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静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 (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这些景观均反映了(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2、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类指标进行划分的是( )
A、热带、温带、寒带 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的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个数。完成3—4题。
3、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3个的省级行政区( )
A、均位于南方地区 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C、均以重工业为主 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4、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①生态环境②旅游资源③经济发展水平④人均居住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我国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回答5—6题。
干旱区
P
O
N
M
半干旱区
I
J
K
L
半湿润区
H
G
F
E
湿润区
A
B
C
D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5、我国N区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6、深秋时节,我国某旅游者在国内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
A、E→C B、F→B C、 H→A D、 G→B
读中国生态示范区分布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中国生态示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
B、区域的环保政策与经济基础存在密切关系
C、东部地区环境问题严重,应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D、西部地区环境压力小,生态示范区数量较少
8、生态示范区的建立,说明( )
A、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人类的发展方式
B、生产力水平与环境质量呈正相关
C、先发展后治理,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规律
D、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阶段性特征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9~10题。
9、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读图,1994~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
A、单位产值的能耗持续上升 B、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高
C、能耗比重总体下降 D、生产规模扩大,碳减排形势严峻
11、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J.博丹认为:北方寒冷,使人们体格强壮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热,使人们有才智而缺少精力。J.博丹的观点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天人合一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可持续发展论 D、人地协调论
阅读某文学作品对上世纪60年代鲁尔区的描述:“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完成12~13题。
12、导致鲁尔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 ②石油化学工业发达
③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体 ④荒漠化和农业污染问题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从环境因素考虑,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l4—16题。
14、对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年径流量较小 B、河流的汛期较短,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以雨水补给为主
15、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矿产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16、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D、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
201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据此完成17~18题。
17、以下关于“绿色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B、“绿色经济”的发展不消耗自然资源
C、“绿色经济”不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D、“绿色经济”是依靠提高森林覆盖率来实现的
18、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购物时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购买绿色植物装饰家庭
D、购买带有绿色产品标志的商品
2011年10月28 日,我国首次将生物燃料用于客机的试飞取得成功,本次试飞所需航空燃料的原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果实。据此回答19~20题。
19、云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建立麻风树种植基地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宜林山地广布 B、灌溉水源较多
C、气候温和干燥 D、土壤深厚肥沃
20、推广使用以麻风树果实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积极的生态意义是 ( )
A、降低航空运输成本 B、治理地面沉降现象
C、解决区域人地矛盾 D、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图1和图2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21—23题。
21、图1中I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2、I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II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23、关于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不科学的是( )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D、实施全流域综合开发规划
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住演变趋势图,完成24~25题。
24、潘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水淹没范围扩大 B、泥沙淤积,湖底变浅
C、流域内降水大幅增加 D、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
25、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的湖口修建水闸。这种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汛期的湖泊水位 B、利用潘阳湖和长江的落差发电
C、增加枯水期本省的水资源量 D、有利于长江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分析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简述理由。(8分)
(2)谈谈“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4分)
27、结合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l:“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2:“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4分)
A ,B ,C ,D 。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3分)
(3)填表比较: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7分)
地区
自然原因(差异,3分)
治理措施(共同点,4分)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郑国渠系公元前206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兴修的大型灌溉渠。该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公里,灌溉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的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兼有其他环境效益。
(1)上图为郑国渠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选线方案。(4分)
(2)郑国渠开凿以来,干渠首部逐渐变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说明原因。(4分)
(3)分析郑国渠的修建在关中地区产生的综合效益。(4分)
29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湖区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明该湖区在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6分)
(2)简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邻近地区带来的环境影响。(6分)