代半坡聚落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宁夏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经过此地。
(1)甲地由于 作用,形成深厚的黄土层。(1 分)
(2)半坡聚落座落于 (河谷地貌)。(1 分)简述先民选择在此建立聚落的主要自然原因。(3 分)
(3)包兰铁路沿线多风沙灾害天气,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可在铁路沿线设置 。(1 分)
(4)受流水作用影响,贺兰山东部山麓多 地貌。(1 分)简析该地貌的成因。(3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