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课题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学习目标 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4.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5.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6.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7.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8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重点 根据化石信息分析出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 学生知识储备量较小,能否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对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进行正确汇报,影响到学生对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 远古时期地球上生活过很多的生物,这主要是通过化石来发现的。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植物的样子,可以推测出古代动植物生活的年代及其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可以用来研究生物进化历程,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远古时期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海洋中类似细菌的细胞生物,藻类与原生生物,以及较为复杂的真核多细胞生物,如真菌、植物、软体动物、昆虫与脊椎动物等。 2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 很多古生物都灭绝了,但是通过化石,我们依然能发现它们与现代生物的相似之处,如鱼龙,小盗龙等,它们与现在的海豚、鸟类较为相近。 还有一些古生物,如银杏、蟑螂、大熊猫等一直生活至今,形态身体特征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被称为活化石。 学生交流 后,小组代表或课代表回答问题。 聚焦课题,古代的生物是多样性的。
讲授新课 探索:根据化石推断与它相似的动物。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1.收集恐龙化石的资料,以一种恐龙为例,说说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恐龙是出现于2亿4500万年前,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6000万年之久,恐龙家族极为庞大且呈现出多样性。它们的形态不同:有的身体硕大,有的身体相对较小;有的身上长有鳞甲,有的长有角或头冠。它们的食性不同:有的是肉食性,有的是草食性,有的是杂食性。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有些以双足行走,有些以四足行走,还有些可以在双足和四足间自由转换。(1)霸王龙。生活在距今约6850万至6500万年前(白垩纪最末期),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洲。霸王龙亦称“暴龙”,牙齿锐利,前肢短小,后肢粗壮,体长约12~15米,重约6~8吨。霸王龙的化石,身材庞大,与现代的马、巨大的鸟类相似。(2)三角龙。 生活在距今约68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洲。三角龙看上去就像一头巨型犀牛,重约10吨。它的鼻子上长有一只短角,额头上长有两只长角,因此得名。三角龙以植物为食,它的牙齿像“剪刀”样,可以把植物“剪下来切碎”。三角龙的化石,它的头部长有两只角,比较像现代的犀牛。(3)似鸡龙。生活在距今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化石发现于蒙古。似鸡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似鸟类恐龙。似鸡龙非常矫健和轻盈,它有着长长的腿骨,大腿肌肉发达,强健有力,踝骨和脚骨长而细,能够迅速地奔跑。似鸡龙的化石,嘴巴较长,牙齿不明显,用两只脚走路,比较像现代的鸡、鸵鸟。2.根据猛犸象化石,推断它和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猛犸象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但到了冬季会往南迁徙,到了春天,冰雪融化会返回栖息地。(1)相同之处:身体庞大,都有粗壮的四肢,长长的鼻子,长长的门齿;都以植物为食。(2)不同之处:①它们的外形特征不尽相同。 猛犸象头骨比大象短而高,身披黑色的细密长毛,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而大象上颌具有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皮毛稀疏,体色呈浅灰褐色。②还有栖息环境不同。从猛犸象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与大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 ,而是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而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及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猛犸象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一头成年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身高约3米,门齿长约1.5米,身体肥硕,体重可达6~8吨。猛犸象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在气候寒冷的更新世(大约公元前258万年至公元前1.1万年),它们广泛生活在亚欧大陆北部。观察更多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一下它们可能是什么。 菊石化石,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因它的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菊石亚纲与现存的头足纲关系最接近的可能是蛸亚纲,而不是鹦鹉螺亚纲的鹦鹉螺目。菊石亚纲约在志留纪晚期至泥盆纪初期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最后与恐龙一起于白垩纪晚期灭绝。三叶虫化石,古时称作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不等,生于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消亡于二叠纪末期的二叠纪大灭绝事件(2.52亿年前)。恐龙蛋化石,恐龙蛋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1859年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据研究,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大的直径超过50厘米。蛋壳的外表面光滑或具有点线饰纹。鱼化石,鱼的尸体经过亿万年的变动,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上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化石,还有为一种解释,由于剧烈的地壳活动引发的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使得海洋鱼类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大量的泥沙或火山灰包围,经过高温高压,泥沙板结石化成岩或火山岩冷却石化成岩。蕨类植物化石,蕨类植物是最早的陆地植物。其化石大量存在于志留纪以及以后的泥盆纪和石炭纪的古生代地层中。其中许多是与现存蕨类有关联的原始类型,这在系统学上,或作为标准化石具有重要的意义。鸟化石,是各种鸟类化石的统称。中国鸟化石的发现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在辽宁西部,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表明中华龙鸟为小型兽脚类恐龙,为鸟类真正始祖,有力地支持了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学说。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被沉积埋藏后,可能随着漫长的地质年代石化成化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史前生物都能够形成化石。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后期的保存都需要特殊的条件。研讨: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 通过化石,我们认识了很多古生物,了解到古代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有霸王龙、马门溪龙、三角龙、甲龙、猛犸象、菊石、三叶虫、鱼类、蕨类植物、鸟类、蜻蜓、蝶等。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化石可以用于推测远古时期生物的样子及其生活的环境;可以研究生物进化历程;可以根据它所在的地质层推测它所生活的年代及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等。拓展: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实验目的: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紫砂泥或黏土(可用橡皮泥代替)、贝壳、鱼骨或植物叶。实验步骤:(1)将黏土或橡皮泥压平。(2)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等放在黏土或橡皮泥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或橡皮泥模型晾干。实验分析:生物要想成为化石则需要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但是,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的一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就可能无法形成化石。实验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们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 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记录员,填写记录表。记录讨论结果。学生汇报交流。每组记录员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发表观点。学生交流后完成记录单,记录员汇报交流结果。学生思考并汇报。学生发表意见。各组阅读资料,合作完成连线。汇报交流。学生思考,并汇报。明确制作方法。思考。学生制作模型。各组展示印迹化石模型,描述化石。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推测它们是什么古生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领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让学生进行有依据的推测,激发学生探索古代生物的热情,以便开展活动二。使学生加深了对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为之后制作化石模型奠定了基础。加深他们对化石的理解,更好地达成对古代生物多样性共识。旨在丰富学生对古生物的认识,感悟研究化石的意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有些已不复存在。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推测古生物特征,推测其与现存生物的关系,从而认识古生物。我们应该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多姿多彩、奇妙无穷的古生物世界像一座宝藏,等着我们去开发。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科版 六年级下
新知讲解
《侏罗纪公园》
新知讲解
1.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
远古时期地球上生活过很多的生物,这主要是通过化石来发现的。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新知讲解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植物的样子,可以推测出古代动植物生活的年代及其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可以用来研究生物进化历程,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
远古时期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海洋中类似细菌的细胞生物,藻类与原生生物,以及较为复杂的真核多细胞生物,如真菌、植物、软体动物、昆虫与脊椎动物等。
新知讲解
2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
很多古生物都灭绝了,但是通过化石,我们依然能发现它们与现代生物的相似之处,如鱼龙,小盗龙等,它们与现在的海豚、鸟类较为相近。
还有一些古生物,如银杏、蟑螂、大熊猫等一直生活至今,形态身体特征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被称为活化石。
新知讲解
根据化石推断与它相似的动物。
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1.收集恐龙化石的资料,以一种恐龙为例,说说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
1
恐龙是出现于2亿4500万年前,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6000万年之久,恐龙家族极为庞大且呈现出多样性。
新知讲解
它们的形态不同:有的身体硕大,有的身体相对较小;有的身上长有鳞甲,有的长有角或头冠。
它们的食性不同:有的是肉食性,有的是草食性,有的是杂食性。
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有些以双足行走,有些以四足行走,还有些可以在双足和四足间自由转换。
1
新知讲解
(1)霸王龙。
生活在距今约6850万至6500万年前(白垩纪最末期),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洲。霸王龙亦称“暴龙”,牙齿锐利,前肢短小,后肢粗壮,体长约12~15米,重约6~8吨。
1
霸王龙的化石,身材庞大,与现代的马、巨大的鸟类相似。
新知讲解
霸王龙
新知讲解
(2)三角龙。
生活在距今约68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洲。三角龙看上去就像一头巨型犀牛,重约10吨。它的鼻子上长有一只短角,额头上长有两只长角,因此得名。三角龙以植物为食,它的牙齿像“剪刀”样,可以把植物“剪下来切碎”。
1
三角龙的化石,它的头部长有两只角,比较像现代的犀牛。
新知讲解
(3)似鸡龙。
生活在距今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化石发现于蒙古。似鸡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似鸟类恐龙。似鸡龙非常矫健和轻盈,它有着长长的腿骨,大腿肌肉发达,强健有力,踝骨和脚骨长而细,能够迅速地奔跑。
1
似鸡龙的化石,嘴巴较长,牙齿不明显,用两只脚走路,比较像现代的鸡、鸵鸟。
新知讲解
2.根据猛犸象化石,推断它和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1
猛犸象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但到了冬季会往南迁徙,到了春天,冰雪融化会返回栖息地。
新知讲解
(1)相同之处:身体庞大,都有粗壮的四肢,长长的鼻子,长长的门齿;都以植物为食。
(2)不同之处:①它们的外形特征不尽相同。 猛犸象头骨比大象短而高,身披黑色的细密长毛,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而大象上颌具有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皮毛稀疏,体色呈浅灰褐色。
②还有栖息环境不同。从猛犸象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与大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 ,而是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
1
新知讲解
而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及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猛犸象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一头成年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身高约3米,门齿长约1.5米,身体肥硕,体重可达6~8吨。猛犸象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在气候寒冷的更新世(大约公元前258万年至公元前1.1万年),它们广泛生活在亚欧大陆北部。
1
新知讲解
观察更多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一下它们可能是什么。
2
菊石化石,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因它的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
菊石亚纲与现存的头足纲关系最接近的可能是蛸亚纲,而不是鹦鹉螺亚纲的鹦鹉螺目。菊石亚纲约在志留纪晚期至泥盆纪初期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最后与恐龙一起于白垩纪晚期灭绝。
新知讲解
三叶虫化石,古时称作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不等,生于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消亡于二叠纪末期的二叠纪大灭绝事件(2.52亿年前)。
1
新知讲解
恐龙蛋化石,恐龙蛋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1859年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据研究,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大的直径超过50厘米。蛋壳的外表面光滑或具有点线饰纹。
2
新知讲解
鱼化石,鱼的尸体经过亿万年的变动,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上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化石,还有为一种解释,由于剧烈的地壳活动引发的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使得海洋鱼类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大量的泥沙或火山灰包围,经过高温高压,泥沙板结石化成岩或火山岩冷却石化成岩。
2
新知讲解
2
蕨类植物化石,蕨类植物是最早的陆地植物。其化石大量存在于志留纪以及以后的泥盆纪和石炭纪的古生代地层中。其中许多是与现存蕨类有关联的原始类型,这在系统学上,或作为标准化石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知讲解
2
鸟化石,是各种鸟类化石的统称。中国鸟化石的发现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在辽宁西部,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表明中华龙鸟为小型兽脚类恐龙,为鸟类真正始祖,有力地支持了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学说。
新知讲解
2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被沉积埋藏后,可能随着漫长的地质年代石化成化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史前生物都能够形成化石。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后期的保存都需要特殊的条件。
新知讲解
探究化石里的古生物
新知讲解
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
通过化石,我们认识了很多古生物,了解到古代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有霸王龙、马门溪龙、三角龙、甲龙、猛犸象、菊石、三叶虫、鱼类、蕨类植物、鸟类、蜻蜓、蝶等。
1
新知讲解
2
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化石可以用于推测远古时期生物的样子及其生活的环境;可以研究生物进化历程;可以根据它所在的地质层推测它所生活的年代及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等。
新知讲解
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
实验目的: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紫砂泥或黏土(可用橡皮泥代替)、贝壳、鱼骨或植物叶。
实验步骤:(1)将黏土或橡皮泥压平。(2)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等放在黏土或橡皮泥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或橡皮泥模型晾干。
新知讲解
制作生物化石模型
新知讲解
实验分析:生物要想成为化石则需要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但是,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的一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就可能无法形成化石。
实验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们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
课堂练习
判断题。1.人们通过化石可以获得古生物的相关信息。( )
2.所有古代生物都变成了化石。( )
3.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脚印不是化石。( )
4.经历漫长的年代,所有的古生物都已经灭绝了。( )
5.通过分析不同年代地质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可以推断各个年代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种类。( )
6.只有动物的遗体化石才是化石,其他不算真正的化石。( )
7.似鸡龙与现在的鸟很像,属于鸟类的一种。( )
√
×
×
√
×
×
√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借功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 )。
①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②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③研究生物的变化④不能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主要是由古生物的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
(3)下列( )不可能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A.火山爆发 B.气候变迁 C.食物短缺 D.人类活动
D
A
D
课堂总结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有些已不复存在。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推测古生物特征,推测其与现存生物的关系,从而认识古生物。我们应该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多姿多彩、奇妙无穷的古生物世界像一座宝藏,等着我们去开发。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一练)教科版 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1)根据右图霸王龙图,它的体型与现在的( )相似。
A.鸵鸟 B.鱼 C.鸭子 D.鳄鱼
(2)借功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 )。
①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
②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
③研究生物的变化
④不能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主要是由古生物的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
(4)下列( )不可能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A.火山爆发
B.气候变迁
C.食物短缺
D.人类活动
2.填空题。
(1)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关系。
(2)科学家根据动物身体中有无脊柱,分成___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___动物两大类。
3.连线题。
鱼 三叶虫 蕨类植物 鸟 菊石 恐龙蛋
实验探究
科学家借助地层中的猛犸象化石,一点点复原出猛犸象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并与现代亚洲象进行比较,如下表。
相似 不同 生活环境
猛犸象 身高5米。身高3米。食草,哺乳动物 1.体重6-8吨。2.青部为最高点。3.极厚的脂肪层,身披浓密的毛发。4.门齿1.5米。卷曲程度较大
现代亚洲象 身长5~6米。身高2.1~3.6米。食草,哺乳动物 1.体重3-5吨。2.头部为最高点。3.身披稀疏短毛。4.门齿1米多
(1)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猛犸象与现代亚洲象之间有___________关系,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推测猛科象生活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亚洲象生活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培优训练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脊椎动物是由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乌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
在古生物学上进行有效的脊椎动物起源研究,以现代动物学信息为重要线索,在尽可能靠近脊椎动物起源的“源头”时段探寻时做好两件工作:首先是力求发现最古老、最原始的脊椎动物,接着便是以这些脊椎动物始祖为起点,向前逐步追潮它们在无脊椎动物中的完善的祖先序列。1999 年昆明鱼和海口鱼的发现,为难题的破解投进了一缕曙光。对数百枚海口鱼标本的深入研究,证实它们不仅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而且还属于地球上一类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1)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脊椎动物是由低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
参考答案
1.(1)D (2)A (3)D (4)D
2.(1)亲缘 (2)脊椎 无脊椎
3.
鱼 三叶虫 蕨类植物 鸟 菊石 恐龙蛋
4.(1)亲缘 进化
(2)寒冷 脂肪层厚 毛发浓密 温暖 毛短稀疏
5.(1)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2)无脊椎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