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溶液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溶液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2 12: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溶液》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溶解度/g
 NaCl  KCl  NH4Cl  KNO3
 20  36.0  34.0  37.2  31.6
 40  36.6  40.0  45.8  63.9
 60  37.3  45.5  55.2 110
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
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
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
2.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3.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4.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酒精 C.花生油 D.泥土
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3℃,不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B.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的甲不一定比乙多
C.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l0g的甲
D.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6.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7.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8.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9.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将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形成溶液
C.自来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后得到的水为纯净物
D.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它可以溶解任何化学物质
11.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二、简答题
13.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
(1)KNO3属于复合肥,所含的营养元素有____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常用作无主栽培的营养液,配制100g该营养液需要的溶质是________,其质量为____g,配制时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KNO3固体(混有少量NaCl),要用它配制上述营养液,需在配制前进行提纯(图22为溶解度曲线),60°C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将该固体溶于水配制为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其理由是________。
(3)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如图23所示。固体X是NH4NO3或NaOH,固体Y是KNO3或Ca(OH)2,烧杯中盛放20℃Y的饱和溶液(有少量Y的固体剩余),往试管中滴入适量水,烧杯中固体逐渐消失,写出X与Y可能的组合_____________。
14.医院用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下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 [注意]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破裂等均不可用。 [贮藏]密封保存。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______,理由是______。
15.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____。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三、推断题
16.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A、B、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E为氧化物。则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B转化为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E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A在D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8.图中,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甲的化学式 ________ .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丙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 .

四、实验题
19.某小组称取4.90g氯酸钾和1.50g二氧化锰混合后进行制取氧气、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在实验结束后回收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采用图中的收集方法,是因为氧气___________。
②将红热的木炭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回收二氧化锰】
收集一定量氧气后结束实验,为回收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进行如下实验。
③20℃时氯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见下表(假设溶液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互无影响)
20℃的溶解度
氯酸钾 7g/100g水
氯化钾 34g/100g水
请分析5.44g剩余固体的成分,并说明步骤III中水量约为40mL而不是30mL的原因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若实验室还需要12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现实验室只有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2g/mL),需要浓盐酸________毫升?配制过程中需加水______毫升?(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________。
(3)本实验最终所得的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
21.为测定某盐酸的质量分数,往2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酸,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
(2)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D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 (填化学式)。
(3)该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C 6.C 7.D 8.D 9.B 10.A 11.A 12.A
13. K、N 硝酸钾 3 加快溶解速率 110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随温度降低其溶解度急剧减小,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降温时硝酸钾晶体能析出 NH4NO3、Ca(OH)2或NaOH、KNO3
14. 氯化钠(或) 不会 在常温、密封放置情况下,该氯化钠溶液是稳定的
15. 25g 20% 蒸发结晶 ABDE
16. 高能燃料 化合反应
17. H2O2 NaOH或CaO E溶于水放热
18. CH4 CO2+Ca(OH)2=CaCO3↓+H2O 灭火
19.
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 发出白光,放热 通过实验数据,有2.45g硝酸钾发生反应,因此5.44g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硝酸钾、1.49g氯化钾和1.50g二氧化锰;20℃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硝酸钾7g,40ml水和30ml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分别为2.8g和2.1g,而5.44g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硝酸钾,为使其全部溶解水量应选择40ml而不是30ml。
20.(1)7.3%;96;96(2) 2g(3)6.3%
21.(1)8g(2)NaCl、HCl(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