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2.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A.NaOH和NH4NO3B.CuSO4和Na2SO4C.Na2CO3和CaCO3D.NaCl和KCl
3.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A.尿素B.磷矿粉C.碳酸钾D.磷酸二氢钾
4.钨是国际上重要的战略金属,钨矿在古代被称为“重石”。钨的熔点极高,硬度很大。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钨)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的作用是控制反应的速率
B.装置②、③、④中依次盛装AgNO3溶液、NaOH溶液、浓硫酸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止水夹,再停止加热
D.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⑤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5.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6.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7.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B.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8.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Zn粉 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B CuO粉末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含有两种溶质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含有NaOH
D CuSO4溶液 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A.A B.B C.C D.D
9.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10.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小苏打可用于培制糕点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
11.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2.亚硝酸盐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关于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亚硝酸钠有咸味﹣﹣﹣﹣﹣﹣物理性质
B.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化学性质
C.亚硝酸钠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亚硝酸钠有毒﹣﹣﹣﹣﹣﹣物理性质
二、简答题
13.给盐酸、氯化锌、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钡这五种物质分类,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酸_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_,这五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相互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____个,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4.自制汽水时,需要的原料有白糖、碳酸氢钠、柠檬酸、凉开水等。制作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5.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是红棕色固体,F与D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浅绿色,C在工业上常用来生产肥皂。(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B 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 。
(2)E与足量的D反应的现象为 ___________ ;
(3)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
16.现有A~F六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
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1)从外观上观察,F呈黄色,则F为_______________。
(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_______________个反应,C为____________,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0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分别加入10%的稀硫酸17.5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则E为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4)将六瓶溶液贴上标签。
17.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取适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无气泡冒出,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A (1)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
向蓝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试剂甲,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B.再向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液C (2)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加入试剂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
(3)为进一步确定该固体的组成,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四、实验题
18.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__________b%(选填“>”“=”“<”)。
19.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性。
(2)B中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碳酸钠溶液在鉴别C、D中的物质时,依据的不同现象是_____。
(4)E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计算题
20.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试样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 请计算: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1.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______。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C 6.C 7.C 8.A 9.A 10.B 11.A 12.D
13. HCl Ba(OH)2 ZnCl2、Na2SO4、Na2CO3 6 2HCl+Na2CO3=CO2↑+H2O+2NaCl、2HCl+Ba(OH)2=2H2O+BaCl2、ZnCl2+Na2CO3=ZnCO3↓+2NaCl、ZnCl2+Ba(OH)2= Zn(OH)2↓+BaCl2、Ba(OH)2+Na2SO4=BaSO4↓+2NaOH、Ba(OH)2+Na2CO3=BaCO3↓+2NaOH
14.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在水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5. Na2CO3 HCl Fe2O3 Fe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16. 硫酸铁溶液 5 稀盐酸 NaOH
17. CuSO4 K2CO3、BaCl2 Cu2+、Ba2+、Na+、H+ 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明样品中含有NaOH
18. Na2CO3 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C中 >
19. 碱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现象;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20.(1)4.4(2)20%
21.解:设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为y,所消耗的硝酸银的质量为z
NaCl+AgNO3=NaNO3+AgCl↓
58.5 170 85 143.5
1.17g z y x
x=2.87g
y=1.7g
z=3.4g
(1)、由于到B点,实际又加入了50g 硝酸银溶液,所以硝酸银的质量为3.4g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