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期中复习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二历史期中复习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27 11:4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初二历史期中检测二 姓名
1.“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中第一次战争后同英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
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的屈辱史。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尼布楚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为实现“民主与科学”而进行的探索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的局部图,它反映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黄海大战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6.170年前,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被迫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关天培
12.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兽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14.法国作家雨果写道:“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是指
A.英、俄 8.英、法 c.英、美 D.美、俄
15.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右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
17.“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18.清末台湾诗人丘逢甲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装箱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B.李秀成 C.左宗棠 D.邓世昌
21.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2.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2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捐躯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李秀成 D.左宗棠
25.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内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火烧圆明园 B.痛击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 D.廊坊阻击战
27.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9.“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
A.1840年 B.1856年 C.1900年 D.1931年
30.王树增在《1901》一书中评论某个条约时指出:最要害的条款,是外国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军和中国将要支付的巨额赔偿。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32.下列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拆毁大沽炮台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3.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34.奕訢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5.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6.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37.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38.下面四幅图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其中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39.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 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40.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下企业中,属于洋务派为实现“求富”目的而举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41.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A.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D.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42.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3.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与洋务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4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符合的是(B)
4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B.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
C.五四运动的爆发——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45.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疏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治皇帝准奏后,左宗棠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京师大学堂
46.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南通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47.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科技人才的历 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8.近代中国为培养翻译人员兴办的最早学堂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黄埔军校 D.清华学堂
49.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林则徐
50.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解决“火器”问题,洋务派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创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海军 D.创办民用工业
5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2.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53.“自强以练兵为耍,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54.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意思是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他喊出了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5.康有为、粱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5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5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58.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9.《马关条约》签订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志士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0.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61.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用的是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发动南昌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62.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民国12年 B.民国13年 C.民国14年D.民国15年
63.右图所描述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64.1912年,图乙取代图甲成为中国的国旗。你认为引起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图甲        图乙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6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它引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D.它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65.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
66.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同盟会的成立
67.杨湛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为的是
①向光绪帝上书言事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参加中国同盟会 ④兴办工矿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8.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
69.图2为某一历史时期所发行的革命纪念章。仔细观察该图文,指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一项,该纪念章是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发
B.为了纪念武昌起义而制作
C.采用了黄帝纪元这种纪年方式
D.了解辛亥革命的珍贵历史文物
70.今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重大历史事件100周年庆祝活动。他们纪念的应是
A.北伐战争胜利 B.武昌起义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
7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C.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72.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73. “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其中,“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要求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提出的思想主张类似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4.初三(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小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75.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①自强②民主③求富④科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76.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
①《每周评论》 ②《申报》 ③《新青年》 ④《民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7.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78.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9.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制夷
80.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 ②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
③百家争鸣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8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面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人民发起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2.图2是沈泊尘先生生于20世纪前期所作的一副名为《山东·青岛》的漫画。与漫画主题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战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七七事变
83.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D)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4.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二十一条”
85.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86.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 C.民主法制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87.小勇同学准备在五四青年节上演讲,下列素材不可以作为演讲内容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C.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D.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88.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9.“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自我觉醒。”“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90.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
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9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这句话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哪次运动中的斗争精神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出自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百日维新
9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②义和团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4.“五四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永远值得弘扬的精神财富,其本质是
A.自强不息 B.追求真理 C.爱国主义 D.解放思想
95.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96.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97.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98.历史课上,张老师展示了右边这幅历史地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井冈山会师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99.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 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100.“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101.1995年4月29日,纽约《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赣水苍茫闵山碧,横扫千军各卷席
102.艺术家们常常将革命年代那些经典的场面形象地再现出来,以启迪、激励后人。仔细观察右图,其所示情景反映的是
A.南昌起义 B.陕北红军会师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103.“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军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的含义是
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04.右图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请你判断这是朱德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使用的手枪?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平型关大捷
105.右图是1987年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所纪念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该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106.201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建立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上海工人起义
107..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黄埔军校建立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08.“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含义是
A. 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09.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农村是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阵地,农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下列历史活动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独特革命道路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土地改革的进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10.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 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 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
111.下更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或评价,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12.右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听长征
113.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讨论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114.今年暑假小明准备到贵州参加主题为“革命转折,出奇制胜”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该了解的历史大事是
①井冈山会师 ②遵义会议 ③四渡赤水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5.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里的陕北具体指
A.遵义 B.吴起镇 C.会宁 D.瑞金
116.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是
   
①泸定铁索桥 ②南昌起义指挥部 ③北伐军进攻武昌 ④遵义会议会址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17.穿越时空到近代中国,去和英雄们一起创造历史!假如你穿越到1927年,下列各项中有可能参与的是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卢沟桥自卫反击战
118.梅州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 B.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晴天霹雳太行头,英帅朱彭筹此役
119.有一首歌谣唱到:“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红军长征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是
A.遵义会议 B.重庆谈判 C.淮海战役 D.血战台儿庄
120.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A.突破乌江 B.巧渡盒抄江 C.四渡赤水河 D.强渡大渡河
121.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甘肃会宁
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甘肃会宁——吴起镇
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甘肃会宁
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甘肃会宁
122.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123.长征途中,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强渡乌江 B.遵义会议C.四渡赤水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2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④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125.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A. 铁人精神 B. 两弹一星精神 C. 长征精神 D. 雷锋精神
126.“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选项与诗中描绘的伟大壮举无关的史实是
A.勇克汀泗桥 B.四渡赤水河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